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亞洲 文明之光》主題紀錄片 演繹亞洲文明全家福

韓業庭
2019年05月16日07:0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演繹亞洲文明全家福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5月15日在北京開幕。大會開幕前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制作的主題紀錄片《亞洲 文明之光》開播。作品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視角,跨時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亞洲文明的演進脈絡,生動再現了亞洲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悠久燦爛、多元共生、交流互鑒的文明圖景,演繹了一幅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亞洲文明全家福。

  亞洲文明的畫卷徐徐展開

  東亞的農耕文明、北亞的游牧文明、西亞的商業文明、南亞的宗教文明攜手照亮了人類歷史的天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三個誕生於亞洲大陸。

  相比於以往的歷史人文類紀錄片,《亞洲 文明之光》最大的特點是宏大的世界性的視角。作品開篇從太空視角俯瞰地球,穿越中國長江黃河流域、印度恆河流域,西亞兩河流域,氣勢恢宏。

  主創團隊拍攝足跡涉及亞洲各地,讓亞洲47個國家和地區在節目中完整亮相,內容涵蓋從中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亞洲各國、各地區、各文明圈的歷史遺跡和文明創新,通過描繪巴基斯坦古城遺址摩亨佐·達羅、巴比倫空中花園、唐長安西市、日本繩紋時期古陶片等經典場景,對亞洲文明進行了一次全景式再現。

  “作品著重凸顯的理念是,每一種文明都是多彩的,每一種文明都是平等的。同時向觀眾闡釋,我們身處的亞洲文明如何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胡祥說,“這就需要一種高度凝練的歷史觀,於奔騰不息的亞洲文明大河中擷取最美的浪花。”

  紀錄片主題音樂以大管弦樂為基調,同時融入中國古代的塤和簫、亞洲共有的琵琶、古印度的薩羅達琴以及西亞、中亞、東南亞等地區的音樂元素,通過營造一場視聽絕倫、交相輝映的文明盛會,彰顯了亞洲文明的悠久燦爛、多姿多彩。

  交流互鑒的故事娓娓道來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亞洲 文明之光》記錄了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亞洲各國,在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的歷史裡,通過文明的多樣性,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運共同體的歷程。

  紀錄片展示了文明交流互鑒產生的奇妙效果:中國人在20000年前創作了陶片,古巴比倫人則在陶器上創造了釉技術,西亞的赫梯人掌握了1100攝氏度以上的爐溫技術后,最早的高溫陶器應運而生。后來,再由中國人解決原料、窯形、爐溫、上釉等關鍵技術,完成了從陶到瓷的過渡。“這就是文明對話的力量,也是文明前進的力量。”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說。

  亞洲國家文明交流互鑒的傳統在現代依然在延續。歷史上,日本吸收借鑒了中國文化,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刻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而中國近代以來,也虛心學習日本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為自身發展注入動力。“正是因為文明在交流中激蕩,在融匯中發展,才促進了各國文化生生不息。”俞虹說。

  《亞洲 文明之光》用娓娓道來的故事告訴人們,隻有不同文明內生發展,不斷推進本土傳承創新,世界文明多樣性才可能持續推進﹔而隻有形成命運共同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才能為全人類的共同繁榮發展,提供和平的國際環境和智慧保証,進而續寫人類文明的璀璨篇章。

  燦爛的亞洲文明生動展現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一些文明已在時光的洪流中湮滅斷代,那麼當代觀眾如何直觀地了解幾千年前燦爛的亞洲文明?《亞洲 文明之光》沒有單調地引用文獻資料,枯燥地展示博物館裡冷冰冰的展品,而是選擇用具體的文物古跡作為切入口,由此撥開文明豐富的內在肌理。

  比如,如何呈現古印度棉文化對世界服裝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主創從4世紀英國作家約翰·曼德維爾的一幅樹棉畫講起,一下子就講清楚了來龍去脈。如何講解楔形文字對文明起源的重要性?片中展示了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一塊泥板刻,上面刻著人類最早的一首表白情詩。如何讓觀眾了解西亞藝術的驚人成就?作品通過復原遠古的樂譜,讓觀眾聽到了5000年前的亞洲旋律。正如俞虹所言,拭去文物上的灰塵,讓它們近距離展現在觀眾面前,文物有了生命和情感,觀眾跟文明的距離也由此拉近。

  此外,《亞洲 文明之光》在表現手法上非常國際化,通過運用3D動畫技術讓文物“活起來”“動起來”,讓悠久的亞洲文明可感可看。比如,影片運用3D技術,讓浮雕上的人物動起來﹔復原了6500年前兩河流域的人工灌溉系統,展現了古人如何聰明地通過杠杆裝置和三角形的容器巧妙灌溉農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