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1期

無人機助力攝影記者“標本式記錄”

黃孝邦
2019年03月26日14:52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無人機助力攝影記者“標本式記錄”

  一位攝影記者,開始用照相機,后來更多地操作無人機,以特定視角長期持續拍攝貧困地區的發展變化,以此構建起擁有33萬張堪稱“標本式記錄”的“脫貧攻堅攝影調研報道數據庫”。他有3年“機長”經歷,“駕駛”無人機體會頗多。

  無人機航拍 標本式記錄 攝影報道

  無人機作為“會飛的鏡頭”,給攝影記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當然也有挑戰。2010年以來,我一直堅持到農村開展攝影蹲點調研,就幾所學校、幾個村庄、幾個貧困縣的脫貧工作進行標本式記錄。后來使用無人機航拍,艱苦異常,也快樂無比,“標本式記錄”快速增長,目前我個人的 “脫貧攻堅攝影調研報道數據庫”已擁有33萬張歷史資料照片。在這一過程中,無人機功不可沒。

  做不一樣的飛行,不一樣的航拍

  航拍,很多攝影師都曾無比向往但又因其門檻高而卻步:技術復雜、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

  2015年之前,我也曾想過使用航拍器,但當時無人機技術沒有今天這麼先進,一般需要兩人甚至多人合作,而攝影記者大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在外採訪,難以操控無人機。

  2015年春季,大疆推出精靈3系列產品,這款經典的無人機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很適合出差在外的攝影記者獨立操作。很快,“精靈”成為越來越多攝影師的標配——一個插上科技翅膀,可以自由飛翔的鏡頭。

  相對於無人機高度和視角的優勢,我更看重它強大的圖像採集能力,能為我的攝影調研報道服務,能為我構建的“脫貧攻堅攝影調研報道數據庫”發揮重大作用。

  我是2015年6月開始嘗試使用無人機拍攝的。一用上,就再也放不下了。2010年,我開始到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小學蹲點,並就這個學校的變化建立數據庫。從這時開始,我有意識探索一種攝影報道的新模式,以特定視角長期持續記錄和報道貧困地區的發展變化,並稱之為“蹲點式調研採訪”。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我蹲點調研的范圍不斷擴大,已覆蓋廣西融水、融安、都安等貧困縣,調研採訪的內容則包括教育、交通、住房、產業、干群狀態、村容村貌、飲水、人物,等等。

  在“脫貧攻堅攝影調研報道數據庫”中,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山區是很重要的一個區域,我已經在這裡蹲守了8年。借助無人機,我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這片極度貧困的地區。在無人機的鏡頭下,它的地形地貌、交通狀況、村庄分布等等,一覽無余。

  那麼,貧困山區需要航拍哪些內容呢?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貧困戶搬或不搬,修路或不修路,村庄消失或建設、從多到少或從少到多、從有到無或從無到有,農戶從貧窮到致富,這期間的很多變遷,除了常規的地面上拍攝外,輔以無人機宏觀角度的記錄,會使整個計劃變得更為直觀、立體、全面。

  以修路為例,大化縣目前還有1400多個屯未通公路,其中20戶以上的屯有470個。今明兩年,該縣要實施基礎設施大會戰,讓所有20戶以上未通路的屯實現公路夢。對於這470個即將通路的村屯,我要選擇約10個屯進行記錄,通路前后出行、住房等基礎設施、孩子們上學路、交通工具、村容村貌以及生活方式等等,這些必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內容很多可以通過無人機進行詳細記錄。

  而那將近1000個未修路的20戶以下的村屯,它們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會消亡還是重建,村民們將搬往何處,生活有哪些改變?越來越多村屯會慢慢消失,是否意味著鄉鎮的重新繁榮呢?是否意味著城鎮化會加快呢?無人機的畫面可以將山區和城鎮,甚至可以將更多的城鎮和城市進行有機連接。

