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展現理想之光 探索本質回歸
在大時代中把握普通而平凡的社會生活,在人類的普遍向往與追求中思考新聞的內在價值,在簡短的敘述中注入思想的力量,這不僅讓《“見字如面”23年》有了理性的深度,也為寫出情感的溫度和咀嚼不盡的獨特味道奠定了基礎。
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通訊一等獎作品《“見字如面”23年》,通過一對平凡夫妻共同寫下的“家庭日記”,用朴實無華的文字,記錄了一個聚少離多、牽腸挂肚的故事。一個個小小的細節,一句句質朴的話語,讓讀者不知不覺中體會到那種最普通、也最能觸動心靈的親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並深深為勞動者的溫暖情懷所感動。
可以說,從最初的採寫到選題的最終確立,乃至傳播的全過程,這篇報道並非“偶然”。這是長期以來,工人日報堅守新聞理想,堅持價值傳播,堅信內容為王的必然選擇,更是報社長期深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激勵一線記者履行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責任使命,把握時代脈搏、呼應社會關注、展現人民情懷,打造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工會故事,講好中國工人故事的一個縮影。
講好有思考的“故事”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有攝像頭、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當下,相對於每時每秒誕生於指尖上的海量信息,“好故事”依然是一種稀缺品。努力講出有思考、有情感、有味道的“好故事”,正是我們長期追求和堅守的職業理想。
這篇不足1500字的新聞通訊,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扣人心弦的傳奇經歷,有的只是簡單而平凡的家庭瑣事。但專家評論說,雖然寫的是鐵路客運部門一對夫妻的日常生活,但“留言本”上的隻言片語,卻有一種洶涌而來的“溫暖力量”,展現出一種非常可貴的人民情懷,令人感動、令人思索。看似極其平凡的敘述,不虛浮、不煽情,卻能不斷地啟發讀者,引入更為深厚的思考和體悟。
這篇報道歷經3個月,幾番刪減。最初接觸到這個故事是在2016年12月底,蘭州鐵路局“感動蘭鐵·2016年度百名人物”評選,新設立了一個項目——“十大賢內助”。當時,記者就注意到這個新獎項,感覺企業很有“心意”,而且也一定會有故事。
2017年1月,文章中主人公之一的任亞娟獲選“十大賢內助”。了解事跡時得知,在客運段裡她是一個“老先進”:是蘭州鐵路局的勞動模范,還獲得過原鐵道部的火車頭獎章。在進一步的採訪中發現,1993年參加工作后不久,通過單位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他們夫妻二人都成為段裡的業務精英——妻子任亞娟是臥鋪比賽的第一名,丈夫李全忠是硬座比賽的第一名,真可謂一對“金童玉女”。之后任亞娟成了北京車隊的列車長,李全忠成為烏魯木齊市車隊的列車長。
多年來,夫妻二人的工作崗位雖然屢經調整變動,但總是“天各一方”。評選時,任亞娟是武威南車隊隊長,李全忠是寧波車隊副隊長。雖然這個時候,兩人的女兒李卓蔚已經21歲了,但一家三口聚少離多,有許多故事可寫。比如,第一次登門採訪的時候就發現,夫妻二人都很有“職業個性”:李全忠回家后,看到任亞娟在家裡搞過衛生,就習慣性地像在列車上檢查一樣,用手指在犄角旮旯摸一遍,發現有點灰塵,難免嘟囔一兩句。作為妻子,任亞娟自然不高興﹔再比如,任亞娟看到李全忠收拾過的床、疊過的被褥,總覺得沒有臥鋪車廂裡的方正、規矩。不說吧,自己看著不舒服,說了吧,就會鬧別扭。婚后,二人也經歷過借錢買房、孩子上學等一系列的煩惱。
記者認為,這對夫妻所經歷的20多年,正是中國鐵路跨越發展的重要時期,一線職工也做出了奉獻,工人日報理應講好這段中國工人的故事。
最初的計劃是想寫整版紀實報道,圖文並茂,講細節、講經歷,講述一段普通職工用青春追逐夢想、用熱血奉獻忠誠的履歷,寫成一個傳承良好家風、弘揚中華美德的鮮活教材。
在幾番刪減的過程中,我們是這樣思考的:這對平凡夫妻所經歷的23年,通訊方式極速變化,如報道中所說“經歷了傳呼機、手機短信、微博微信等”,但是,他們依然在家庭日記本上留言,“用掉了12本日記本,留下6820多條隻言片語”。歲月流逝,他們堅守著“見字如面”的純情與質朴﹔在繁忙與勞累的工作中,守護著愛情與親情。
這個故事看似極其普通,但如果放在大環境、大背景中來思考,會發現他們所經歷的時代,正是讀者共同經歷過的時代,不斷更新換代的通訊工具和通訊方式,正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今天的人類生活。
