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2期

找到新聞“針尖” 講好新聞故事

於向陽
2019年03月28日14:38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找到新聞“針尖” 講好新聞故事

  新聞報道的形成就是尋找“針尖”的過程。選擇什麼樣的素材,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這就是選擇“針尖”的學問。好的新聞稿件,都是尋找、選擇好“針”,並“扎”對地方的結果。第一階段,找到新聞“針尖”,將新聞價值最大化﹔第二階段,講好新聞故事,高舉高打不如娓娓道來﹔第三階段,制定好新聞採寫的可操作規范,源源不斷地生產精品佳作。

  新聞故事 針尖理論 管道工理論

  我寫的3篇稿件,《老蒜農成了“醫保通”》《老陳家的镢頭生鏽了》《鄉愁難卻“三棵樹”》,分別獲得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山東新聞獎一等獎。從標題上可以看出,3篇稿子都是寫村子裡小人物的小事情,事情普普通通,語言簡簡單單。

  這樣的稿件能獲得山東新聞界的最高獎,難免有人不服氣:“你就是運氣太好。如果我在採訪中能碰到一對生大病經常住院的老蒜農夫婦,如果我到老陳家也看到門廳牆上挂了一把镢頭,如果我在舊村拆遷現場也能看到孤伶伶的三棵樹,我也能寫出山東新聞獎來。”

  或許會吧,有時我這樣想。但轉念一想,如果沒有強大的新聞思維做支撐,就算是一件件新聞事實擺在你的眼前,也會像過眼雲煙一樣,你視而不見,更不會心動。

  高舉高打不如娓娓道來

  20年的新聞工作經歷,我對新聞採寫的理解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找到新聞針尖”,即如何尋找到最大化的新聞價值。

  如何發現新聞價值,這方面,我的老師孫巍給我的教益最大。孫老師的新聞敏感之高在大眾日報是被公認的。那年,孫老師帶我全省跑。聊天時,他對一件事耿耿於懷:濰坊建了一個神仙宮,游客屈指可數,河北建了封神榜宮,也落得同樣的命運。他說,這股“建宮熱”還在持續,但這種項目建設多的是主觀盲目,少的是客觀冷靜,最后受傷的是自己。他說,濟南有沒有這種情況,我們採訪分析分析。果真讓孫老師說著了,在濟南動物園還真有一個建成的西游記宮,正是一哄而上、頭腦發熱的產物。稿子《稀裡糊涂建宮 負債累累收場》見報后,還引來了《焦點訪談》的記者。

  第二個階段,“講好新聞故事”,新聞價值還必須依托一個好的表達方式,故事化的表達就是最佳的方式。

  最初的這種感悟來自剛進報社時對濟南早餐狀況的採訪。當時我在經濟新聞部,主任是徐守禮。徐主任告訴我,濟南的早餐太成問題,市民抱怨不休,你倆去採訪看看。就這樣,一向不吃早餐的我們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到街上蹲攤採訪。一周下來,濟南早餐臟亂差的情況讓我們感受頗深。當時,上海的早餐很受市民歡迎。為了有個好壞對比,徐主任派我和另一位記者飛到上海實地採訪。在上海,早餐店清新扑面的感覺和早餐工程方便市民的做法,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更覺得有必要舉起拳頭,痛批一下濟南的早餐亂象。我們理出了6個題目,准備寫6篇報道,希望這一組稿件能一炮打響,濟南早餐臟亂差局面從此徹底改變。這一想法讓我們興奮不已,回來后向許學芳老師請教。

  聽了我們的想法后,許老盯了我們半天,說:“稿子不可這樣寫,娓娓道來更好。這樣,我回家也想想,明天咱們再交流。”第二天一上班,我們早早地來到辦公室,許老說:“你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寫什麼。你們不是看到濟南早點的臟亂差嗎?就寫一篇《在濟南吃早點》。你們不是對上海早點推崇備至嗎?再寫一篇《在上海吃早點》 。最后再寫一篇《早點不是小不點》,還是用事實說話,用你們看到的聽到的,來表達對於一座城市來說,早點是一個窗口,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切不能當成‘小不點’。”一番話下來,讓我們醍醐灌頂。從此我明白,原來通訊要這麼寫。

