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們的師父》:傳承文化基因感悟榜樣力量

2019年05月15日06:5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傳承文化基因感悟榜樣力量

  綜藝節目《我們的師父》。資料圖片

  近期,湖南衛視紀實性文化品格傳承節目《我們的師父》火熱播出。這檔節目,集合不同年齡階段、人生境遇和家庭角色的四位青年演員,通過與各行各業榜樣人物三天兩夜的短期相處,以師父的待人接物和言傳身教為鏡鑒,破解各自的生命困惑。節目以古老的中國式的師徒關系,努力追尋傳統文化的根脈與靈魂,回答新的時代命題,提點年輕一代要筑牢基於中華文化的從藝、立德、樹人之道。

  《我們的師父》以傳承文化基因,感悟榜樣力量為核心訴求,以真人秀的形式忠實記錄師徒相處的過程,依托師徒關系、同門關系和親情關系結構敘事脈絡,通過主客觀兩種視角,著重表現人物之間的性格碰撞和情感交流。從節目切入點來看,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要面對的困惑與迷茫,而這困惑與迷茫對於身處演藝圈的青年演員或許來得更甚。初為人父的於曉光面臨著事業和家庭的新階段﹔工作忙碌的大張偉時常囿於自己走過的演藝道路﹔從無名小輩到初露鋒芒的劉宇寧面臨著成名之后的不適應﹔剛剛出道的董思成正在尋找演藝生涯的突破口。這四位徒弟在各自人生的某個階段或許都會進退維谷、拿捏不定。這時候急需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為人生指點迷津。

  從某種意義上講,節目中的師父們既是點燈人,又是引路人,他們既點亮了徒弟們的心燈,又用智慧之光、品格之光和人性之光指引著前行的道路。作為節目的首位師父,從藝70余年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牛犇老師在輕鬆談笑間,道出自己拍戲時曾身受重傷的經歷。他告誡徒弟們:“人活著活著就老了,一定要做一點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在徒弟們看來,牛犇既是熠熠生輝的藝術家,又是一位樂觀、善良、朴素、真誠的普通老人。他與徒弟們之間的相處絲毫沒有距離感,甚至以“哥們兒”相稱。著名主持人倪萍老師在60歲時決定重新出發,去發現自己更多的潛力和無限的可能。她告訴徒弟們,“所有的苦難將照亮我們前行的路”,而“一個人的自信、一個人的氣質實際上都來自於讀書”。她讓徒弟們領悟到,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該保持初心,要有自己的價值堅守和信念追求。可以說,每一位師父都是一座精神富礦,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奮斗故事讓徒弟們深刻領悟到從藝、做人和處世之道。節目以相對流暢舒緩的節奏,讓徒弟們去冷靜觀察、細密體驗師父們的脾氣秉性和生活習慣,在三天兩夜的磨合相處中從陌生到熟悉,逐步拉近心理距離。

  節目努力縫合代際差異,打破圈層壁壘,把時下年輕人的行為方式、觀察視角引入節目當中,對接符合新時代傳播規律和新時代話語方式的創作理念。比如四位徒弟為牛犇老師精心打造了時尚造型,為倪萍老師的演講精心准備的暖場儀式等,引發了笑點、觸動了淚點,傳遞了溫暖的正能量,卻又在不經意間讓觀眾有所觸動和頓悟。此外,節目創新拍攝方式,使用手持雲台vlog的形式讓四位徒弟記錄視頻日志,用主觀視角觀察與師父共處時的點滴細節,並實時發布拍攝過程中的心靈感悟,讓節目的代入感和真實感更為強烈。同時節目在話題延展方面頗費心思,針對人口老齡化、代際差異、工匠精神等命題引發了受眾的廣泛討論。

  人生的道路很漫長,但是頓悟與清醒有時就在一剎那。《我們的師父》以小切口窺見大情懷,它試圖告訴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在浮華喧囂之中如何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筑夢未來。

   (作者:楊洪濤,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張德祥,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