由此,這對夫妻的經歷就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義,關注他們的命運,實際上也是在回應著社會普遍關注、普遍憂慮的情感話題——通訊工具和通訊方式的持續變遷,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更為及時、更為便捷,但與此同時,也出現“因科技而冷漠”的現象,公交、地鐵、餐廳,隨處可見的是捧著手機的“低頭一族”,在許多人忙於時時刷屏、頻繁充電的時候,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人情淡了、親情淡了。
基於這樣的思考,這對夫妻的“家庭日記”,遠遠超越了就事說事的層面,具有精神指引和價值引領的意義,能引發讀者的強烈共鳴和情感激蕩。這對夫妻所執著堅守的純情與質朴、守護的愛情與親情,承載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與追求,鮮明而深刻地體現和弘揚了新時代應有的主流價值和情感共識。
從大時代中去把握普通而平凡的社會生活、從人類的普遍向往與追求中去思考新聞的內在價值,在簡短的敘述中注入思想的力量,不僅讓《“見字如面”23年》有了理性的深度,也為寫出情感的溫度和咀嚼不盡的獨特味道奠定了基礎。
講好有溫度的“故事”
我們把任亞娟在單位裡獲得的所有榮譽,“簡化”為摘錄丈夫李全忠在“家庭日記”中的一句話——“亞娟,你榮獲全局十大‘最美賢內助’,真替你高興。但我覺得這個獎,頒給我也合適呢,哈哈!”
而在這一句之前,我們從6000多條留言中“摘錄”出妻子的一句話——“全忠,女兒說什麼時候咱們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我都不知道哪一天,心涼!”
對夫妻二人所經歷的生活艱辛和感情忠貞,也簡化為丈夫李全忠的一句感慨——“現在翻一下,23年的心酸與牽挂歷歷在目。”
從報道技巧上說,越簡單、越原生態也就越有力量、越有溫度。但在這種技巧背后的磨煉,卻浸透著記者所堅守的新聞理想和作為主流媒體所應有的人民情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聞的採寫方式和傳播方式正面臨著深刻的變革,特別是自媒體的出現,對專業記者形成了挑戰,僅僅依靠傳統的採、寫、編、評等技巧去“傳遞信息”、簡單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新聞記者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才能充分發揮出主流新聞媒體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作為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綜合性報紙,多年來,工人日報不僅報道了大量發生在“三工”領域的新聞,還以“三工”的視角、價值觀,去判斷、採編他們所渴望知道、應該知道的新聞,使報道更有針對性、更具社會影響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實現新聞的審美傳播,把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實現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情懷,作為新聞記者必須堅守的新聞理想,不斷提升新聞記者的新聞發現力、洞察力和判斷力。
客觀、准確、清晰地講述新聞事實,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更加努力追求的,是這樣一種精神產品——敏銳的發現、清晰的洞察、准確的判斷,所呈現的新聞事實努力承載著思想和情感,浸透著新聞記者對社會問題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和追問。我們始終堅信,因為擁有思想,平凡的新聞事件能獲得品質的提升﹔因為擁有普遍的情感共鳴,簡單的信息傳遞也有某種永恆的力量。
許多人以為,文字優美、語言流暢、情節曲折等等元素就是新聞審美的標准。這其實是一種狹隘的理解。文字、語言、情節(細節)固然是優秀新聞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但真正能夠實現新聞審美傳播的還是思想與情感。沒有對重大社會問題、社會現象長久的關注和理性的思考,沒有時代浪潮洶涌沖擊下對普通職工、平凡生命個體的終極關懷,不可能從“巧遇”來的新聞線索中,發現那種激蕩人心的“溫度”。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傳統和思想積澱,作為工人日報記者,我們在平凡日常生活的背后發現簡短“留言”守護著的純情家風,從字裡行間看到了浸潤其間的“牽腸挂肚”﹔對於夫妻雙方因為工作原因分隔兩地后的“期待與牽挂”和“相知與守候”,有著充分的體會與感悟,最終挖掘出了這個“與子偕老”故事所具有的超越時間、超越地域的影響力。