  新聞就是講故事

  我講課時曾經說過,新聞就是講故事。很多人不服氣,說我要寫綜述之類的大稿子,和講故事有什麼關系。我回答是,第一,如果你沒有具備說新聞故事的能力,就一定寫不好大稿子﹔第二,好的新聞綜述稿,同樣是在講故事,只是這個故事在稿件裡要起到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的作用。

  以稿件《放大的學問》為例,這篇稿子要反映的是當時萊蕪市各方面的工作,要體現市委主要領導的執政思路,工程可謂浩大,別說兩千字了,平鋪直敘地去講,1萬字怕也收不住。而《放大的學問》,緊緊抓住了3個典型的故事,即把雪野湖當成一枚影響全局的棋子,軸承出廠坐飛機的典型事例以及20萬元撬動1.3億元的典型做法,通過故事,集中反映出“小有小的優勢,把優勢放大,轉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的道理。2009年,這篇稿件在大眾日報一版頭條刊登后,得到了市委書記的肯定,宣傳部長指示讓萊蕪所有宣傳干部認真學習。

  在萊蕪記者站的這些年,每當寫大眾日報一版頭條的稿件,我都是採取這樣的架構。像《萊蕪悟農》《20人“點餐”即可以開班》《一壺熱茶沒喝完企業問題有了答案》《書記成了“首席執行官”》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好為人師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由年輕記者變成了老記者。年輕記者來討經驗,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怎樣讓他們不跑偏,真正能盡快適應崗位寫好稿子?也就是說,怎樣讓“找到新聞針尖,講好新聞故事”的理論闡述在新聞實踐中具有可操作性?

  這就到了第三個階段,制定好新聞採寫的可操作規范。我理解的新聞創作,說到底是一種藝術創造。各種藝術創作的背后一定有共同的內在規律。把握住這些內在規律,形成規范,運用於新聞創作中,我們就有可能源源不斷地生產精品佳作。

  事實也是如此。這些年來,我發表的稿件,獲得過山東新聞獎一二三等獎的有22件,回顧這些作品,會發現雖然題材不一樣,主題不一樣,對新聞理解的程度在稿件裡的反映也不一樣,但確有一些共性值得總結。

  近幾年,我帶的年輕記者團隊成了得獎大戶。有人稱我們是獲獎新聞編輯部,我卻把它叫做獲獎新聞生產車間。我自任車間主任,制定了一套新聞生產流程。新聞是一項創意產業,我們卻給這個產業建立起工藝標准,就算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實,隻要能進入生產車間,經過一道道工序后,也會變成一件好作品。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即所有稿件都要求有扎實的採訪。沒有扎實的採訪,記者不可能得到生動的素材,更可怕的是,沒有扎實的採訪,真相會被假相遮蔽。

  2015年10月,我到萊蕪雪野山區採訪,在村委辦公室根據村裡干部的介紹,我寫了一篇報道,但是一位老同學看到后,認為很不靠譜。出於對真相的追求,我決定重新調查。春節過后,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我又來到了雪野山區。在山上,遇到兩名種柴胡的村民,我故意問,種植柴胡的成本應該很低吧?他們說,那可不是!村民介紹:“光說除草,1年要除5遍。當然可以自己干,但是農忙的時候就得雇人。這樣1年下來,一畝地光除草的費用就是1500元。澆水、施肥需要錢,一畝地的成本在4000元左右。”我說,那也合適啊,不是能賣1萬元左右嗎?兩名村民擺擺手說:“不是,不是!一畝地產柴胡150到200公斤,藥販子的收購價是每公斤26元,一畝土地種植柴胡的收入約為5000元。”收益要比玉米花生高,但村干部言過其實。

  這次重返現場讓我認識到,到現場並不一定能看到真相。而看不到真相何來報道的權威?

