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聞興起背景下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實踐
來源:《視聽》2019年第4期
摘要:公民新聞的興起是技術驅動的,作為一種新聞生產方式,已在各類媒體中廣泛應用。公民新聞的引入,對民生新聞提高關注度,提升報道時效和報道質量具有一定促進作用。為了充分發揮公民新聞的優勢,電視民生新聞應對傳統的新聞生產機制進行調整和革新。
關鍵詞:公民新聞﹔民生新聞﹔創新
公民新聞是一種技術驅動的新聞生產方式,在國內各類新聞機構中已被廣泛應用。由於電視民生新聞與老百姓天然的貼近性,公民新聞的引入,顯得順理成章,並且為前者的發展帶來了新氣象。
一、公民新聞的興起
公民新聞是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而誕生的,各國研究者和機構對其有著不同的解讀:美國公民新聞網站NewWest強調“未經過濾的”的特質,從發稿機制的角度,區分公民新聞與傳統新聞的不同。韓國公民新聞網站Ohmynews注重普通公眾對於新報道的參與。與實踐機構強調單一特質不同,美國研究者馬克·拉澤(Mark Glaser)給出了相對全面的解釋,他認為,公民新聞就是讓沒有經過專業新聞訓練的普通公眾通過運用新的傳播技術和網絡傳播特點來創作新聞信息,在為傳統媒體提供新聞信息和素材的同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對媒體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查証和檢驗①,這一描述比較接近當下學界和業界對公民新聞的理解。
公民新聞的興起是技術驅動的。一方面,攝像設備的小型化和民用化,拉低了視頻生產的門檻。普通用戶利用數碼DV、相機甚至手機,就可以拍攝出具有一定質量水准的視頻,這為公民新聞提供了內容基礎。另一方面,互聯網普及,網絡帶寬不斷提升,傳輸成本不斷降低,為公民新聞奠定了傳播基礎。在新技術的支撐下,諸如NewWest、Ohmynews等相對純粹的公民新聞網站應運而生。此外,新聞跟帖、BBS、博客、維基百科等信息發布形式也被認為是公民新聞的一部分。②
隨著我國互聯網發展,公民新聞也逐步被引入國內,被傳統媒體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新聞實踐中。例如廣東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的《DV現場》欄目,原名“全民DV”,內容上強調對本土百姓生活的關照,形式上追求“記者永遠在現場”,鼓勵觀眾拍攝自己身邊的新聞,傳送給電視台播出。目前,很多地市電視台的民生新聞欄目、都市報、晚報等媒體機構都建立了自己的“公民記者”或“社區通訊員”隊伍,為傳統新聞生產提供了重要助力。
二、公民新聞對民生新聞的促進作用
民生新聞和公民新聞所關注的內容是高度一致的,即普通人、身邊事。在新技術的支撐下,公民新聞為民生新聞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新聞關注度提升
民生新聞以江蘇廣播電視總台2002年推出的《南京零距離》欄目為發端,曾一度風靡,然而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這種以生活瑣碎話題、“說新聞”報道語態取勝的新聞品類已很難滿足人們的收視需求,尤其難以獲得年輕人的青睞。公民新聞的出現,為民生新聞賦予了互聯網基因,令這一略顯疲態的新聞品類煥發生機。公民記者的作品直接在電視上呈現,或者社區通訊員直接參與到新聞的採編流程中,大大增強了新聞節目的互動感。由於公民記者往往來自社區,是普通居民中的一員,廣大受眾特別是年輕受眾會不自覺地將他們當作自己“代言人”,在觀看節目過程中增強了代入感,會覺得自己和欄目之間建立起了溝通和互動,從而增加了與電視節目的黏性。隨著公民記者的日趨成熟,他們逐漸成為社區裡的“名人”,甚至“意見領袖”,也會帶動越來越多的受眾回到電視機前,通過電視渠道關注自己身邊的新聞。
(二)報道時效提升
在電視台或新聞欄目組建社區通訊員隊伍時,往往會考慮成員的分布,盡可能地保証通訊員來自不同的城區,從而覆蓋更多的社區。當具有不確定性的突發事件發生時,總有一位社區通訊員能夠快速到位,獲取第一手新聞素材,快速回傳電視台,搶佔新聞第一落點,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媒體新聞時效性的不足。此外,所有城市居民都可以成為媒體潛在的通訊員,他們通過各種攝像設備,拍攝有關事件的視頻,發布到互聯網后,都可以成為供媒體選用的新聞素材。可見,從公民新聞的視角來看,網絡信息傳播時效的提升,對傳統媒體更多意味著機遇,而非沖擊。傳統媒體要做的,不是比新媒體更快,而是對新媒體發布的一手信息進行篩選和把關,並為我所用。