  要利用無人機航拍記錄這些,過程相當復雜和艱難。如今,不論是城市還是山區,變化的速度都很快,從農村到鄉鎮再到縣城,過三五年,原來的面貌會大變,因此整個拍攝任務非常緊迫。

  為此,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組織策劃了飛“閱”廣西系列報道,歷時一年對廣西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各方面進行全方位航拍,播發了《紅土地上的農業奇觀》《無人機鏡頭下的七百弄山區》《鳥瞰蛻變中的廣西新區》《千年侗寨》《八桂山川舞銀蛇》《十年揚帆北部灣》《綠色海堤紅樹林》《旅游茶葉來扶貧》《飛“閱”廣西看扶貧》等10多個系列通稿,內容豐富,畫面精美。其中,《看,家鄉如此多嬌》,採用了創新拍攝模式,將群眾第一次看到家鄉航拍照片時的自豪驚嘆表情融入航拍畫面中,讓插上科技翅膀的圖片報道充滿濃濃的人文情懷。

  媒體無人機報道已經常態化,攝影記者唯有“深度飛行”,飛上“調研”之路,才能飛出新的高度。3年的航拍實踐,極大地豐富充實了我的“脫貧攻堅攝影調研報道數據庫”。

  我的航拍經驗

  3年航拍的感受,看似瀟洒浪漫高大上,其中艱辛苦悶少人知。從“地上蹲”引入“天上飛”之后,採訪要經歷更多的艱辛,面對更多的困惑,承受更大的風險,克服更多的困難。

  大量的飛行,意味著更遠距離的地上跑動和爬更多的山。2016年6月以來,我基本上每天都在飛,兩年飛行總距離近8000公裡,其中一半以上的飛行都是在山區裡,而為了航拍,自己駕車的裡程已達5萬多公裡。更辛苦的是,要背著比地面拍攝更多更沉的設備翻山越嶺。為此,當初在選擇機器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更輕巧的“精靈”。朝五晚九、忍飢挨餓是常態——早上5點起床,然后按計劃前往拍攝點,返回時往往都已天黑,工作期間八寶粥、餅干、粽子等成為我的“應急食品”。

  幾年的飛行,我經受了各種技能鍛煉和風險考驗,以下是我的一些航拍經驗體會:

  定下詳細的飛行程序,並嚴格遵守。如飛行前的檢查,看看機身、槳葉是否有裂痕,電機轉動有無異常,電池電量等。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很重要,尤其是無人機最大的殺手——電線,由於電線高度距離很難判斷,一定不要冒險在有電線的區域飛行。飛行時,要先飛到一定高度后再作其他方向的移動。有一次,我在山區飛行拍攝時,按照以往的習慣在起飛爬升的同時向前飛行,而且沒有觀察飛行器而隻盯著顯示器,結果方向出現偏差,飛機飛出距離300多米、高度180多米時撞到山上,導致墜機。

  如果飛機失聯,一定不要緊張。大疆客服會提供非常准確的失聯定位地圖,可以幫助找到飛機。

  返航時逆風飛行,電量不足怎麼辦?2016年7月,我在北部灣海邊拍攝紅樹林時,飛機在返航時遇上逆風,無論是自動返航還是手動飛行,飛機都是原地不動,此時飛機距離我還有2公裡左右,高度400多米,電量僅剩約40%。情急之下,我一邊操作飛機下降,一邊想辦法使飛機和風向錯開一個角度,飛機才慢慢加速成功返航。

  飛行器電量不足強制原地降落時,怎麼辦?為提高航拍效率,我們總會將飛機飛得很遠,受風向、高度等因素影響,有時APP會突然提醒:電量不足,飛行器將強制下降。此時飛機已經啟動自動返航模式,只是飛機不會返航,原地降落。這時,可以手動控制飛機全速返航,飛行一定的距離后,取消一鍵返航,此時電腦會重新計算電量,剩余的電量不會再使飛機強制降落。因為飛行器在一鍵返航模式下,飛行的速度不是最大的。