  不在低標准上徘徊

  不蜻蜓點水、莫淺嘗輒止,這是記者的底線。任何時代,採寫新聞都不能虛構,不能天馬行空,隻能基於事實。這看似束縛了新聞的精彩,實則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早年的一篇山東新聞獎作品《咱富了,不能忘了工人老大哥》就是這樣來的。1997年11月的一天,我參加了一個濟南西市場服裝城開業活動。這是一次集體採訪,因為開業,服裝城請來了眾多媒體記者。這本是一次拿了通稿和紀念品回報社交差的活。但活動結束以后,我獨自走進市場,發現了一個明顯的反差:這個由農民建的服裝城裡,攤位上多是城裡的下崗職工。隨著採訪的深入,我結識了1年多前下崗,現在在服裝城裡喜滋滋地上了崗的工人崔建中。原本,這個市場裡不可能有他的一席之地,大批南方投資者找上門來,一口氣就要租10年,跟這樣的大戶相比,像他這樣隻能按月交租的散戶當然沒有優勢可言。然而,服裝城的創辦者——一群匡山村農民,當一個長期穩定的巨大經濟利益擺在面前時,選擇的是放棄,給1100多名像崔建中一樣的下崗工人開辟了一條生路。時值國有企業改革起步之時,先行的政策讓農民通過創業富了起來,而全國卻有一大批工人下崗。“咱富了,不能忘了工人老大哥!”不正是在這個社會發展正處在各種可能性的交織與孕育時,給焦灼不安的人心打的一劑暖心針嗎?正是緊扣住了時代的脈搏,才有了這個一等獎。但是事后想一想,如果像其他記者一樣打個晃就回去交差,不就與這次一等獎失之交臂了嗎!

  “管道工不挖管道”

  回到生產車間裡。第一道標准,是“管道工不挖管道”。管道工一天8小時挖管道,是份內工作,不能叫做新聞。管道工加班加點挖管道,還是份內工作,不能叫做新聞。管道工挖管道累病了,躺在床上打點滴,一聽說工地上還有管道要挖,拔下針管就跑到工地上繼續挖管道,也不能叫做新聞。我們要研究的是管道工不挖管道的情況。

  具備這樣特質的事實,才能進入我們的工廠進行再加工,否則隻能被擋在車間大門之外。2017年上下半年的兩個稿子很可以說明這個“管道工理論”。

  黨的十九大過后,基層是如何學習貫徹的,有哪些新變化?帶著這樣的問題,2017年11月,我們來到了萊蕪市鋼城區柳橋峪村採訪。村支書李永奇正在塑編車間裡和村民們一起忙活著。聽他介紹,年初,村“兩委”制定了包括修建鄉村公路、改造高壓線路、提升衛生室標准化建設、整治村居環境等10件實事,現在都已經完成。而熟悉農村工作的人會知道,幾乎每個村在年初都要為村民計劃辦10件實事。這並不是新聞。

  但接下來李書記說:“學習十九大精神時,我們琢磨,離年底還有兩個月,能不能充分發揮大家的干勁,多辦幾件實事?”就這樣,有了村裡“歸雁行動”這第11件實事,即發揮在外黨員見識多、人脈廣的優勢,多為村裡引進項目、介紹關系、傳遞信息。他們的這第11件實事,正和十九大提出的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念碰出了火花,新聞價值急劇上升。稿件《柳橋峪村為民辦的第11件實事》,成了當時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稿件裡的佼佼者。

  2017年4月,我們去萊蕪市萊城區鳳城街道採訪。街道辦的同志告訴我們,他們的拆遷工作特別順利,很值得報道。像東升社區200戶人家,192家順利簽了拆遷協議,目前隻剩下8家還沒有簽協議。聊到這裡,職業敏感告訴我,那192家簽過協議的屬於正常情況,但那8家沒有簽的就有意思了。我急忙擺擺手攔住他們,問:“那8家為什麼沒有簽協議?”

