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
——《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的獲獎體會
與一般“串詞+同期”的廣播新聞專題不同,獲廣播專題一等獎的《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報道,開創性地採用了“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記者全程“隱身” ,兩位採訪對象直接對話,后期配以大事記的紀錄片風格串聯,使得全篇邏輯清晰、自然連貫、聲音豐富,引發強烈情感共鳴。
2017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前那場具有特殊意義的考試,標志著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千千萬萬的人藉此有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在這樣重要的節點,各家媒體策劃制作相關紀念性報道可謂是“必須”,如何制作出一檔既深刻又有新意的作品,可以說是全國媒體共同的一道考題。這一專題用新老高三生兩位嘉賓直接對話的形式,講述40年間高考的變革以及考生個人和社會的巨大改變,在全國同主題報道中獨樹一幟。
重大“老選題”的當下新思路
廣播新聞專題應遵循“價值要大、切口要小、嚴守規范、活講故事”①的原則,用立意深遠、以小見大來凸顯新聞價值。
查閱以往的紀念恢復高考10年、20年、30年的新聞作品,通常形式不外乎採訪當年參加首次高考的“老高三”(多以名人為主),重溫歷史鏡頭與追憶自己的高考故事,或者是聚焦當今正在積極探索的高考改革,推出連續性多點報道,以展現變革事實、表達觀點。
對於紀念高考改革這樣題材重大但又容易四平八穩的“老選題”,能在既有的報道模式中找到哪些突破的“小切口”,實現“大價值”呢?
形式上的突破並不是核心,關鍵是要捋清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麼、探討的內容是什麼,因為如果只是側重歷史,那麼採訪人物回顧自己的高考故事就較為合適,而如果是聚焦變遷,那麼報道歷年來的高考改革大事件或者探討當下改革的方向也很恰當。
倘若再往前邁一步,把兩者相結合,找到經歷了恢復高考的“老考生”和感受了高考變革的“新考生”,跨越40年,讓歷史和當下、故事與觀點實現真正融合、直面交流呢?
在構思過程中,記者考慮到,談話一直是廣播媒體重要的節目形態,在聲音交互中溝通思想、傳遞信息、交流情感。②那何不把談話引入專題之中呢?這就是記者為“老選題”找到的“新思路”——讓新老高考生穿越40年對話高考,這種節目樣態能更充分發揮廣播的獨特優勢,制造雙向交流的對話場,讓聽眾如身臨其境般聆聽到新老兩位考生的敘述與思考,化繁為簡,更為真切地了解他們的高考經歷和心路歷程。
想法有了,接下來就是找對話者。本篇專題的採制者都是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跑口記者,但是即使預留了一個月的策劃、制作時間,在高考前找到最合適的採訪對象也並不容易。
記者多方收集線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最終從候選者中首先挑選出“老高三”的合適對象——退休前一直從事中學教育工作的閆長珍。中學特級教師的身份讓她不僅能談及自己的高考往事,更對40年間高考的變革有深入的了解,能夠言之有物。“新高三”的採訪對象則是獲得2017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資格認定的學生劉天瑞。自主招生一直是這些年高考改革中非常亮眼的一環,全程經歷了一次最新自主招生的劉天瑞對此更有發言權。
《華爾街日報》的資深頭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爾曾說過,“所有被稱為偉大的故事,都來自偉大的創意,幾乎在所有偉大的故事創意中,都有一種人性的展示。”③高考40年,其最重要的影響就是讓無數人的夢想照進現實。那麼,以“小人物”作為切入點,講述普通人因高考改變命運的故事,相信更能引起聽眾的共鳴。
這樣一來,這篇廣播新聞專題的主要框架就確定為: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考生對話2017年將要參加高考的高三生,讓新老高考生跨越40年共話高考,一場既有歷史縱深又有現實討論的、具有穿越感的對話就可以進行了。
打破形式的界限,探索“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
