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攝影師吳建新13年追蹤拍攝西海固近35萬生態移民變遷

禹麗敏
2019年04月18日08: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要呈現老鄉對新生活的希冀”(守望)

“生態移民工程,移走了原來的生活軌跡。影響最深遠的,都在孩子身上……”吳建新手指著7年前的一幅攝影作品:201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田老庄鄉岳家川村,楊鳳國一家搬家前夕,女兒穿著毛衣轉頭微笑的瞬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眼神,我要呈現老鄉對新生活的希冀。”

印象裡的西海固何種模樣?“西海固生態移民之前,不止有日常生活的苦,信息的不對稱和閉塞更令人無奈。”吳建新說。

2011年,寧夏啟動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工程,投資105億元,利用5年時間把近35萬生活在不適宜居住、不適宜發展環境裡的貧困群眾搬遷出來……

“搬遷前的照片,我選擇了黑白拍攝, 搬遷后則是彩圖。”吳建新是土生土長的寧夏人,作為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他將愛好變成職業,用鏡頭記錄歲月變遷,一個人扛上相機,跑去西吉、海原、固原、涇源、隆德等地採風,定格生態移民工程中普通人的幸福瞬間。

“2006年,我第一次到同心拍攝,從那時起便開始追索這片土地的魅力,除了聚焦人,還力求把握時代的旋律。”吳建新說,他至今已為西海固生態移民拍攝了3.4萬多張照片。

拍攝過程給吳建新留下了很多溫暖記憶:“我還記得白水祥老人,一輩子沒離開過村子。搬遷時已94歲高齡,每往前走一步,都會回一次頭,看看老屋。他的一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搬出來,對娃娃們太好了!’”吳建新說,搬遷后老兩口和子女住在一起,學校就在家門口,自來水、電等全通﹔老兩口還開了個超市。而未搬遷時,他們的飲用水要靠驢車從遠處拉回來,孩子的學習條件也很差。

攝影作品之外的數字,令人欣喜。以永寧縣閩寧鎮為例,全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76元,增長了20多倍。學校翻新了,出行方便了﹔那搖晃的驢車、塵土飛揚的校舍,都成為歷史的記憶,隨大西北的風一同吹散……

一幅幅照片鋪展出黃土高原獨特的鄉村光景。移民過后,這片土地迎來了生態環保的可喜改變。吳建新說,如今再去曾拍攝過的地方採風,草已齊腳高。“人移走了,草長高了……沒有了過度放牧砍伐,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修復,這種前后對比實在是強烈。”

採訪結束時,吳建新告訴記者,他最近要去移民新區回訪幾戶移民家庭,他一直在跟拍的幾位攝影對象。“我是一個記錄者,記錄百姓與貧窮告別、向富足前進的故事……”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