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3期

中國傳媒經濟四十年高峰論壇暨第七屆中國傳媒經濟年會綜述

楊勇 李悅 李秋霖
2019年05月15日09:35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3期

2018年12月8日,中國傳媒經濟四十年高峰論壇暨第七屆中國傳媒經濟年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傳媒經濟理論與實踐創新”。本次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研究所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媒體學院、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四川大學傳媒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大學傳媒研究院協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單位的20多位嘉賓和領導出席了本次論壇。來自全國多所院校的專家、學者和碩博研究生等180多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一、繼往開來:傳媒經濟四十年的過去和未來

在12月18日上午的嘉賓致辭和主旨演講環節,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傳媒經濟四十年的發展歷程與成就、媒體融合、西方媒體的回歸與流變等議題發表了觀點。

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總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勇先生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廣播電視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四級辦台、四級混合覆蓋”和廣播電視宣傳改革、20世紀90年代有線電視衛星廣播電視開發應用和廣播電視全面數字化、21世紀初傳媒體制改革、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逐步興起等變革。目前,新媒體的興起,傳統媒體出現了生存危機,同時新媒體也在倒逼傳統媒體加速自身改造,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這將重構媒體格局。針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黃勇認為需要在機構調整、集中資源、調整人才結構等方面著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鴻鐸總結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傳媒經濟五方面的主要研究成就:(1)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傳媒經濟體系﹔(2)揭示了傳播媒介的基礎功能﹔(3)揭示了互聯網傳媒功能的源泉﹔(4)揭示了信息技術體系的本質是正常人體質結構的外化﹔(5)預測了傳媒經濟理論研究的未來走勢。周鴻鐸教授認為傳媒經濟學的結構體系主要包括傳媒基礎理論、傳媒二重性理論、傳媒規律理論、傳媒人文理論、傳媒發展路標理論、傳媒發展前瞻理論等內容。周鴻鐸教授認為,40年來傳媒經濟發展的主要路標有傳媒二重性、傳媒產業化、傳媒融合化、整體傳媒文化、大傳媒理念等五個方面的內容,並指出未來媒體的發展趨勢是主流化、智能化、融合化。

中國教育電視台副總編輯、《教育傳媒研究》雜志總編輯張志君認為,互聯網的發展給新聞傳播領域帶來了技術上的去中介化和去行政化、非專業的專業化、專業的非專業化等問題。他總結分析了傳媒經濟的黨性原則、人民性的思辨性、發展的高標准性、創新的可控性、增長的包容性、供給側改革、改革的堅定性、開放的安全性等內容。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昝廷全認為,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系統時代,傳媒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應該加以拓展,系統拓扑問題、信息傳播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物聯網等議題應該進入傳媒經濟學的研究視野。

《傳媒經濟藍皮書》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研究所所長卜彥芳教授攜研究團隊發表了《延續與變革:中國傳媒經濟研究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的主題報告。報告梳理了中國傳媒經濟學科研究的四十年歷程,並對2018年研究熱點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總結和展望。她指出,傳媒經濟學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1978—1992年為萌芽期,在研究上開始探討傳媒的經濟屬性,學科屬性仍未明晰﹔1992—2002年為初始期,研究逐漸活躍,獨立學科意識開始覺醒﹔2002—2012年為成型期,傳媒經濟學成為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趨向豐富化、多元化,研究框架不斷完善,逐漸形成體系﹔2012—2018年則是發展期,研究“三論”兼備,學科構建凸顯中國特色。另外,數據分析發現,2018年傳媒經濟研究的熱點包括媒體融合、智媒時代、版權治理、大數據、移動優先、耳朵經濟、算法倫理、知識服務、短視頻、感知體驗等十大關鍵詞。