  隨著採訪的深入,發現果然是疑雲深處有新聞。8戶人家沒有拆遷各有各的理由,但社區黨委並沒有把這8戶群眾當成對立面而強拆硬拆,卻本著“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原則,認真聽取拆遷戶的合理訴求,較好地化解了矛盾。這不正是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密切聯系群眾”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嗎?多好的新聞!最后,我採寫完成《等一等這8戶人家》這篇報道。如今,東升社區的拆遷經驗已經成了全市典型。

  兩篇稿件裡,10件實事,192戶簽協議,這都屬於管道工分內的事。而第11件實事和那8戶人家,才是我們所要探究的新聞。

  與其說把“管道工理論”當成標准,不如把它當成尺子。對每一個新聞事實,我們都會拿用這把尺子測量,符合要求了,才會被正式請進生產車間加工。

  “針尖理論”的提出

  真正來到車間內,我們有兩道工序。其一,是把對方的工作轉化成我們的新聞﹔其二,是把我們的新聞轉化成生動的新聞故事。

  很多人隻做到第一次轉化就認為完成任務了,可以交稿了,其實不然。第一次轉化是要把對方的工作亮點轉化成我們的新聞亮點。

  在新聞採訪實踐中,我們經常面臨的情況是,突發性事件少,常規工作多,日常工作式報道佔到90%以上。對記者來說,研究如何從日常工作中挖掘新聞就顯得格外重要。通常來說,工作與新聞是一對矛盾體。工作非一夕之功,而新聞要求最好是一事一報,盡快見報﹔分管某項工作的領導機關關注的是過程,是經驗和做法,而記者關注的是新聞,是有趣的故事﹔工作強調共性,而新聞強調個性﹔工作指導要求全面系統,而新聞最怕面面俱到。

  我們採取的辦法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把工作當中最閃光的地方抓取出來,形成我們的新聞亮點。在實踐中,我總結出一套辦法,稱之為“針尖理論”。

  一根針之所以能非常容易地穿透白紙,是因為它有鋒利的針尖,所有的力量都集中於針尖上。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必須把你的力量匯集到具體的一件事上。這就是“針尖理論”。

  新聞的形成就是尋找“針尖”的過程。選擇什麼樣的素材,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這就是選擇“針尖”的學問。好的新聞稿件,都是尋找、選擇好“針”,“扎”對地方的結果。

  2010年,我曾經寫過一組《駐村札記》。其中一篇是反映村級黨建加強黨員監督的內容。村支部書記不善言辭,肚裡有貨但半天也介紹不出情況。我決定在鎮招待所住下,並在村裡連續與黨員群眾座談,書記說不出來讓黨員說,黨員說不出來讓群眾說。通過慢慢地滲透、挖掘,終於找到了“針尖”,把生硬的基層黨建寫成了生動的通訊《24名黨員監督村支書》。這一組裡的《瞧一瞧咱家的全家福》也是費盡周折而來。

  我們不是一般人

  記者一般認為,我們找到了對方的工作亮點,實現了新聞價值的最大化,不就完成採訪了嗎?還真不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一個生動合適的表達方式,需要第二次轉化,即要把我們的新聞轉化成生動的新聞故事。

  這樣才徹底。前面提到《老蒜農成了“醫保通”》就是兩次轉化成功的例子。

  那其實是一次規定動作採訪。總編室通知我們有一個大策劃,要反映山東在改革創新過程中“走在前列”的工作成果。在一系列“走在前列”的事情裡,社會保障是山東的一大亮點工作,隨后的採訪就圍繞這項工作展開。我們了解到山東在全國率先開展城鄉一體化建設,全省統籌大病醫療保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沒有止步於這第一次轉化的完成,在人社局和醫院、衛生院,我們力爭尋找到典型的人和典型的事,從3組故事裡反復掂量敲定了老蒜農夫婦的故事。兩次大病,花費10多萬元,相當於十幾年的家庭收入,這樣一筆沉重的負擔,被一張社會保障網結結實實地兜住了。全文沒有一句主觀評論的話,沒有一個領導人物出現,娓娓道來,卻力透紙背,給人留下難滅的印象。

