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持續關注解讀展望:一帶一路倡議是成功的

4月27日,外國記者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忙碌。 本報記者 楊 迅攝
4月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落下帷幕。但國際輿論對“一帶一路”的關注、解讀與展望仍在繼續。
“這屆論壇對外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好伙伴越來越多,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越來越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論壇記者會上的講話,引發許多外媒共鳴。正如德國之聲電台網站所說,“‘一帶一路’倡議是成功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提升了‘一帶一路’理念”
4月27日上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迎來了“重頭戲”和核心議程——領導人圓桌峰會開幕。峰會上,與會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達成了廣泛共識。這些共識反映在圓桌峰會一致通過的聯合公報中,將成為今后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行動指南。
“本屆論壇所有的活動都聚焦‘一帶一路’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拉美社報道,聯合公報將總結會議討論內容和與會領導人商定的行動計劃,以保障“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實施。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具體舉措是各大外媒關注的焦點。
路透社注意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多邊主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中國還承諾,將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准自由貿易協定,加強海關、稅收、審計監管等領域合作,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
埃菲社認為,中國強調要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共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要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採購、招投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准進行,“將打消‘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引發的疑慮”。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注意到,習近平主席提到,中國將繼續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該報道認為,數字連接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必需品,對加強全球關系和開拓經濟前景至關重要。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是對未來的展望,為“一帶一路”相關區域指明了前進方向。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稱,“中國承諾要就‘一帶一路’倡議採取更加開放的態度,包括進一步降低關稅水平、消除各種非關稅壁壘、不斷開大中國市場大門等。”
“中國將‘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到與簽署國之間更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合作計劃,提升了這一理念。”《澳大利亞人》網站稱。
“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37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等領導人出席圓桌峰會,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名代表出席論壇。這些數字令人印象深刻。通常隻有聯合國才能召集這麼多領導人。”德國電視一台網站由衷感嘆本屆論壇的盛況。正如馬來西亞《星報》所說:“這是中國今年的一個外交盛事”。
這是中國倡議獲得的世界回響。
4月25日,來北京參加本屆論壇的瑞士聯邦主席於利·毛雷爾宣布,瑞士將正式和中方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瑞士成為繼意大利、盧森堡后,在最近兩個月內第三個宣布加入“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吸引了包括歐盟核心國家意大利在內的很多國家,古絲綢之路的復興正迅速呈現出輪廓。”瑞士《日報》評價說,中國是瑞士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對瑞士經濟發展來說,“一帶一路”完全是有好處的。
英國《太陽報》報道稱,英國國際貿易部迫切期待英資銀行和英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報道援引英國政府一名消息人士的話稱:“作為發展迅速的世界重要經濟體,中國能為英國提供豐富機遇,我們必須為本國企業做好利用這些機遇的准備。”
“中國承諾讓‘一帶一路’向更多國際和私人融資開放。以倫敦為首的西方商業中心正排隊等著參與‘一帶一路’項目。”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稱。
在津巴布韋《先驅報》看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學習和分享中國經驗的機會。對津巴布韋來說,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再合適不過的學習機會。
《印度教徒報》網站認為,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影響力標志著一個由亞洲主導的新秩序到來,而印度不能把自己排除在這個新秩序之外。
“‘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暢通無阻地取得進展,這項跨境經濟計劃給中國和沿線經濟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的投資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馬來西亞《星報》道出了“一帶一路”圈粉世界的關鍵。
“在全球范圍內喚起希望”
隨著本屆論壇落下帷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行動表更加明晰。國際社會對此信心十足,期待滿滿。
拉美社報道,本屆論壇總結了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的經驗,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繼續穩步前行,實現以共贏為基礎,打造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的目標。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擁有廣闊的國際投資和合作空間,是增強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能力、拓展綠色前景的重要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是成功的。運轉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能給經濟發展帶來強大動力,這是一種讓非洲、中亞、中美洲和歐洲東南部更強大的力量。”德國之聲電台網站稱贊,“‘一帶一路’倡議讓許多國家感受到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這在10年前還是無法想象的。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其他政界人士能在全球范圍內喚起如此大的希望。”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勢必極大改變全球經濟格局。“這並非單純的運輸‘動脈’,而是北京走向世界的理念,投資、文化、科技措施多項並舉,該倡議的知名度將不斷提升。”他進一步指出,150多個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感興趣,大批國家已經直接參與其中。“該倡議將令全球經濟關系中的摩擦跟齟齬失去容身之地,尤其對於貿易保護主義而言。”
尼日利亞《領導者報》援引專家觀點稱,“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對全球治理和包容性發展做出的當代貢獻。作為一項國際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它是一個正在進行之中的國際合作進程。
拉美社認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建立和平、繁榮、開放、創新和文明之路,它的前提是通過討論和對話而不是對抗來解決分歧。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