區別於一般的廣播談話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沒有主持人這一傳統訪談節目的“必備要素”,記者也全程“隱身”。為了讓對談更加直接、真實,全部對話都在新老高考生的交流中產生,二人既是採訪者也是被訪者。
考慮到對話者一方是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生,為了不過多佔用他的時間,這篇專題定為一次性現場錄制,整個時長為一個半小時左右。這對於記者的前期准備有著巨大壓力。
對話如何產生?記者預先分別和兩位嘉賓溝通了設計的簡要大綱,大綱並不是“台本”,是為對談者提供基本的邏輯順序,主要是分為回顧1977年冬天的高考故事、探討高考改革的今天以及思考高考與人生的關系三大部分。這樣就讓兩位嘉賓在第一次見面時,可以帶著對彼此的好奇、新鮮感,自然而然地推進話題,最終做到了即使沒有現場主持人承上啟下,也能流暢自然地溝通,很好地控制話題的走向。
對話談什麼?內容就是整篇專題所要表達的主題——40年前這場具有特殊意義的考試,標志著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千千萬萬的人通過這項恢復的考試制度有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高考,作為目前最公平的選拔性考試每年都備受關注,它的不斷改革也深受期待——昨天、今天和明天,兩位對談者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勾勒出恢復高考后的40年間,高考的變革及其對萬千學子乃至中國社會的影響。當然,“四十不惑”的高考也並非真的“不惑”,對於高考改革,兩位對談者也從自身的視角出發,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讓這篇專題不局限於故事講述,更注重現實意義與價值呈現。
區別於名人訪談,兩位對談者以普通人的身份一樣能夠深入交流高考對個人命運的影響,聽眾的感受不再是獵奇而是更加親近地感受內容。此外,兩人由於年齡和經歷的差異,對高考有著不同的體會和理解,節目在兩人的對話和思想碰撞中不斷推進,從而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節目錄制過程中,記者在哪裡?記者在現場但是不干擾現場,而是及時精心選擇、記錄。也正是因為那些自然、真實的現場對話,第一次交流的觀點碰撞,才讓這篇作品充滿細節與驚喜,能夠自然而然地感動聽眾。
高考走過40年,節目的厚重感怎麼體現?由於受訪者有身份的局限,難以把40年間高考改革的重點事件都說清說透,所以在后期節目制作上,記者通過現實與回憶穿插的構架,串以高考40年的“大事記”配樂旁白,增強了報道的歷史感和新聞性,更有代入感和悅聽性,具有了新聞紀錄片的質感。
閆長珍回憶40年前高考故事時,記者查閱歷史資料,精心“還原”並插入了讓“老高三”印象深刻的宣布恢復高考消息的廣播聲——
“凡是符合招生條件的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自願報名,並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幾個學校和學科類別……”
這一聲音為對話人物談當年的心境,提供了更加具象的佐証,搭建起現實與回憶穿插的構架,大大提高了節目的可聽性。
整篇專題共出現4段配樂旁白,內容為40年間高考改革的大事。作者歸納總結了最具代表性的節點,用最精煉的語句加以提煉,每段還配有合適的音樂,與對談者的交流區隔開,讓聽眾清楚了解作者想要傳遞的信息和表達的意圖。
這篇專題打破了以往廣播新聞專題形式的界限,探索“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雖然是多種元素共存,但不代表亂搭一氣,“混搭”是否成功,關鍵是要確定一個“基調”④。作者以新老高三生的對談內容為主線,高考改革的大事記做輔助,做到有輕有重,有主有次,最大限度地延伸節目的空間,破除固化的新聞專題思路,為節目主題的深入和延展帶來新靈感。
以工匠精神打磨聲音作品,讓形式服務於內容
廣播作為聽覺媒體,雖然有稍縱即逝和“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弱點,但也具有“以聲取勝、以情感人”、激發聽眾思維、給聽眾以極大想象空間的優勢。
廣播聲音包括語言、音樂、音響三個要素。而廣播新聞專題作為一種新聞體裁,可以同時調動同期聲、解說、錄音資料、音樂等手段。正因為廣播專題的結構比一般錄音更為復雜,構思時不僅包括主題、結構、語言,也包括音樂、片花等的設計運用。
在新老高三生的對話內容作為“主輸出”之外,作者通過片頭、片花以及配發大事記等方式,為專題內容持續“增值”。
片頭如何開門見山、先聲奪人?我們是這樣設計的——
我是1977年恢復高考的首批考生。
我是2017年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生。
我問他:孩子,馬上你要進入高考考場了,你緊張嗎?