(三)報道質量提高
在過去,一些新聞機構或新聞欄目往往因為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不在記者的上班時間,或者事件發生地距離媒體所在地或記者當時的位置太遠,而不去採訪,並以相對更容易採訪到的新聞作為替代③,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欄目的新聞價值。社區通訊員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由於社區通訊員分布廣,“好新聞”被採集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對於一些專業領域的新聞,某些具有相關知識背景的社區通訊員或許更勝任該類新聞的採訪工作,並能給予一定專業視角的解讀。可見,公民新聞作為一種新聞操作手段,具有匯聚新聞資源乃至匯聚公民智慧的優勢,這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傳統媒體新聞報道的質量提升。
三、公民新聞助推下民生新聞的實踐創新
為了充分發揮公民新聞這一新興新聞生產方式的優勢,電視民生新聞應對傳統的新聞生產機制進行調整和革新,以更好地讓公民新聞“為我所用”。
(一)優選和培育具有較高新聞專業素養的社區通訊員隊伍
公民新聞的興起,在拓寬新聞來源、提升新聞時效、豐富新聞內容、增強受眾參與感的同時,也帶來了質量良莠不齊、報道失實、自我炒作等問題。因此,建立可管可控的公民記者或社區通訊員隊伍,成為發揮公民新聞優勢、規避其亂象的必然選擇。新聞業是格外注重“專業”的行業,沒有哪一個行業像新聞領域一樣,將專業上升到“主義”的高度,強調“新聞專業主義”。新聞領域的“專業”,既是要求過硬的業務能力,更注重職業素養和情懷。媒體在遴選社區通訊員時,既要考察候選者新聞寫作、口頭表達、還原事實等方面的業務能力,還應了解其參與新聞報道的初衷。在通訊員隊伍的培訓中,既要注重成員業務能力的提升,更要幫助其樹立客觀中立的職業操守和服務公眾的職業理想,以培養真正“專業”的新聞工作者為最終目標。
(二)強化新聞編輯和把關力量
社區通訊員提供的新聞畫面或報道文本,往往達不到新聞成品的要求,而隻能算新聞素材。新聞素材的大量增加,對新聞節目的編輯工作形成考驗。對於某些新聞性較弱、主打公民新聞特色的欄目,如廣東廣播電視台的《DV現場》,內容的編輯更成為了主要的制作環節。為此,有必要擴充新聞編輯隊伍,強化編輯力量。另外,從“泛公民新聞”的范疇來看,海量的網絡內容都可以為我所用,此時,新聞素材把關的重要性更為凸顯。當前,一些傳統新聞媒體一味追求時效和收視率,不知不覺中弱化了“把關人”的甄別和導向功能,導致“猜新聞”、“剪刀加漿糊式新聞”、低俗新聞等時有出現。這種現象一旦疊加,無疑會消解傳統新聞媒體多年積累打造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需引起媒體及其主管部門的高度警惕。④新聞把關,不僅要對素材的真實性進行把關,還要從其可能引發的社會影響、人文關懷等角度進行把關。
(三)強化深度報道
如前文所述,社區通訊員因設備、能力等所限,往往不能提供新聞成品,而只是提供新聞素材和線索。當記者進行跟進報道時,已經處於新聞的第二落點,欠缺了時效性,此時應該從“深度”上做文章,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另外,由於社區通訊員的加入,豐富了常規民生新聞的版面和內容,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欄目記者的採訪負擔,提高了報道效率,這讓記者有余力開展一些自有選題的深度報道。在雜音充斥的自媒體時代,強化深度報道是傳統主流媒體區別於網絡自媒體的專業特質所在,也是傳統媒體因應公民新聞興起而進行轉型和創新的重要方向,應給予高度重視。
注釋:
①②蔡雯,郭翠玲.從“公共新聞”到“公民新聞”——試析西方國家新聞傳播正在發生的變化[J].新聞記者,2008(8).
③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56.
④陳超平.新媒介生態下新聞“把關人”的積極意義與實踐創新[J].南方電視學刊,2017(1).
(作者單位:佛山電視台南海分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