  最好對無人機進行定期保養檢測。隨著飛行次數增加,飛行器的電機、線路、電池會慢慢出現老化,最好能定期到專業維修店,對無人機進行全面保養檢修。

  不要逾越無人機航拍的道德紅線。進入他人低空領域,應該事先溝通,這是對採訪對象最基本的尊重,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最好不要在人群正上方飛行。

  “個人低空領域”即個人、家庭住所、辦公場所的超近距離,如個人上空30米左右的高度范圍。在這個距離范圍,對方無法判斷飛行器來意,不知是否有危險性,是否具有攻擊性。

  2016年5月,我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農村拍攝春耕時,在屋頂將無人機遙控飛至數百米外的一片農田上空,當時農田裡正好有一位老農在犁田。我不斷將無人機的高度降低,通過顯示器畫面可以看到,老農停止勞作,抬頭望著頭頂不遠處轟鳴的“怪物”。當我將無人機的高度再次降低時,老農顧不上田裡的水牛,大步跑開了。有過這樣的經歷后,我開始注意和採訪對象進行溝通,把航拍的快樂和他們一起分享,於是就有了專題《看,家鄉如此多嬌》。

  注意無人機航拍的法律紅線。千萬不要進入高鐵正上方以及機場、軍事管理區等禁飛區拍攝。

  對於常年單兵作戰的攝影記者,無人機的便攜性最為重要。

  無人機航拍的管控和未來

  隨著無人機在航拍、農業等民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安全管控問題越發受到各方關注。有關部門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辦法,讓無人機應用健康有序發展。

  消費級的無人機操作越來越簡單,很多使用者沒有經過嚴格的無人機操作培訓。我對無人機航拍一直保持敬畏心態。雖然從事新聞攝影工作多年,按說明書也能熟練操作無人機航拍,但我仍積極參加系統、科學的培訓。2016年7月,我參加新華社首次舉辦的專職記者無人機航拍取証培訓班,取得無人機“機長”合格証,為無人機報道“按規飛行、持証飛行、安全飛行”奠定了良好基礎。今年6月,又通過了年審考試。

  攝影記者不能僅僅把無人機當做一個會飛的鏡頭,因為它已經成為新聞攝影的智能機器人——盡管現在隻能算是初級階段,但已經開始顯示無所不能的趨勢。現在的無人機已經可以根據事先設定好的飛行線路和拍攝任務,自主完成拍攝﹔它還具有自動避障、跟蹤拍攝等功能。如果不考慮傳統操控飛行的要求,我們甚至可以擺脫遙控器。

  無人機技術發展迅速,續航能力、畫質不斷提高,微型便捷化將是大眾無人機航拍的一大趨勢。未來某一天(也許很快就會到來),天空中漂來一個美麗的“泡泡”,飛來一隻輕盈的“蝴蝶”,它們都有可能是高度智能的“航拍機器人”。更為神奇的是,無人機可能成天游蕩在空中,實現低空“衛星化”。

  可以預見的是,無人機只是新聞攝影機器人的一個工具,全景相機、運動相機(如GoPro)、VR等層出不窮,在全媒體時代,攝影記者拍攝的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圖片。可以預見,新聞攝影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作為新聞攝影工作者,我們應當站在這一潮流的最前沿,去擁抱新科技新技術。

  首先要適應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熟練各種新媒體設備的應用,掌握圖片視頻的后期編輯技能,運用新媒體思維生產“圖片+視頻+文字”一體化的新聞產品,以受眾喜歡的形式傳播出去。

  其次,在影像的調研採集編輯上,更應加大專業化力度,提高職業素養,進行深度調研,並輔以新媒體技術。

  從數碼相機到全民手機再到無人機攝影,面對專業攝影記者的空間越來越小的形勢,我更堅定了構建“脫貧攻堅攝影調研報道數據庫”的信念,策劃、採集、歸類、分析、存檔、調取,我經常對圖片數據進行梳理。我始終堅信,任何一個時代,有深度、厚度、溫度,帶著泥土芳香的作品,都深受廣大受眾喜愛。

  (作者系新華社廣西分社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