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3期

影視“寒冬”中,傳統電視平台生存環境解析

孫旦平
2019年04月09日10:1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2018年,“寒冬”成了影視行業的最熱詞,資本退潮、稅改令、限薪令、台網審查標准統一、平台限價等一系列事件接連發生,整個行業劇烈震蕩,演員、導演、制作公司、播出平台均舉步維艱。然而,影視寒冬既是危機也是轉機,越是在蕭瑟的時期,平台方與制作方越能沉下心來冷靜思考。筆者認為,經過行業的重新洗牌,近些年壓力不斷升級的傳統電視平台或將在寒冬中迎來轉機與希望,同時,市場也在逐漸回歸理性競爭。

關鍵詞:影視寒冬﹔傳統電視平台﹔視頻網站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3-0000-03

剛剛過去的2018年,影視行業的最熱詞是什麼?“寒冬”恐怕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位。一方面,這是社會大環境使然,2018年,金融業、制造業、房地產業等各行各業相繼進入“寒冬”,讓人不禁感嘆“人間不值得”﹔另一方面,從“陰陽合同”起,行業內接二連三的事件如同多米諾骨牌般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整個行業加速進入“寒冬”,演員、導演、制作公司等均駐足觀望,舉步維艱。

然而,影視寒冬既是危機也是轉機,越是在蕭瑟的時期,平台方與制作方越能沉下心來冷靜思考。筆者認為,盡管嚴寒難耐,但是,經過一輪輪的重新洗牌,傳統電視平台或將迎來轉機與希望,這些年的困境與壓力正趨於好轉,市場重新回歸理性競爭。

以下逐一分析,在危機四伏的表象下,傳統電視平台的危機與轉機,以及“后寒冬時期”的市場趨勢。

一、 傳統電視平台的危機與轉機

(一)

危機:視頻網站帶來的壓力排山倒海

轉機:視頻網站限價、台網審查標准統一、網絡難出大眾爆款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近幾年,視頻網站對傳統媒體的圍剿可謂空前絕后,價格、題材的巨大優勢,使得傳統媒體的困境不斷升級,馬太效應異常顯著。

然而,視頻網站的虧損與燒錢一樣,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前幾年,通過大量燒錢、猛力進攻來實現“拉新”(增加新會員)和除掉其他競爭對手的“BAT”(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家,在經歷了每年從數億到數十億的虧損后,終於在“影視寒冬”到來的這一年回歸“冷靜”。2018年底和2019年初,對影視公司而言,最大的打擊無疑就是視頻網站對價格體系和採購模式的重新調整。目前,針對絕大多數的台網劇,“BAT”三家不再互相爭搶,而是採用聯採的模式,且三家聯採的總價與傳統電視平台相比基本已無優勢,對於個別無明顯“網絡相”的劇,採購價格甚至低於電視台。對於傳統電視平台而言,這一方面解除了自身的價格弱勢,同時,作為平台方,採購總價的降低,也倒逼影視公司降低制作成本、降低演員價格,使行業虛高的價格泡沫盡快破滅,回歸理性。

而視頻網站的審查優勢,也隨著2018年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印發的《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實施細則》(附件1)而告急,《細則》規定,將“堅持台網同一標准”“確保網絡視聽和廣播電視文藝節目在導向、題材、內容、尺度、嘉賓、片酬等方面執行同一標准,同等管理。”至此,被傳多年的“台網統一”標准終於落地。這無疑也讓被視頻網站蠶食已久的傳統電視平台感到一絲欣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網劇雖爆款頻出,但由於網絡圈層化嚴重的特質,“網絡爆款”多為“圈層爆款”,而真正的“大眾爆款”劇幾乎均為網台聯播劇。回顧2018年的熱播網劇,《鎮魂》、《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媚者無疆》等,均是如此,唯一可以稱得上“全民爆款”的“黑馬劇”《延禧攻略》,制作公司的最初目標也是台網劇,最后因實際發行情況而純網播出。此外,網絡爆款劇多為類型出新的“快餐劇”,少有真正可稱得上思想精深的文藝作品。網絡受眾尋求的是看劇的新鮮感與爽爆感,而真正有思想深度、有現實意義、能引發全民熱議、有“大眾爆款”潛質的劇目,其首要目標仍將是傳統電視平台。

(二)

危機:政策監管嚴,重要宣傳期密集

轉機:台網審查標准統一、獻禮劇也能出爆款

古裝劇限額、題材受限、內容把關嚴、重要宣傳節點必播獻禮劇等,近幾年,廣電總局對衛視黃金檔電視劇的審查政策不斷收緊,傳統電視平台難以自如地施展拳腳。

然而,隨著上述網絡視聽內容審查與電視台內容審查即將並軌的消息傳來,視頻網站在審查方面的優勢已寥寥無幾。

與此同時,目前還在持續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宣傳期中,一部部優質劇集的播出也讓觀眾對“獻禮劇”改觀,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特殊宣傳期推薦片單的存在,才更好地激發了更多真正有現實意義、有思想深度的好作品誕生。改革開放宣傳期中,我們看到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代表著獻禮劇最高藝術水准的“全面爆款”《大江大河》,通透感悟人性的《外灘鐘聲》,也看到了既有都市氣息又有現實意義的《創業時代》《歸去來》等劇,這些優質劇目的播出讓獻禮劇擺脫“偉光正”的標簽,打破了一系列質疑與擔憂,用事實証明——獻禮劇也能出爆款,獻禮劇也能吸引全年齡層的觀眾收看。2019年至2022年,又將迎來多個重要宣傳節點,筆者認為,傳統電視平台無須擔憂,而應以專業的眼光從源頭鎖定優質劇目,拿下獻禮劇中真正有爆款潛質的優質劇目。