我問她:當年您收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兩位對話者甫一開始就亮出了各自的身份,並與對方形成親切自然的談話場,凸顯出交流感,配樂輕柔,烘托氣氛,讓聽眾對兩位談話者有好奇,帶著興趣往下收聽。
而節目結尾也注重設計,並沒有以簡單的同期或音樂作結,而是以主持人口播的方式對高考及高考改革進行了小結和點評,引人思索,體現了專題的思想內涵。
整期節目現場採制時間雖短,但是在前期構思和后期制作中卻下了大工夫,分別用時近一周。媒介理論家、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對於廣播情有獨鐘,他曾用充滿詩意的語言描述著廣播的魅力:“收音機的閾下深處飽含著部落號角和悠遠鼓聲那種響亮的回聲。它是廣播這種媒介的性質本身的特征,廣播有力量將心靈和社會變成合二為一的共鳴箱。”⑤這篇廣播專題為表現主題運用了多層次的聲音元素,作者用工匠精神打磨聲音作品,讓所用形式更好地服務於主題表達,從而引發了聽眾的情感共鳴。
結語——不為創新的創新
這期節目以30分鐘訪談完整版、10分鐘廣播專題版和3分鐘錄音新聞版三種形式在北京新聞廣播多輪播出,並且通過北京新聞廣播“問北京”官方微信號圖文並茂地予以呈現,新媒體版插入了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資料圖以及兩位訪談嘉賓的現場照,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綜合來看,這篇廣播專題做到了三個創新:一是表現形式創新,以新老高三生穿越對話的形式紀念恢復高考並展現高考變革﹔二是過程設計創新,為嘉賓設定大綱,但不限制對話者自由發揮,其實是記者和嘉賓共同完成創造的過程﹔三是制作環節創新,用典型音響、大事記串起歷史記憶,帶領聽眾身臨其境、增強質感。選在高考前趕制播出,既體現了節目的重要性,又兼顧了時效性和新聞性。
創新是一種結果,並不是目的。作者選擇這種開創性的節目形態來做這一選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更好地服務節目的主題,對高考改革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希望給包括教育從業者在內的聽眾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
央視制片人陳虻曾對節目創新發出感慨:“當你覺得節目對你有挑戰、甚至不會干的時候,就是觀眾覺得新鮮的時候。當你覺得駕輕就熟的時候,就是觀眾看爛了,不願意看的時候。”⑥媒體從業者,隻有不斷從節目內容、形態、角度追求新意,才能贏得受眾。而對於廣播節目創新來說,則要以聲音作為突破口,正如美國著名記者邁克·華萊士所言:“廣播中聲音就是一切,不然我們就只是在電台中讀報紙”。⑦
創新是廣播發展的原動力,相信在新理念和新技術的推動下,廣播節目形態將以更強的互動性、更靈活的選擇性、更舒適的伴隨性和更深的融合性,完成更口語化的表達、更故事化的講述、更情感化的表述。
(作者單位: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注釋:
①《評委有話說 | 堅持導向 改進文風——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廣播作品的特點》,http://zgwlmt.com/Ch/NewsView.asp?ID=126。
②童雲:《社會化媒體語境下的廣播創新策略》,《中國廣播》2018年第8期。
③《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④馬春陽:《廣播節目“混搭”的創新探索》,《中國廣播》2018年第8期。
⑤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譯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402頁。
⑥陳虻:《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76頁。
⑦邁克·華萊士:《光與熱——新一代媒體人不可不知的新聞法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25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