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聊天流行語你懂嗎 什麼樣的熱詞能"出圈"
最近,有網友給大家出了份考卷,卷面是幾位“00后”的QQ對 話:dbq、xswl、nss、nbcs、zqsg、走花路、擴列、養火……這些在“00后”中流行的網絡社交用語,你能看懂多少?如果看得懂,恭喜你,跟上了最新的流行語潮流。
隨著“00后”“05后”在社交媒體上嶄露頭角,這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縮寫、略寫、新造詞成為一時熱議的話題。有人認為這些流行語“罕見得像生僻字”,某些字詞根本無縮寫必要﹔也有觀點認為,這些俏皮話很有意思,就像當年的非主流、火星文,代表了年輕一代的創造力。但無論如何,想了解“00后”,或許就要從認識他們的社交流行語開始。
處什麼圈子用什麼話
“nss扣1。”18歲的高中生朱思鈺在對話框打出這幾個字,對方了然地回復了“1”——就像某種暗號。這是發生在“00后”之間再普通不過的一段對話。
在這裡,“nss”是“暖說說”的縮寫,指的是多回復QQ空間中的“說說”。而“扣1”類似“call 1”,有種說法是源自游戲,游戲過程中,隊友回復“1”表示有或附議、知道了等含義,“0”表示沒有,由此衍生開來使用。
除了“nss”,“00后”社交流行語還可以列出一個很長的表格——
有的是中英文縮寫,例如,“dbq”是“對不起”的拼音縮寫,“xswl”是“笑死我了”,“zqsg”是“真情實感”,“nbcs”是英文“nobody cares”的縮略,意為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在意。
有的與“00后”最常用的社交媒體QQ有關,比如,“cqy”是“處Q友”,意思是在QQ上交朋友並維持友誼﹔“求擴列”是指請求擴充好友列表﹔“躺列”指“加了qq好友不說話只是在列表裡默默躺著”﹔至於“養火”則是好友互動頻繁的象征,QQ好友一直保持聊天會有火花,7天不間斷有小火花,30天變大火花,所以每天保持互相至少發一條消息就是在“養火花”。“弧”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字,指“離開有事不回消息”,所以可以組詞為“飯弧”“廁弧”“睡弧”“走路弧”,推測來自“反射弧太長”的說法。
這些流行語大多誕生在粉圈、游戲圈等各個屬性明顯的圈子中,指代那些已經在某個群體中約定俗成的固定用法,尤其是不為大眾所知的特定用法。有些來自網絡名人或網絡金句,有些來自追星文化,有些是為了方便而縮寫、簡寫,有些干脆無厘頭,純粹是偶然的產物。
“比如‘基操勿6’等,就是游戲主播玩出來的一個梗,后來在游戲中被大家廣泛使用。”“00后”網友“熱狗”說。大三學生張曉雯介紹,“走花路”源自綜藝節目Produce101,主要用於粉絲應援自己的偶像,祝她或他一切順利。
在向外擴散的過程中,不少網絡流行語的源頭已不可考。即便是“00后”,也並非對所有社交網絡流行語照單全收。“我玩游戲、用QQ,對游戲、QQ的流行用語比較熟,像‘走花路’‘糊了’我就不熟了,因為不追星。”朱思鈺說。而使用哪些詞、使用頻率如何,歸根結底仍要看使用者所處的圈子。
最大樂趣在於圈地自萌
問起“dbq”“xswl”等網絡社交熱詞流行的原因,不少“00后”不假思索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因為打字更方便!”在他們看來,打游戲或聊天時,利用拼音縮寫能提高交流效率。同時,這些詞也代表了最新的流行趨勢。如果不想太早落伍,跟風使用是一種必須。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圈地自萌”。這些詞被使用者視為彼此交流時的特定“暗語”,具有“僅圈內人懂”的特性,經由“我懂/他不懂”的運作,達到將“圈外人”排除在外的目的。
“用網絡流行語聊天馬上可以識別年齡段,可以更好地交朋友。”“熱狗”說。朱思鈺更直言不諱,“對方不懂就代表他老了,就不想和他聊天了。”這些詞因此也成為辨認身份、確立身份認同的一種方式。
此外,有時候,使用網絡流行語也出於隱藏自我的目的。公開發表的言論如果不想被家長或年長者解碼,利用這些“莫名其妙”的暗語是最好的選擇。張曉雯解釋道:“不怕家長看了一臉懵,這就是屬於年輕人自己的交流方式。”
實際上,網絡流行語並非“00后”獨創,不論“80后”“90后”,都曾發明或正在發明一套套隻在小群體中流傳的話語規則。例如,曾經頗為流行的“orz”代表“失意體前屈”,表示“膜拜”﹔“233”來源於貓扑表情第233號,是一張捶地大笑的表情,網友發帖時加上“233”的后綴,表示各種意義的笑。
什麼樣的熱詞能“出圈”
在浙江傳媒學院教師、網絡社群研究者王(F627)看來,“很多時候,使用網絡流行語的語境比這些話本身的意義更重要。它們多少也折射出使用者所身處的媒介變遷,見証著網絡文化的發展過程。”作為“80后”,她曾是校園BBS的深度使用者,能感知到“80后”很多網絡社交用語誕生於BBS論壇上,大多是象形或英文縮寫,很多用語都和情感表達相關。但后來,隨著BBS的退場,這些話基本上就不大被使用了。
同理,“00后”很多聊天熱詞和QQ的社交功能有很大關系。這些熱詞特別形象且機靈地表達著情感,也將QQ常見功能和社群文化融合在一起,對於圈外人來說有霧裡看花般的神秘感。
網絡時代,新的“熱詞”層出不窮,每個人都在學習中,並且會將之視為自己所處圈層的身份標識。一般而言,這些話語的使用情境和人數增多之后,會出現一個大量使用這些話語的熱門帖或科普總結帖。王(F627)說,“這就很像語言辭典的編撰過程。這些帖子在介紹‘新詞’時,其實也在記錄著一個網絡社群的日常。但之后若沒有大眾媒體推波助瀾,‘新詞’就很難‘出圈’。最終能成為大眾流行語的,往往是那些不太需要特定使用情境的、能喚起大多數人情感共鳴的‘熱詞’。”(摘編自上觀新聞“文化觀瀾”欄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