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主流媒體如何發揮引導力
主流媒體的引導無處不在,它如同船上的舵手、塔上的明燈,指引著輿論之艦行穩致遠。有為才有位。如何認識新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的危機?如何凸顯並呈現主流價值?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時代,主流媒體應自我革新、勇於創新、揚長避短,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爭當輿論大潮中的定音鼓、壓艙石。
主流媒體 引導力 主流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2·19”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其中,提升新聞輿論引導力作為重要的分解目標,關系著社會主流價值的有效傳播和覆蓋,關系著社會主流價值是否能入腦入心,關系著意識形態陣地的得失和輿論環境的和諧與否。
新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的危機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擴音器的新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傳播的信息受眾可以從別的渠道獲得,說的話受眾也可以選擇不聽。同時,每個受眾也可能成為信息輻射源,披露信息、發表意見、傳達觀點、傳遞態度,這樣就無形中繞開了主流媒體,受眾可以和主流媒體不發生關系。在這種情形下,發揮主流媒體的引導力可以說困難重重。主流媒體面臨著突如其來的危機和更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隨著技術手段的飛速發展,傳播生態和受眾閱讀新聞、接受信息的方式發生了顛覆式的改變,主流媒體以往相對於市場化媒體、新媒體的優勢已不明顯,在有些方面甚至落后了。受眾可以用手指和眼球投票,不一定非得繼續訂閱主流媒體的新聞或信息,更難說持續的影響力了。
我們還必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主流媒體在我國往往是事業單位身份,管理的體制機制上存在一些羈絆,在新聞生產方式和表達方式方面轉型稍慢,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的能力較弱,難以形成有效的輿論引導新格局。另外,有些主流媒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規模縮小、人員縮減、影響變小,勢必更難發揮積極的引導力。
主流媒體的引導無處不在、春風化雨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鮮明的態度
例如,在東莞“掃黃”時期,社會輿論一度偏離,甚至有人喊出“今晚我們都是東莞人”的口號表達對政府“掃黃”的不滿。面對這種輿情,人民日報連發《是非界限豈能模糊》《文明底線不容褻瀆》《媒體責任豈能丟棄》《治理責任不可含混》四篇評論,抨擊混淆視聽的錯誤觀點,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彰顯主流媒體的糾偏和引導能力。
在錯綜復雜的輿論面前持中守正、一錘定音
主流媒體要冷靜准確地把握輿情,不要急著表態、發聲,可以讓輿情的子彈“飛一會兒”。七嘴八舌不一定能還原事實真相,群情激憤有可能浪費公眾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在缺少事實支撐的情況下表達態度隻會造成混亂和不知所措。這個時候需要主流媒體以事實為依據,以調查為前提,不偏不倚地發聲而正視聽。比如,前些年發生的黑龍江慶安擊斃滋事男子的案件,由於一開始信息沒有公開,不同的觀點滿天飛,直到現場視頻在央視公開,真相才水落石出。
在議題設置上要有大局觀,提出概念、形成標識
主流媒體如何設置議題是門學問,引導力強弱直接和議題設置的優劣相關。如果主流媒體設置的議題能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引導的話題討論積極正面,就不會被社會上的流言蜚語牽著鼻子走,人們就會想看愛看,還會參與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報道什麼、不報道什麼,多宣傳什麼、少宣傳什麼,都要從大局出發,體現大局要求。主流媒體的議題設置一定要緊緊圍繞中心和大局,從大局出發思考問題,站在天安門上找感覺,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
還必須注意的是,主流媒體的引導要善於進行概念創新,形成大家一致認可的標識,比如“一帶一路”“金磚合作”“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圍繞這些概念和標識進行深度傳播和解讀。
在引導過程中要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成風化人
主流媒體原來的宣傳確實存在語言生硬、形式呆板等問題,往往是板起面孔來教育受眾。在新媒體環境下這樣的路子肯定會越走越窄,會讓受眾有抵觸和逆反情緒。最好的引導是讓受眾不知不覺中跟從與學習,這是門藝術,也是門學問。比如,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都將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編成說唱動漫或視頻,唱詞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便於受眾記憶和傳播,在這個過程中彰顯了國家的正面形象,流行元素也讓年輕人樂意傳唱和接受。
主流價值如何凸顯,怎麼呈現
隨著媒體融合發展到了一個更深的層面,更多的主流媒體不再拘泥於形式上的創新和短時期的爆款,而都在認真思考如何可持續地凸顯和呈現主流價值。我們可以看到,主流媒體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了探索和示范。
主動發聲、敢於亮劍,積極應對各種復雜輿情
輿論場如戰場,並不都是和風細雨,攻城略地、寸土必爭會成為常態。主流媒體不能愛惜羽毛,不能對錯誤言論置之不理,旗幟鮮明地批判與鞭撻才能讓輿論回到理性、客觀,才能打破沉默的螺旋,才能發揮輿論引導的作用。當然這個過程也要講究策略,不能盲目地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用事實說話、凸顯權威性可能是最佳的選擇。
轉文風、改作風,打動人、感染人,講好主流故事
主流價值的載體是人,像焦裕祿、雷鋒這樣的榜樣力量無窮,對大眾是最好的引導。原來主流媒體的典型宣傳容易走極端,目中無人、簡單生硬、渲染過度都是讓受眾詬病的地方。主流媒體應當強化“走轉改”,小切口、平敘事,把感召力放在首位。例如,新華社拍攝的《紅色氣質》微視頻,就是用情打動人、感染人,通過瞿秋白女兒真實、生動的自述,觸動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達到弘揚主旋律、突出主流價值的目的。
構建和諧的輿論環境,借新媒體東風形成引導合力
作為主流媒體,培育健康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從這個角度上說要抓住兩個關鍵,即一方面整合旗下市場化媒體,形成媒體主流價值傳播矩陣,官方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都要有代表、有聲音﹔另一方面發揮教育民眾的作用,把媒介素養訓練提上日程,引導受眾學會去偽存真、甄別信息。同時,必須跟隨潮流,在新媒體領域不能缺位,佔領有利位置,生產制作精品,形成全方位、多聲部引導格局,達到習總書記說的“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
善用新技術,打造傳播創新平台
主流媒體傳播主流價值的過程中,新技術的應用可以起到加成的作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手段都能成為成功引導輿論的催化劑。例如,人民日報社的“八一軍裝照”“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小船”等產品不落窠臼,搶佔了輿論傳播的制高點,適應個性化、差異化、分眾化趨勢,有針對性地精准傳播主流聲音。“中央廚房”、黨媒信息平台、人民號、海外社交媒體平台,這些傳播創新平台發揮集成作用,團結最廣大的主流價值支持者,講述最精彩的故事,傳播主流價值。
培養對主流價值充分自信的主流媒體工作者
傳播主流價值,關鍵在主流媒體的從業者。優秀的輿論引導人才必須有充分的自信,首先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要相信自己傳播的價值和內容,有底氣和錯誤思潮辯論﹔其次要有專業的輿論引導水平,筆頭、口頭上要過硬,在復雜的輿論環境中能找出最佳手段扭轉局勢、做強做大主流價值觀﹔最后,主流媒體要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最大限度提高主流媒體新聞輿論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鼓勵他們成為名編輯、名記者、名評論員、名主持人甚至是新媒體時代的正能量“大V”,放大主流聲音。
(作者單位:人民日報社研究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