二、學者視點:媒體融合,挑戰與機遇並存

在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兩個環節,來自學界和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媒體融合表達了各自的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楚新教授認為,在新媒體環境下,媒體的內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拓展,短視頻、網絡直播、互聯網經濟等新內容都可以進入傳媒的研究視野。他提出了媒體融合背景下媒體經營呈現出的三大趨勢:(1)轉變發展戰略,完善產業鏈條,打造傳媒集團﹔(2)探索跨界合作,搭建服務平台﹔(3)運營產業資本,逐利長尾市場。此外,黃楚新教授認為縣一級媒體發展狀況不容樂觀,中央級媒體在地方的落地也正在吞噬地方媒體的生存空間,地方政府需要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提高媒體的公信力。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支庭榮教授認為,媒體融合不僅是一種頂層設計,也是一種媒體的自我革命,需要來自基層的經驗做支撐。當前的媒體融合正處在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轉變,構建現代傳播體系的關鍵時期,需要深層次的體制改革。判斷媒體融合的尺度一是要看用戶規模是否擴大,是否產生了有持續影響力的新媒體產品﹔二是要看是否推動了傳媒業態的演化和新聞業務改革﹔三是要看對新聞宣傳和意識形態工作是否產生了正面影響。支庭榮教授認為媒體融合是一個建設現代傳播體系的過程,是國家發展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一部分,新型主流媒體是偏技術密集型的媒體,而不是資本密集型的媒體。新媒體最大的特征是資本和技術的復合,當前的媒體融合面臨著資金和技術短缺、版權保護不力等問題。目前的媒體融合出現了幾個標杆性的媒體產品,但盈利依然艱難,中央廚房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成為當下的行業熱點,推動媒體融合,需要在智能化、平台化、社交化、網格化等方面著手。

四川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朱天教授認為,傳統媒體是通過提高覆蓋率或接觸率來獲得相應市場收益的,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渠道過剩,優質內容和用戶資源都面臨著稀缺問題,傳統媒體的生存方式難以為繼。目前的媒體融合是在沒有理論支撐、沒有頂層設計、沒有成熟的市場模式的情況下的經驗主義的探索,缺乏“首”部的體制機制改革和“尾”部的用戶資源支撐,媒體的“中央廚房”建設還無法實現常態化的運營。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需要解決機制匹配、技術匱乏、產品創新、人才短缺、用戶缺失等問題,實現互聯互通。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媒體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漆亞林教授認為,在“后真相”時代,重歸高品質的內容生產,創新呈現方式是西方媒體重新找回媒體公信力的重要舉措。西方媒體試圖通過建設性新聞、凸顯權威信源、創新傳播語態等做法,重建受眾信任。此外,隨著智能媒體技術的普及和升級,媒介融合出現了新的業態。西方媒體和平台的合作也出現了降溫的趨勢,商業模式重構初見成效。如何進行媒介治理,糾正媒介技術中心主義導致的傳播失范,尋求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平衡,重構媒體價值,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蔡敏教授認為,新聞傳播學是“人學”,要避免技術崇拜。目前,媒體融合有局部的突破創新,但過程比較艱難,媒體融合在不同的層級表現出不同的問題,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要考慮如何為當地服務的問題,省、市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要考慮贏利問題。融媒體的建設要從組織變革、內容創新、平台構建、活動拓展等幾個方面著手,要充分發揮融媒體中心的關聯帶動作用。媒體的商業變現要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四個角度綜合考慮,尋求適當的商業模式。

三、業界透視:媒體融合的新進展和新模式

在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環節,來自學界和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媒體融合新進展·新模式”這一議題展開對話。

成都廣播電視台副台長陳海泉先生結合《成都商報》的媒體融合實踐,認為媒體融合應該掌握好戰略節奏,避免不必要的犧牲。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沖擊,《成都商報》重點打造了紅星新聞、每日經濟新聞、談資等三個新聞品牌,每個品牌各有側重,紅星新聞側重深度調查和評論,每日經濟新聞側重財經新聞,談資側重年輕人的輕鬆娛樂社交。陳海泉認為地方性紙媒在媒體融合過程中要深耕區域,專注剛需,並結合四川名醫、成都兒童團等實例,分享了項目化、資本化、公司化的新媒體內部創業經驗。

