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長江文藝出版社原社長周百義:好書能讓出版人的生命延續

郝天韻
2019年05月13日13:1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周百義:好書能讓出版人的生命延續

出版社就是要出版能夠傳之后世的好書,這是一個出版人生命的延續。人會老,但如果你編了一本或一套好書,你的生命就會因書的存在而永葆青春。

“跨世紀文叢”,長江文藝出版社的鎮社之書。叢書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初,陸續推出7輯,先后收錄67位當代作家的作品,被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裡程碑。

1992年,一套“跨世紀文叢”橫空出世。

在那個港台作家的武俠言情作品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嚴肅文學走入低谷的年代,出版社與策劃人一次推出了格非、蘇童、余華、方方、池莉等文學新銳和先鋒派的作品12冊,可謂是一大壯舉。

結果一炮打響,第一輯銷售20多萬冊,一舉扭轉了中國文學圖書市場上以武俠言情作品為主的局面。這套書后來陸續推出7輯,先后收錄67位當代作家的作品,被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裡程碑。

回想起這套書的出版歷程,湖北省編輯學會會長、長江文藝出版社原社長周百義至今感慨萬千。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周百義表示,對他而言,他只是與同仁一起,做了一些出版人分內的工作:“出版社就是要出版能夠傳之后世的好書,這是一個出版人生命的延續。人會老,但如果你編了一本或一套好書,你的生命就會因書的存在而永葆青春。”

力推純文學

通過集資、貸款接續出版

“當時嚴肅文學的出版完全走入低谷,作為一家文藝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對此現象也感到十分焦慮,因此當策劃人彭想林與主編陳駿濤提出這套圖書的出版設想后,隨即得到了長江文藝出版社領導田中全、周季勝和該社《當代作家》編輯部陳輝平等青年編輯的大力支持。”周百義告訴記者,1992年立項之初,“跨世紀文叢”就秉持著純文學的原則,因為文叢最初的設計,除了作家作品,還有“文叢緣起”、作家創作年表、評論家的綜述,這就體現了它的文獻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於是,長江文藝出版社對於收錄作家作品的選擇標准嚴格制定了三點要求:一是必須要純文學的作品,不管年齡大小、名氣大小,均以作品質量為選擇的標准﹔二是無論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還是現代主義的先鋒作品,叢書兼收並蓄,充分體現文學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三是要盡量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選擇當時有影響的作家。

眾志成城,文叢第一輯不負眾望——首印6000冊,在當時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字。隨即,蘇童的《紅粉》連續加印,帶動了這一輯中其他作家作品的重印。“第一輯出版后,出乎人們的意料,它得到了圖書市場空前的響應,也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認可。主流媒體對它都給予了一致的肯定,認為純文學完全能夠為圖書市場所接納,純文學向圖書市場‘挺進’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周百義說道。

然而好事多磨,“跨世紀文叢”的出版並非一帆風順。1995年9月,當周百義來到長江文藝出版社任社長,准備接過前人接力棒繼續出版文叢第四輯時,社裡的反對聲音卻日益高漲,主要原因隻有一個——沒錢。

然而周百義頂著極大的經濟壓力,通過職工集資、向銀行貸款,決定繼續出版“跨世紀文叢”第四輯,理由隻有兩個:“首先,這套書是有文學價值的。其中的作家作品代表了當時的最新創作成果,不僅對讀者,對於從事文學研究的專家而言,這套書也具有史料價值。二是我覺得,一家文藝出版社,要重在培養文學新人,雖然不少作家都是剛剛走上文壇的青年,但他們代表了文學的希望,出版人有責任扶持他們,肯定他們的創造精神。”

嚴格遴選

鑄就新時期文學裡程碑

產生影響后,不少作家不請自來,要求加入其中。周百義告訴記者,文學界當時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如果沒有進入“跨世紀文叢”,說明其創作水准還沒有得到業內和專家認可。如張抗抗發表在原《中國圖書商報》上的一篇文章中就寫道:“自己若是不跨入‘跨世紀文叢’,一定是跨入那個文學新世紀的莫大遺憾。”

