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青春斗》反饋不及預期 一味折騰無法引觀眾共情

曾俊
2019年04月12日07:09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味地折騰 無法引觀眾共情

  《青春斗》海報

  被趙寶剛寄予厚望的《青春斗》反饋最終不及預期,很多觀眾認為,角色和故事與現實想象有偏差,“這不是我想要的青春”。到底什麼樣的狀態才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的“青春”?熱血和折騰顯然不夠,還應有細碎和平淡。接下來上檔的這類題材能否打破窠臼?我們拭目以待。

  《青春斗》:

  每一個主角都不討喜?

  趙寶剛執導的《青春斗》在東方衛視播出已臨近尾聲,平均收視將近破1,口碑評分卻一直往下掉。相比以往,鄭爽的表演稱不上“炸裂”,也算是及格,但許多人評論道,劇中每一個主角都不討喜以至於無法讓人接受。

  《青春斗》主角實際上是五個“問題女青年”,主要故事就是一群閨蜜在畢業后的六年中經過一系列挫折和磨難獲得成長的過程。趙寶剛表示:“青春斗,就是自己和自己斗,和負能量斗”,也是這麼一個思路。因此,五個女孩的個性始終存在不完美,人物畫像都不太可愛。

  到目前為止,《青春斗》多在呈現戀愛戲份,關於奮斗的戲份極少,這引來爭議。據統計,圍繞在五個女孩身邊的一共有16個男生,幾乎每個女孩都經歷了3段以上的感情,令人眼花繚亂,“現實中有幾個人像她們那樣像個瘋子談戀愛?沒有這麼折騰的,有些矯情和做作”。

  頑疾待解:

  青春劇一離開校園就脫軌

  12年前,趙寶剛的《奮斗》帶動了青春劇的火爆,表現了創業、買房、閃婚等當時的前衛話題,之后,青春劇沒能延續輝煌,就連趙寶剛自己出品的《北京青年》《我的青春誰做主》等都榮光不再。近三年,青春題材的影視作品播出數量眾多,但真正能引起大家共鳴,在市場上取得較好反響的作品卻寥寥可數,而且還都是描寫高中生活的校園劇,平均一年一部,分別是《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獨家記憶》,分別推出了劉昊然、李蘭迪等年輕演員。

  事實上,校園劇中的青春元素比較好表達,等待探討的問題也比較單純,無非包含了學習、考試、懵懂的戀愛、內心的成長和與家長的關系……但是,青春劇的背景隻要一被放入社會,劇情就開始脫軌,不能切合實際,創作者大多糾結於對多重愛情的表達,對於職場部分的刻畫乏善可陳。問題的根源仍然在於主創對普通平凡的職場生活缺少體會,寫出來的東西就不鮮活。

  觀眾調查:

  你們想看的青春是怎樣的?

  在採訪時,記者有一個普遍印象,90后的自述裡常帶有“佛系”的標簽,這並不是意味著他們不上進,而是面對壓力選擇用一種不求輸贏、看淡一切的姿態,將焦慮自我消解,這部分印証了為何《青春斗》一味打雞血、折騰的方式無法獲得觀眾共情,也給予青春題材創作一些啟發。

  有90后觀眾偏愛質朴的故事,“不一定要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和咸魚翻身的勵志,更多人的青春都是由瑣碎的煩惱和美好填充的,一次考試、一次集體表演,就是我們大過天的事情”。

  另一位90后觀眾指出,以往國產青春劇充斥了太多的互撕、小三等橋段,情節浮夸,讓人難以下咽,她會更喜歡熱血的青春,“有學習的煩惱、高考的全力以赴,戀愛情愫的暗自滋長,肝膽相照的同學、師生情,這才最真實,說白了就是接地氣、忌矯情、言之有物”。

  在許多觀眾心中,青春的樣子應該是無畏和自由,“無論是多小的事,所有人在青春時期都一定至少有一次能勇敢跳出舒適區,為自己喜歡的事奮斗,這樣的故事無論看多少遍都會熱血沸騰,雖然思想不成熟,但勇敢和無畏的精神是最寶貴的”“喜歡能夠自己做主的青春,可以盡情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新一波內容多元的青春劇等待觀眾檢驗

  不難想到,青春劇未來依然火熱,但業內人士直言,無病呻吟的“疼痛青春劇”,言之無物的言情青春劇,虛假懸浮的翻拍青春劇,“可以休矣”。所以,創作者需要在故事上跳出現在的套路,去發掘不同的角度。比如不再局限於愛情,而是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看起來情節更為多元豐滿,但首要任務必須是真實地拍好青春,否則預期就不會太好。

  接下來,青春劇還會繼續上演。

  其中一種模式是“青春+職場”。《趁我們還年輕》將於4月13日接檔播出,張雲龍、喬欣等新勢力青年演員聯袂主演,為觀眾帶來一個歡喜與悲傷摻雜、汗水與淚水齊聚、追憶過去與展望未來並行的后青春成長故事。劇中融合了“公關行業”,囊括原生家庭、女性獨立等元素。

  《乒乓》已於近日殺青,屬於“青春+運動”模式的代表。該劇由白敬亭、許魏洲聯合主演。

  青春劇制造“回憶殺”幾乎永遠有效。比如《曾少年》就以“回憶青春”為主題,由鄧倫主演,計劃本月開機。而這些題材能否真正展現青春,拭目以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