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1期

人類智能VS人工智能

言 真
2019年05月17日17:49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人類智能VS人工智能

  近年來,很多媒體尤其是文字類媒體都會使用一些校對類軟件,以防止人工校對的不足,避免低級文字錯誤的發生。借用這種工具,差錯率可明顯降低,文字質量也能有所提高。

  使用工具,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大標志。從古至今,各種工具的創造和各種技術的發明,推動了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才有了我們如今便捷的生活。這種校對軟件有許多人力不能及的優勢。舉個簡單的例子,“自己”的“己”和“已經”的“已”,如此細微的區別,在海量文字中能看出來是不容易的。這個時候,校對軟件的作用和優勢就凸顯出來了。這兩個字有著固定的用法,不容易產生歧義,錯誤還是正確,軟件一目了然。

  有如此先進的工具而棄之不用,就像有了代步工具還依然堅持兩條腿走路,的確很健康,但效率很低。但是,有了工具,也不是就萬事大吉了,不意味著人類就可以躺著睡大覺。校對軟件隻能對一些相當基礎的字詞、成語等固定搭配做出正確判斷,可以說相當死板,不會變通,甚至於很多不該改的地方都提示是錯誤的。這時還得依賴編輯聰明的大腦來做判斷。當然,編輯流程中的三審三校制度,本就是為了防止疏漏的產生。錯字、別字是相當基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內容導向與立意,邏輯是否清晰,文句是否通順,如此等等。

  因此,工具如何用,好不好用,還得取決於人類聰明的大腦。軟件就像一個管家,給你提供了各種建議,至於是否採納,決定權在人。無論是集思廣益,還是求助於字典、互聯網,都是更好的選擇。

  人工智能的時代是必然要來臨的,我們沒有必要回避,也沒有必要恐懼。說到底,它就是一種機器學習,智不智能,還得人類說了算。所謂人工智能,就是根據數據建立的統計模型,這個模型可以對新的數據做出判斷。它的路徑是可預測的,它的結局也是可預測的。“人工智能”,說到底還得依賴“人類智能”。對於一個小小的校對軟件,我們的心態大可以更寬容一些,沒有必要奉為圭臬,更沒必要棄如敝屣。有錯則改之,無錯則加勉,最終決定權還在“人”自身。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