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新技術帶來無限可能

郝天韻
2019年04月24日13:4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新技術帶來無限可能

談及2019年的中國電影,必提《流浪地球》。

可以說,電影《流浪地球》的面世不但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也讓該片導演郭帆更加堅定地相信,未來中國電影的發展還有無限可能性。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中,《流浪地球》摘得最佳視覺效果獎。作為今年春節檔票房和口碑俱佳的影片,《流浪地球》以其獨特的科幻視覺呈現,展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家國情懷,被業界看作填補了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空白,是中國電影在縮短與好萊塢電影工業差距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由此很多人說,2019年是中國科幻片的元年,但郭帆認為,一部《流浪地球》,還不足以確立中國科幻片的類型,“我們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總結經驗。中國的科幻類型是否成立還不是一個定數,除非有一天像好萊塢一樣,每年都有若干部好的科幻電影出現,才可以說這個類型成立”。

從2014年的《同桌的你》到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郭帆趕上中國電影最繁榮的時代。對他而言,最大的心願是“做跟電影工業有關的東西”。

工業化的核心要素是“分工”,電影工業化即任何事情都可以項目化、標准化、流程化,並有相對應的價格。硬科幻影片需要符合科學邏輯,更需要標准合理的項目管理與專業完善的后期支持,這對標准化、流程化體系尚不完善的中國電影行業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對此郭帆認為,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近幾個月,他一直在總結這方面的經驗與不足,這也將是他后續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

同時郭帆也表示,科幻片成功的關鍵不僅僅在於特效的好壞,更重要的是要符合中國人的認知,文化才是一部影片的靈魂。“影片的視覺系統需要植根於文化,所以沒有辦法將好萊塢成功的范例拿來套用,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及經歷決定了什麼東西對我們有效。中國在美學歷程中缺失了工業革命這一段,對於機械沒有像美國人那樣的情感,所以得找到中國人的情緒共鳴點。”郭帆說。

《流浪地球》在視覺系統的搭建過程中,會找一些中國觀眾熟悉的元素,包括從形態、顏色上進行把握。郭帆舉例說,比如西方人常常用藍色來作為科幻片的基調,但是在《流浪地球》中,則使用了更多的紅色和青色作為補色,“因為中華文化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使用這些顏色,能夠使中國觀眾感到熟悉與親切”。

“電影創作本身跟時代、文化、技術都是不能分離的。”郭帆表示,正如《流浪地球》海報上寫的那句話:“相信未來”,《流浪地球》至少可以讓投資人看到中國科幻電影的進步,增強對科幻電影未來的信心,“對我個人來講,也會繼續嘗試這個類型,並且更加關注新的技術。我堅信未來可以看到更多優質的科幻電影”。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