實體書店興衰連著代表委員的心:要活下去 還要活得好
近年來,隨著《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落地實施以及深入推進,曾經面臨“生存還是死亡”抉擇的實體書店,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重新煥發活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都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表達了對實體書店的關切之情。在他們看來,實體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因此它必須要生存下去﹔同時,實體書店還要及時感知環境和時代的變化,要活下去,還要活得好!
讓閱讀立體而富有質感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眼中,越是快節奏的生活,越是需要我們停下來,進一步梳理、修煉自身。“書店就是讓我們歇息的心靈驛站。”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把書店當成必不可少的‘文化餐廳’的話,那麼對每個人的人生、事業,甚至對提升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都會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演員張光北認為,閱讀的習慣靠傳承,而實體書店就是延續閱讀習慣的存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池慧有著自己的書店情結,在她看來,實體書店可以為讀者提供閱讀選擇。“它對海量的圖書進行了篩選,極大地節約了讀者的時間,比如我就經常關注三聯書店的圖書排行榜,也因此買到了不少好書。”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告訴記者,今年1月,她的新書《滅籍記》在北京單向空間書店舉行分享會,書店依托文化沙龍等閱讀活動,讓閱讀更豐富、更立體、更有質感。“當時快過年了,我以為人不會太多,結果做了5場,場面十分活躍,這也更激發了我創作的熱情。”
轉型升級先“自我救贖”
對於幾年前的實體書店,全國政協委員、演員鞏漢林曾經十分擔憂。他認為:“要從國家層面扶持實體書店,把閱讀的氛圍搞上去。不然書店都沒了,大家還閱讀什麼?”
實體書店如何在數字化閱讀的大背景下尋得自己的一隅之地?對此,王黎光談道:“實體書店需要探討的是採取什麼樣的辦法,能夠讓人們靜下心來、留下來。過去我們都講‘書香門第’,是因為我們對於油墨和紙張有天生的親近感。那麼對於如今的實體書店來說,能不能用一種現代的‘書香’形式,比如在閱覽方式、便民途徑上做些文章。”
相較商業化的實體書店,當下校園書店發展面臨的挑戰巨大。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郭媛媛建議,可以從兩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對於書店房租應該給予減免政策的扶持﹔其次高校書店也要自我革新,“向多元空間轉型,滿足學生們學習與社交的需要”。
“校園書店的建設不應一味地追求信息量大、藏書多,而是要有專業特色。”王黎光分析說,由於文理分科以及每所院校的學生閱讀習慣不盡相同,“高校裡的實體書店也應該根據閱讀群體的閱讀習慣來建設”。
多方聯動增發展“籌碼”
代表委員們認為,實體書店在尋求自身轉型升級發展的同時,也應借助更多社會力量,以形成閱讀服務合力,為自己增加發展“籌碼”。
不過,這種“籌碼”不是過度商業化。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師范大學教授李掖平表示,對於實體書店的發展,要看到它在文化事業上的重要性,而不是過分強調它的經濟效益。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圖書館學報編輯部常務副主編、紫金文創研究院研究員劉忠斌建議,“要把文化消費場所與居民生活區連成一體,與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形成連體,並通過打造文化消費場所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他表示,實體書店可以營造文化商業氛圍,加大文化產品營銷力度,比如可以通過“你買書,我贈票”捆綁經營等方式,促發“消費成癮”。
劉忠斌還建議,在書店等大眾文化消費場所推廣24小時營業制。“這也有利於錯峰消費,提高消費質量,這種做法還低碳環保。”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時代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純玉認為,實體書店還可以向體驗式方向發展,針對專業書籍打造小型的體驗空間。“如在宣傳中醫藥類圖書時,就應將實物展覽和書本有機結合起來,這將是實體書店振興的一個新增長點。”
博物館、展覽館等社會機構的加入,也可以為實體書店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介紹說,故宮博物院的書店有很多,尤其是紫禁書院,就是故宮博物院以出版社、書店為基礎研發的一個新型文化傳播平台。他透露,2019年,故宮博物院計劃在東南角的鐘表館開一家新書店,“我們也要將它打造成一家最美的書店”。
“去吧,祝你一路平安,願橋梁都堅固,隧道都光明。”讓我們用土耳其詩人塔朗吉的這句詩,鼓勵書業同行,祝福實體書店。(記者 郝天韻 王坤寧 袁舒婕 李婧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