如今,距離最初的報道已經過去了1年多,這個“見字如面”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但是至今仍然有許多媒體在追蹤報道,甚至全國各地的多家媒體以這對夫妻為“報道素材”,策劃了一系列“非常見面”“特別婚禮”之類的節目,說明這個新聞故事正在成為耐人尋味、經久不衰的“中國故事”。
講好有味道的“故事”
故事,人人會講,但作為主流新聞媒體,講的不能是一般的“故事”,而是要拿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
作為一線記者,我們的體會是,一個好的“故事”,不僅有思考、有溫度,更會有味道。這種味道,是持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提煉出的“生活味道”﹔是新聞記者專注、敬業、執著的“味道”。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廠(企業)、工會、工人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工人日報的記者必須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節奏,不斷深化“走轉改”,用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的表達、深入淺出的闡釋、精煉准確的表述、鮮明朴實的氣息,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工會故事、講好中國工人故事。
走進職工、深扎基層、立足現場是寫作新聞作品最基本的條件﹔不斷探索直觀、形象、生動、鮮活的表達方式,是對記者的職業要求﹔數字信息時代,新聞傳播的即時性、互動性、多樣性更加突出,這就需要記者時刻保持對時代、對生活、對社會更敏銳的觀察,不斷加深對新聞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長期在企業一線採訪,對企業、對職工有著很深的感情,從他們的言談舉止和一顰一笑中也能捕捉到有價值的素材。但採訪中,我們還是用笨辦法復印、摘抄了許多“日記”,用手機拍攝了1.4G的圖片資料,捧在手上反反復復揣摩、提煉,用“慢工”求精品。
無論媒體格局如何變化,我們始終堅信內容為王,更加努力地尊重新聞規律,實現新聞本質的回歸。面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不失語、不回避,直面熱點、及時介入,還原真相、回歸常識,引導輿論、凝聚共識。努力站在更高的價值判斷層面上,努力在工廠(企業)、工會、工人的領域,尋找更廣大、更深遠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動力,追求精致、寫作精品。
《“見字如面”23年》,就是這種努力的結果。
這篇通訊能夠產生廣泛的影響,也有賴於媒體融合發展。文章在報紙版面刊發后,融媒體中心將部分記錄“留言”的圖片整理后,通過工人日報的“兩微一端”推送,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工人日報微信、微博和客戶端幾天內的閱讀量突破百萬。此后數月的時間裡,網絡上的閱讀、轉發、評論持續不斷,讀者的留言超千條,被稱贊為是最能代表普通中國人的愛情故事、展現平凡職工情感的“最美留言”。
近年來,隨著各種新技術、新資本的涌入,“渠道為王”“平台為王”“技術為王”等論調喧囂一時,但我們始終認為,堅持內容為王,是媒體融合、提高傳播效果的根本保証。任何時候,內容都是新聞媒體的核心競爭力,都是專業新聞記者理應追求的職業底線。
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世界正步入一個“信息爆炸”“新聞過剩”的時代。在這個時候,即便一些讀者面對海量信息,沉迷於“娛樂至死”,但不可否認的是,閱讀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致新聞作品,依然是人類理性而正確的必然選擇。讀者也更加需要主流媒體堅守職業操守和體現責任擔當,從“信息提供者”轉型為“信息甄別者”“新聞判斷者”和“輿論引導者”。
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委的肯定,是對我們的鼓勵,更是鞭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我們永遠在路上。以事實的客觀報道來表達對社會、生命、生活的理解和熱愛,是我們不變的職業追求。
(作者系工人日報甘肅記者站站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