(三)

危機:開機率明顯降低,市場呈現“劇荒”模式

轉機:泡沫破滅,陣痛過后,市場重回“內容為王”的時代

資本退潮、稅改、演員限價、平台限價等一系列事件最直觀的后果便是2018下半年起電視劇開機率的驟然下降,這對於未來兩年的電視劇採購而言無疑是很不樂觀的消息。

然而,當我們正視危機,反思過往,我們會發現,前幾年國產電視劇市場所呈現出的一片繁榮景象背后,充滿了虛無的泡沫,這些年市場上的熱劇幾乎均是數億的成本,而這動輒好幾億的投資背后,幾乎均是以資本概念計算投入產出,而並非以實際購買力去計算成本,“唯IP論”、“唯演員論”的現象扼殺了真正的創意和品質。隨著各種亂象的出現,影視行業顯然已經無法通過自己的力量維持一種穩態了,因此,這個時候確實需要相關部門出手整頓,從而幫助行業恢復正常和理性。此時的“嚴寒”,恰好是“倒逼”內容創作者和演員群體去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倒逼”播出平台選擇真正的優質作品,推動行業去蕪存菁,優勝劣汰。

就目前看來,一線演員的片酬已明顯下降,這也預示著行業正在向理性回歸。當昔日佔據制作成本最大比重的演員片酬明顯下降后,影視公司的成本壓力終於得到有效緩解,也終於能把更多預算投入到制作中。與此同時,隨著大量一線演員暫停接戲、駐足觀望,這也給更多雖非一線、卻有實力、且認真演戲的演員們制造了更多機會,推動了行業的更新換代和良性發展,同時也轉變了“唯演員論”的行業現象,讓真正的好演員、好作品嶄露頭角。

盡管陣痛過后,必將造成開機率下降的局面,但要相信,真金不怕火煉,那些真正經過沉澱、把准時代脈搏的優質作品必會在“寒冬”中脫穎而出。

二、“后寒冬時期”的市場趨勢

“寒冬”不可否認,困境必然存在,但筆者認為,傳統電視平台要以樂觀的心態直面挑戰,以過硬的業務本領戰勝“寒冬”,迎接“春天”的到來。

就目前而言,市場已逐步回歸理性,筆者認為,“后寒冬時期”,即將呈現的市場趨勢有:

1、創作者與播出平台逐漸回歸初心、回歸內容,不再“唯演員論”、“唯IP論”,二三線實力演員以及與角色貼合的新人演員們的機會來了,市場上原創作品的比例也將明顯提升。

2、廣電總局所倡導的“小正大”(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劇目數量將明顯提升,這是政策使然,亦是市場使然。

3、為降低制作成本,電視劇總集數將有所下降,動輒五六十集的劇將明顯減少,劇集普遍“注水”的現象將有所改善。

4、傳統電視平台和視頻網站都將更進一步“把控前端”。視頻網站將會把自制劇作為重點,採購劇目作為次要﹔而對於傳統平台,由於開機率降低、作品數量減少,電視平台更要做到控前端、敢拼搶,敏銳發現並緊密跟蹤市場上符合平台調性的優質劇目,提前介入電視劇策劃、生產的前端環節,這既是給予“寒冬”中嚴重受創的影視公司以做劇的信心,同時,也是為了確保將真正的優質劇目盡收囊中。

5、平台要以過硬的業務本來慧眼識珠,防止混雜於“小正大”劇目中的那些“披著現實主義外衣”實則內容虛無的懸浮劇,以及“低級紅、高級黑”的主旋律劇。

6、在嚴格的電視劇審查標准之下,網劇和電視劇將更多在形式上進行創新,而非題材上。目前,豎屏劇和互動劇已在視頻網站出現,此后數量會越來越多,且互動劇以及“泡面番”短視頻劇將相繼在網台出現。

三、結 語

2018年雖是影視行業劇烈動蕩的一年,“寒冬”凜冽,哀嚎一片,然而,當行業泡沫破滅,我們看到的是百廢待興,影視市場正不斷回歸理性與初心。

“寒冬”是萬物生長的轉機,從目前的行業趨勢看來,正是近些年在新媒體的重壓和資本的裹挾中近乎苟延殘喘的傳統電視平台,或將最先在市場的沉寂與洗牌中迎來“春天”。

參考文獻:

[1]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實施細則.2018-12-24,京廣電發〔2018〕10號.

[2]絕對敏捷.新年電視劇九思[EB/OL].公眾號“影視獨舌”,2019-01-13.

[3]袁雲兒.“限薪令”效果顯著,片酬過億時代終結,5000萬元成“紅線”——明星片酬,這回是真的降了[N].北京日報,2019-01-21(第11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