剛從業界轉任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賽事制作與轉播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李嶺濤教授認為,受眾的年輕化、廣告收入的斷崖式下跌、技術基因的短缺、新媒體的沖擊等因素疊加造成了電視媒體的困局。5G時代的到來是電視媒體的最后窗口期,5G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把電視媒體由單一功能轉化為復合功能、由單向傳播轉變為雙向傳播的工具,是電視媒體與受眾發生深層次關系的渠道。5G技術具有速率快、智能化、信號質量高等特點,會帶來外部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媒體界限的高度模糊、受眾需求的高度多元化、技術壓力的高度現實化等問題。5G技術能夠給用戶提供信息、娛樂、生活、體驗等全方位、多層次、貼身式服務,帶來生活即內容、關系零距離的體驗,電視媒體應該抓住5G技術,挖掘受眾需求,加強場景營造和關系構建,重塑家庭感這一電視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線副總經理、智庫中心主任單學剛分享了輿情產業發展的背景、內涵和歷程,並指出媒體、高校科研院所、技術類公司、公關咨詢公司、黨政輿情部門等五類機構構成了當下輿情研究的基本格局。單學剛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多數輿情熱點事件不再是單一的中心發散式傳播或一般性的串聯型傳播,而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新媒體與新媒體之間、顯性傳播和隱性圈層傳播之間交融互動,以最快速度實現最大范圍擴散,迅速釀成公共事件。個人無法實現全面深度感知海量信息和缺乏輿情研判經驗,輿論環境錯綜復雜,非專業機構輿論引導能力薄弱等因素疊加凸顯了專業輿情機構的價值。單學剛結合實例,分析了媒體開展輿情研究的優勢,並指出大數據在媒體融合過程中的作用,媒體用戶分析、傳播效果評估、新聞傳播產業鏈的重建、綜合研究利用等都需要大數據來支撐。單學剛認為媒體應該拓展數據利用,做黨管數據的開拓者和踐行者。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人力資源部副主任王浩潔結合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實踐,分享了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在平台建設、生產流程改造、平台對接、用戶數據處理、內容生產機制改造等方面的做法。他表示,目前的傳統媒體依然存在體制機制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束縛,時政類新聞節目導向明晰,要求提高黨的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但傳播手段不明,存在許多交叉地帶,需要全媒體來爭奪資源。非時政類節目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間。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今晚報》事業部出版視覺部主任王爽分享了海河傳媒中心的探索實踐。鑒於前期媒體融合各自為戰、資金短缺的局面,前不久,天津市將天津日報社、天津日報報業集團、今晚報社、今晚傳媒集團、天津廣播電視台等單位的職能進行整合,撤銷天津日報社、今晚報社、天津廣播電視台、天津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組建了天津市委直屬的事業單位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深度推進報紙、廣播、電視等不同媒體的融合。王爽認為各自為戰,利用原有媒體嫁接互聯網技術的融媒體實踐並不成功,融媒體建設需要推進組織變革、管理變革和機構轉型。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學術部主任張君昌先生認為,天津海河傳媒中心的改革是把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融為一體的嘗試,改革的力度空前,但效果有待實踐檢驗。媒體融合應該鼓勵創新,建立容錯機制。目前媒體融合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融媒體的建設過於激進,投入成本過高,效果不太明顯﹔二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缺乏資金,缺乏頂層設計和技術標准,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穩步推進,避免好高騖遠。

人民日報研究部編輯耿磊認為,媒體融合的下一步是邁向智能媒體,實現萬物互聯。智能媒體具有以下特征:技術邏輯和商業邏輯結合激發社會需求﹔智能媒體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貫穿新聞業務的採、編、發全流程﹔智能媒體能夠實現信息與用戶的高效精准匹配。智能媒體會帶來新聞價值判斷缺失、信息繭房、侵犯用戶隱私等倫理問題。未來,智能媒體的發展需要智能互聯,需要開放合作,更需要人去引領技術和人文價值的注入。

青島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融媒體報道記者楊大為結合青島廣播電視台的融媒體實踐,提出了融媒體建設面臨的問題。他認為,媒體融合要求記者具備復合型素養,但記者實際收入不高,這就挫傷了記者的工作積極性﹔廣播電視面臨海量網絡資源的競爭,短期內沒有向好趨勢﹔盈利能力變差,人均收入降低,人才流失嚴重﹔廣播電視的盈利模式難以復制到移動端。

圓桌對話環節結束以后,本次會議還進行了青年學者論壇、博士生論壇和研究生論壇等三個環節。與會的青年學者、博士生、碩士生圍繞智能媒體、媒體融合轉型、媒體新業態等議題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楊勇為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博士生﹔李悅、李秋霖為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8級碩士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