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公號推送線上線下打通 手機閱讀改變生活
“書單來了”上的書單 於林海攝
孫吉在瀏覽公眾號 於林海攝
家住黑龍江省的宋女士是位有20年教齡的語文教師。5年前,她大約半個月光顧一次書店,如今,她的習慣發生了變化:“過去要在書店或圖書館裡尋找教學補充資料,現在用手機就能獲得很多新資料,我去書店的次數比以前少多了。”
在媒體融合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以微信公眾平台為載體的各種閱讀類公眾號應運而生,憑借即時、豐富、有趣等特點,為讀者提供了新的閱讀選擇。手指輕輕一點,美文就在眼前。大眾閱讀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讀者從閱讀類公眾號中又能收獲什麼樣的新體驗呢?對此,本報進行了採訪。
線上閱讀豐富線下體驗
3月一個周末的傍晚,武漢大學的校車站旁排起了長龍,距離發車還有10分鐘。在法學院就讀的大三學生崔同學拿出了手機,向筆者展示自己的公眾號關注列表。“排隊等車挺無聊的,我一般都用這種零碎時間刷刷公眾號。”說著,他打開了自己最喜歡的漫畫閱讀公眾號,一邊津津有味地讀著,一邊跟隨著隊伍挪動腳步。
生活節奏的加快讓整塊的長時間閱讀變得越來越“奢侈”,碎片化閱讀成為常態。很多人把閱讀時間分散到了日常生活的零散空隙中——等車、吃飯、坐地鐵時,打開手機,翻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放鬆身心。在這種背景下,各類閱讀類微信公眾號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為閱讀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閱讀資源。我們發現,在知乎社區“有哪些不錯的關於讀書的微信公眾號”這一問題下面,截至5月7日,已經有86位答主進行了推薦,瀏覽量已超過30萬。
去年7月,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舉辦的第三屆“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推薦名單正式揭曉。這些“榜上有名”的閱讀類公眾號擁有不同的賬號主體,包括傳統閱讀活動中的出版社、公共圖書館、實體書店等,也包括以原創內容吸引受眾的推廣型公眾號等。
閱讀類公眾號的作用不僅停留在“閱讀”功能本身,它還發揮著聯系線上和線下閱讀的紐帶作用。讀者能夠在公眾號上獲取各種閱讀活動資訊,如線下講座、讀書會、讀者見面會等。從事媒體行業的北京讀者孫吉每天要花2小時左右進行線上閱讀,“線上閱讀帶來的體驗的確很好,為線下閱讀提供了補充和幫助。”孫吉說。
憑“獨門絕技”脫穎而出
閱讀類公眾號如此繁多,怎樣才能脫穎而出,獲得更多讀者青睞呢?本報梳理發現,針對讀者不同口味和需求,閱讀類公眾號的定位和重點也各不相同,有的重在分享原創文章,有的重在推薦新書好書,有的重在轉載佳篇美文,有的重在發布讀書活動,有的重在進行教育普及,不同類別的公眾號在經營中施展著各自的“獨門絕技”。
從2016年到2018年,主打美文分享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公眾號連續三屆榮登“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公眾號”榜單。對於這個公眾號的運營,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表示,“人民文學出版社”公眾號推送的文章非常注重可讀性,都是精心挑選的名家名篇。公眾號還發布了小程序“人文讀書聲”,讀者可以在上面收聽到世界文學名著的有聲書,得到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閱讀的同時,公眾號還時常回饋給讀者一些小福利,宋強說:“我們有時會通過微店,為熱心讀者提供一些帶有作家親筆簽名的書籍版本。”
有的閱讀類公眾號則是主打提供高質量的原創文章。“新京報書評周刊”的統籌編輯張婷對筆者說:“我們現在擁有了比較穩定的稿源,有一批學者和作家為我們供稿。”“新京報書評周刊”每天都會根據社會熱點話題,如“原生家庭”“兩性平等”“人工智能”等,推送原創深度好文。這些文章往往能切中讀者的興趣點,很多篇目都能收獲過萬的閱讀量和上百條評論,點贊量、評論量和轉發量都非常可觀。
除了從內容上下足力氣,公眾號在運營方式上也不斷創新。
“新京報書評周刊”設計了幾個與讀者交流互動的板塊,如“閱讀評審團”欄目,征集讀者對於剛出版的新書“嘗鮮”評價,“霉土豆”欄目則專門收集讀者對於某本令他失望的書進行的毒舌吐槽,讀者在這個過程中有強烈的參與感,從而加深了與公眾號之間的情感聯系。
以實體書店為依托的“西西弗書店”公眾號經常推送各種作家見面會的資訊。3月是西西弗書店的女性主題月,整個3月裡,在全國各地的西西弗書店舉辦多場和女性議題相關的讀書活動,邀請女性知名作家與讀者交流,一起探討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會面臨的困境,分享女性的勇氣與成長。
擁有500萬粉絲的書籍推薦類公眾號“書單來了”定位於為大眾推薦好書新書,負責人邢曉英在談到公眾號的創建緣起時說:“我們發現,在豆瓣、知乎、百度上關於書的信息,90%是不知道該讀什麼書的人在求推薦,於是我們提出一個廣告語‘如果你不知道讀什麼書,就關注這個號’,非常切中用戶的需求點。”這一精准的定位讓公眾號在短時間內就吸引了眾多粉絲。為了增加用戶粘性,“書單來了”將他們的小編形象做成了一個可愛的卡通人物,取名“書單狗”。
邢曉英對本報表示,書單狗是一個正能量、生活化的形象,使讀者更願意時常打開公眾號的對話窗口,就像去找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樣。
讀者受益多多
閱讀類公眾號爭妍斗艷,讀者也從中得到了不同的收獲。
在北京生活的陳寧是一名文獻學專業的研究生,他訂閱了“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三聯書店三聯書情”等公眾號,此類公眾號時常發布最新的出版動態,對他的專業學習起到了幫助作用。在成都工作的王先生是一名讀書愛好者,他的微信裡關注了“書單來了”“博雅好書”等四五個做圖書推薦的公眾號,能夠第一時間獲得自己感興趣的新書上線的通知。
除了滿足自身的閱讀需求之外,讀者還能從閱讀類公眾號中收獲新知。孫吉是一個閱讀范圍非常廣泛的人,在閱讀公眾號時,一些名家的書評能引領他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這些專家學者寫的文章深入淺出,吸引我去思考他們所關注、而我從未思考過的一些問題,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孫吉這樣描述他對閱讀類公眾號的感受。
新體驗不隻來自手機上的閱讀,有的讀者還參與了由閱讀類公眾號舉辦的線下讀書活動,同樣收獲滿滿。
安徽讀者王女士從“單讀”公眾號上了解到一個主題為“困境”的線下圖書推介沙龍,活動邀請了科幻作家陳楸帆等4位主講。在活動中,主講人分享了克服人生困境的經歷。王女士談起參與此次讀書沙龍的感受:“對談雖然沒有辦法得到一個如何在困境中自處的普遍性結論,但是會鼓勵我持續閱讀,並思考如何破解困境,這是參加這個活動最大的收獲。”
越來越多的讀者在豐富多樣的閱讀類公眾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閱讀新天地。他們也期待,未來,更多的閱讀類公眾號能開拓更廣闊的讀書空間,為閱讀提供更多新體驗。(葉曉楠 秦 思 李坤晉 於林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