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記錄時代強音
——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廣播作品評析
“題材重大,主題鮮明,新聞性、思想性強,能夠反映時代精神、引領社會輿論” ,這不僅是對獲獎作品的經驗總結,也代表著當前和今后的方向。可以說,能夠入圍中國新聞獎的作品,都具有把握時代脈動、發現時代浪潮、唱響時代主旋律的特性。
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已落下帷幕。與以往一樣,廣播作品主要在消息、專題、評論、系列(連續)報道、訪談、現場直播、新聞編排等七個項目上進行角逐。中國新聞獎作為代表新聞媒體最高業務水准的獎項,能夠在終評中脫穎而出的作品,都具有能夠體現主流價值觀、正確詮釋時代主題、立意高遠且富有表現力的特點,是當下國內廣播新聞創新創優的可借鑒之作。
作品特色分析
中國記協在總結中國新聞獎多年評獎經驗時,提出的第一條業務標准就是——“題材重大,主題鮮明,新聞性、思想性強,能夠反映時代精神、引領社會輿論”。這不僅是對過去獲獎作品的經驗總結,也代表著當前和今后的方向。可以說,能夠入圍中國新聞獎的作品,從主題上講,都具有把握時代脈動、發現時代浪潮、唱響時代主旋律的特性。
重大報道立意深遠
黨的十九大是2017年極為重要的報道任務,如何報道好總書記的活動更是重中之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消息《擁抱新時代,擔當新使命——習近平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審議側記》,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整個會議期間參加的所有活動中唯一一篇側記,記者從3個小時的音頻中精選出大段總書記與代表的對話,如總書記問當地的火腿是什麼牌子、白酒賣多少錢等,主題鮮活,內容豐滿,讓聽眾感受到了國家領袖親民、幽默的一面,也凸顯了國家領導人對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打好扶貧攻堅戰的重視。
銘記歷史才能珍惜當下,珍視和平。江蘇廣播電視總台的專題《世界記憶遺產的南京回響》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特寫《歸途》都是紀念南京大屠殺的廣播作品。
《世界記憶遺產的南京回響》的報道對象,是全球線上線下同步發行的《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在第四個國家公祭日當天播出。該作品採用多種聲音表現手段講述檔案原件,並在其中加入了延伸閱讀、價值剖析,作者將“南京記憶”作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進行回顧,提出:南京大屠殺檔案中那些文字、照片和影像記錄,是人類的共同記憶,世界和平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
《歸途》記錄的則是一名廣西農村“慰安婦”之子的生活,講述了他在特定時期的命運,細膩刻畫出了羅善學孤獨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矛盾而不乏力量的生存姿態以及人性美。記者在作品中細膩刻畫了人性的矛盾、掙扎與閃光點。該作品告訴人們,戰爭帶來的傷害遠不止於“逝者去”,還有無窮無盡的“生者痛”。作品通過展現戰爭受害者的人生悲歡和對美好家園的渴望及追尋,在悼念死難者、捍衛歷史真相的同時呼吁世界和平,傳遞守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該專題在南京大屠殺80年紀念日當天在國際台海外分台、網站、China Plus客戶端等多平台推送,反響強烈。
主題報道推陳出新
主題性報道是當前媒體新聞報道的重點與難點,從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廣播作品看,主題報道的推陳出新,一要善於發掘新題材,二要選擇新故事,三要採用新表達。
脫貧攻堅是貫穿2017年全年的一項全國性重點工作。各級主流新聞媒體都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大量的報道。本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以扶貧為主題的不在少數。如何能在眾多的扶貧報道中脫穎而出?有的憑實力、有的用巧力。如貴州廣播電視台的系列報道《決戰貧困——莽莽黔山脫貧攻堅紀行》,報道組歷時兩個月,派出八路記者走村入戶,採訪上百人次,精心策劃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八個採訪點,從產業扶貧、旅游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交通扶貧、電商扶貧、搬遷扶貧等八個方面全面呈現出貴州扶貧開發取得的成績。該組報道旨在說明脫貧攻堅的“貴州路徑”怎麼走、“貴州模式”怎麼創、“貴州經驗”是什麼,為全國脫貧攻堅探索了經驗。該報道主題重大、採訪扎實、故事性強、畫面豐富,既有全局高度,又有歷史深度,體現了思想性與可聽性的和諧融合。
同樣是關注扶貧攻堅,鄭州人民廣播電台的連續報道《誰幫他們打開心結》,則從記者駐村蹲點期間發生的一起大學生自殺事件談起,記者通過深入跟蹤報道,全面記錄了駐村干部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工作過程,同時,也剖析了悲劇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揭示了一些農村之所以貧困,不僅僅源於物質的匱乏,還與村民的精神、心理有關,從而提出了扶貧同樣需要心理扶貧的觀點。作品立意深遠、角度新穎,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現實針對性。