  第一次轉化,是對對方工作的總結和提升,就像萊蕪市委書記梅建華對我們的評價:“大眾日報宣傳萊蕪的稿件,對我們很多工作進行了提煉,通過宣傳推動和促進了我們的工作。”

  第二次轉化,是我們故事化表達貼近讀者的方式,原萊蕪市委書記王良給過我們這樣的肯定:“你們的稿件從講述地方發展故事入手,宣傳發展成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嘗試和平台。”

  “坐標理論”

  兩次轉化完成后,我們會得到一個相對精彩的稿件,但要說離得獎,還差那麼一步。這一步由一個結合來完成,即把上頭的政策、路線、方針與基層生動的實踐相結合。隻有這個結合點找准了,稿子才是一個具獲獎相的稿子。

  為此,我又提出一個“坐標理論”。如果一件事情,橫軸代表基層實踐的生動程度,縱軸代表黨委政府的關注程度,當兩條拋物線高度結合時,我們就賦予了這件事情高度的新聞價值,既是黨委政府高度關注,又在基層得到生動的展現。

  通訊《鄉愁難卻“三棵樹”》就是這麼來的。

  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我黨的優良作風之一。《鄉愁難卻“三棵樹”》反映出來的主題,正是這一優良作風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和真實詮釋。

  2017年9月,萊蕪市鋼城區委宣傳部與我們聯系時說,為適應鋼城區駐地企業萊鋼集團生產需要,拆遷了4個“廠中村”,用20天拆除了1381戶,無一人提出異議,實現零上訪、零強拆、零事故。

  在我們看來,20天完成拆遷並不是新聞點。但拆遷工作如此順利,背后一定是有原因,有故事的。於是,我們決定立即啟動採訪。

  在鋼城區“廠中村”拆遷指揮部,我們見到了拆遷工作組組長葛敬玉,還有拆遷涉及的其中3個村庄的村黨支部書記。採訪得知,當初按規定,拆遷后是不允許保留一間房、一棵樹的,但在拆遷中,村民對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充滿了眷戀,想著留下村裡有著百年歷史的老樹,拆遷組充分尊重群眾意見,保留了村裡的3棵老樹,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了解到這一點,我們充分認識到,基層黨委政府一心從群眾利益出發,在拆遷工作中為群眾留下了3棵樹,這就是我們所尋找的新聞坐標結合點。

  圍繞為村民留下3棵樹這根主線,我們開始採訪其中的新聞故事。不出所料,採訪張家嶺村、銀山子村和陳家庄社區時,村民分別給我們講到了拆遷組為群眾解決住房問題、航拍老村面貌等想群眾之所想的故事。

  採訪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正是因為黨委政府堅持“心裡裝有群眾,群眾利益至上”的執政理念,才使得拆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整篇稿件,將我黨一直貫徹的工作法則即“群眾利益至上”,通過陳述3個具體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來,讀來真切感人。

  就這樣,在生產車間裡,經過一把標尺、兩次轉化和一個結合這幾道工序之后,我們的作品可以走下生產線合格出廠了。透過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環節,折射出來的是一種對新聞制作的態度,即無論媒體如何發展,離不開“內容為王”,專業“選手”要提供專業內容。

  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后,我開始覺出上面所謂理論的毛病了:技巧性的東西過多,炫技過份了。

  如今,我模模糊糊地認識到,就像最初新聞前輩們告訴我們的那樣,新聞最能打動人心的力量是真實。我們早晚要放棄技巧性的東西,如真正的武林高手一般無招勝有招,還原新聞的本來面目,尋找那股穿透人心的真實力量。

  (作者系大眾日報社駐萊蕪記者站站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