周百義介紹說,這套叢書主要收錄當代作家,特別是青年作家創作的最新成果。當初的設想是,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詩歌、紀實文學、文藝隨筆。后來在實施中,除了周濤一卷是散文,張賢亮的一卷因為他當時沒有新作,就選了他的評論隨筆外,其余均為中短篇小說。

於是,“跨世紀文叢”中收錄的既有以現實主義為主要表現手法的作家作品,還有很多在當時屬於先鋒主義的實驗性創作。無論是老作家王蒙的作品,還是新銳作家格非的作品,以及以后收錄的殘雪的作品,既體現了中國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的實驗與突破,也體現了當時中國出版的包容與開放。

由於“跨世紀文叢”堅持文學性作為選擇的第一標准,很多專家認為文叢起到了“沉澱經典”和“文化積累”的作用,是“為歷史留下當代人創造的文學財富”,是為“新時期文學作証”。許多專家和學者撰文稱贊“跨世紀文叢”的文學史價值。“從實際效果來看,26年前,蘇童和格非、余華、劉震雲等人都還是剛進入文壇的新人,今天他們已經成為中國文壇的翹楚,不能說20世紀90年代的‘跨世紀文叢’沒有起到些微的作用。”周百義說。

“放在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文學出版歷史上來看,這套書是文學界和出版界解放思想,勇於實踐,積極探索的體現,是文學創作繁榮發展的豐碩成果,與民國時期趙家璧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大系”的價值不相上下。”周百義感慨道,它起到了“沉澱文學經典與培養文學新人”的作用,稱得上新時期文學的見証者與裡程碑。

初心不改

欣喜文叢出版后繼有人

“‘跨世紀文叢’的出版經驗告訴我們,出版社要產生影響,必須打造品牌,而品牌圖書的出版,也可能是一本書,但更多是通過規模化、系列化的出版來實現。”周百義告訴記者,長江文藝出版社又相繼出版的“中國報告文學大系”“中國新詩庫”“九頭鳥長篇小說文庫”“中國文學作品年選”等系列圖書,都是從不同角度延續了“跨世紀文叢”的出版思路。“通過這些圖書的出版,不僅培養了作者,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編輯,他們從這些書的編輯出版中認識到編輯的價值與使命,從而實現了出版社的可持續發展。”周百義說。

2005年,周百義離開了長江文藝出版社到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任職,繼任社長劉學明、尹志勇等人延續這套書的出版思路,於2015年又編輯出版了“新世紀文學叢書”。在作者作品的選擇上,也基本遵循了“跨世紀文叢”的編輯思路。周百義告訴記者,文叢出版后繼有人,他很欣慰。“一個出版社一個圖書品牌的打造,在當前的出版體制下,需要一代代出版人的堅守,才能出現如日本岩波書店的‘岩波文庫’、美國蘭登書屋的‘企鵝叢書’、法國的‘子夜叢書’那樣延續幾代人的百年文學品牌。我很高興地看到我的這種觀點已經得到后來者的認可。”他說。

目前,周百義的主要工作,是主持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荊楚文庫》的編纂出版工作。據他介紹,這套書收錄湖北有史以來的重要人文社科類圖書,計劃收入1600冊左右,目前已經出版了200余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與‘跨世紀文叢’的出版一樣,是積累文化、傳承文明的一項有意義的工作。”周百義說。

採訪最后,周百義的一番話道出了他多年的編輯初心:“無論是擔任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還是湖北省編輯學會會長,我首先是一名編輯,並始終對自己從事的出版職業懷有敬畏之心。我們這個行業為整個社會貢獻的不僅是信息和知識,還有能夠滋潤人的靈魂的精神食糧。此生能夠獻給出版事業,並親手組織編輯一些能夠讓后人惦記的圖書,我已經很滿足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