戰略問題前瞻關注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但現階段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於經濟社會發展,已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因此,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內容也是當前媒體報道的重要內容之一。本屆獲獎作品中多篇均與此相關。
60多年前,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在世界上首次採用樟子鬆固定流沙,避免了沙漠逼近沈陽。60多年后,彰武縣的治沙工作怎樣了?遼寧廣播電視台系列報道《大漠風流》的記者歷時兩個多月,採訪了100多人次,從年過八旬的第一代造林人,到新一代的“海歸”科研工作者,再到沙產業的創新、創業人,用聲音描繪出該地縱貫60多年的生態治理畫卷。作品不但展現了當地幾代治沙人如何從與沙漠對抗到與沙漠和諧相處,將荒涼的沙地變為綠水青山的艱苦工作,更深入探討了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如何探尋生存發展之路、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如何加強治理與保護、在尋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如何兼顧長遠的生態效益等深刻問題。這對遼寧,對很多北方省份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生態環境惡劣需要關注,生態環境轉好出現的新問題同樣值得關注。2017年冬,有志願者利用鄱陽湖周邊藕田為越冬白鶴“建食堂”,不僅解決了白鶴覓食棲息問題,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鳥。“藕遇白鶴”引發熱議。但在一片喝彩聲中,江西台記者沒有人雲亦雲,而是對熱點問題進行了冷思考,意識到越冬候鳥的增多是鄱陽湖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標志,但也存在“人鳥爭食”的深層矛盾,帶來了生態保護的新問題和潛在壓力。評論《“藕遇白鶴”是喜是憂》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未來候鳥保護的市場運作和長遠機制新思路,不僅對鄱陽湖的生態環境保護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對全國生態保護工作也具有鮮明的參考價值。
國策民生有機結合
2017年恰逢恢復高考40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復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讓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也為我國在新時期的飛速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致敬恢復高考40年,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致敬中國40年改革發展成就。2017年初,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率先推出系列報道《那年我高考》,集中採訪了著名畫家羅中立、著名作家劉震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等11位高考親歷者,作品採用“人物主述+朴素旁白”的樣式,通過親歷者們對“天下第一考”飽含深情的回望和朴實自然的故事講述,深情回憶了自己與高考相關的親情、友情、愛情和恩情,主持人的旁白娓娓道來,起著串聯個人記憶與時代變遷、喚醒集體記憶、復活社會風貌的作用。整組報道採用大量代表性音響和音樂,呈現出豐富立體的聲音畫卷,用音響記錄和挖掘了恢復高考對於中國社會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作品通過個體命運與家國變遷的結合,突出了高考承載的個人夢想與中國夢並肩前行的關系。該組報道在央廣的多個平台上播出,引起極大社會反響。該組報道也開啟了主流媒體紀念恢復高考40年報道的先河,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在紀念高考節目中引用了《那年我高考》的報道素材。
無獨有偶,北京廣播電視台的新聞專題《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也是對恢復高考40年的致敬之作。該報道以新、老高三兩位嘉賓直接對話的形式講述40年間高考的變革以及對考生個人人生和社會的改變。該報道採用現實與回憶穿插的架構,除請來典型代表人物直接對話外,還串以高考40年的“大事記”配樂旁白,增強了報道的歷史性和新聞的厚重性,更有代入感和新聞紀錄片的特別質感。作者在節目中精心制作了串聯片花,通過主持人旁白,將40年間我國高考制度改革創新的大事件一並勾連,增強了節目的思想性,因而在同類報道中脫穎而出。
民生話題以情動人
上海市自2015年啟動“五違四必”專項整治,僅違法建筑就拆除1.45億平方米。上海廣播電視台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老城拆違過程中,沒有發生過一起群體性事件,非常不易。記者採訪發現,黃浦區小東門街道制定了“一戶一策”,街道干部為幫助居民想方設法,先做好改善工作再拆除違法建筑,使拆違得以順利推進並受到居民的歡迎。記者採訪了老城居民、街道干部,用有限的篇幅細致地介紹了整治前后的變化,同時配以記者手記,提出要剛性執法、柔性操作,不但是政府部門為民辦實事的生動體現,也是上海干部認真踐行習總書記對上海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重要指示的體現。廣播評論《帶著感情去拆違》之所以能在滬上眾多媒體的環境綜合整治報道中脫穎而出,就在於作者既能用廣播獨有的聲音評論的形式展開內容,又幫助政府部門及時提煉和總結了拆違新方法,充分體現了媒體的新聞敏感和社會責任感。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此后,北京疏解各類批發市場的工作拉開序幕。2017年,北京規模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天意市場閉市,成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標志性成果。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在閉市當天下午趕到現場,一邊觀察市場變化,一邊主動與商戶和消費者溝通,同時還設法找到了市場方和西城區政府相關負責人進行採訪。其后,記者連夜制做節目,運用生動的廣播語言,通過商戶甩賣、市民搶購、現場播放歌曲《難忘今宵》、市民拍照留念等細節描寫,展現了閉市前市場各方的態度,把閉市的消息寫得情景交融、有情有義,既充分體現了疏解整治的現實成果,又為人們描繪了市場轉型升級后未來發展的藍圖。節目通過多個平台播出后,凝聚了社會各方對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共識,營造了北京正在開展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良好氛圍,促進了正能量的傳播。
深入一線捕捉“活魚”
新聞工作者踐行“走轉改”,需要到一線去,記者不但要心中有“事”,還要眼中有“人”。所謂心中有“事”,即記者要能夠深入領會當前的大政方針,准確把握當前的政治方向、捕捉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亮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生活新風尚。眼中有“人”,就是能夠用具體生動的細節、富於表現力的聲音元素形象地展現新聞事件、新聞現象中的人,並通過個性化的故事,使報道中的人物個體和群體更加立體豐滿,能夠讓聽眾產生共鳴。
2017年2月,“最多跑一次”寫入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為省委、省政府服務企業、服務民生、改變政府作風、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的主戰場。浙江廣電集團系列報道《“最多跑一次”的浙江探索》圍繞“涉企項目簡化后審批效率如何”“百姓滿意度如何”“信息共享后效果如何”等企業和百姓最為關注的三方面問題,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基層,採訪辦事企業、百姓、政府工作人員近百人。記者在現場捕捉到了辦事過程中政府工作人員“自己多跑腿,百姓少跑腿”的生動細節,用接地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音響,講述浙江各地在“最多跑一次”工作上的推進軌跡,發現“一窗辦理”、流程簡化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再如前面提到的《大漠風流》,作者在採制過程中讓當事人講故事,用“當地居民口中治沙的‘瘋子’”“科研人員比喻的‘裸體的沙粒’”“病死樹前治沙人的哭泣”等生動、豐富的音響來刻畫細節,讓聽眾很容易被吸引、感動。播出后,不但喚起了當地干部群眾對堅韌不拔治沙精神的回顧,也堅定了他們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更有不少聽眾留言說想帶著老人和孩子到彰武去轉一轉,看看那塊“大漠風流”碑,聽聽一代代治沙人的故事,摸摸從幾十米深的沙地裡長出的已經60多歲的樟子鬆。
存在問題分析
我們在本屆中國新聞獎的評獎工作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對消息和評論這些基本新聞體裁的重視程度仍顯不足。由於多種原因,消息在實際工作中被弱化的問題由來已久,直接影響到了創優和選優。上屆中國新聞獎曾經提出過,“評委普遍認為,消息類作品薄弱,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秀之作不多。即便兩篇一等獎獲獎消息,美中也有遺憾。”
本屆廣播類作品,同樣存在這一問題。一些入圍終評但未能獲獎作品出現的問題甚至有些“初級”,如消息缺乏新聞要素或新聞由頭,盡管主題很好,聲音元素也很豐富,但新聞性欠缺。還有的消息因為缺乏提煉找不到重點而消解了新聞價值﹔某篇講故宮首次為農民舉辦追思會的報道,重點在於追思會的對象曾向故宮捐贈過19件文物,而作者沒有強調他的文物捐獻者身份,卻強調其農民身份,發生了錯位。
二是一些記者基本功不夠扎實,在好主題的挖掘上出現了缺憾。如某篇關於醫生變“醫托”的報道,是系列報道組唯一的監督類報道,反映的醫生多點執業亂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民生問題,報道播出后社會反響強烈。美中不足的是,雖然記者在一周之內三次採訪相關涉事醫院,希望通過這組報道幫助相關部門推動落實醫生多點執業這項惠民政策,但三篇報道都未採訪可以推動該政策的“相關部門”——衛計委、醫政醫管局,缺乏了射箭的靶子,深度和效果就打了一些折扣。如果採訪更全面深入一些,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三是對於一些新現象、新問題的探討焦點不實、觀點游離、缺乏深度。入圍作品中多篇關於共享經濟或共享單車的報道,或是作者對共享經濟尚無足夠了解就匆匆做論,或是作者想表達的內容過多反而沖淡了主題,總之雖然表現方式還算豐富,但立論和行文總讓人感覺並未找到症結,流於表面、隔靴搔痒。某篇對校園貸的評論更是如此,雖然作者發現了問題,卻未能深入分析,更遑論解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可能出現越來越多的新生事物和問題,如何對這些新事物進行報道和深度挖掘,值得記者們有更為深入的思考和引導。
當下,廣播電台用聲音給聽眾講中國故事,就是要用動聽、好聽的方式講那些有思想性、新聞性、貼近性和思辨性的故事。記者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能夠發現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生活中的新方向、新特點,還要有善於思考的頭腦,能夠為聽眾通俗易懂地分析和闡釋各種新生事物背后的新情況、新問題,探討社會發展的新方法、新思路。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