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逝世 曾獲范長江新聞獎

2019年05月21日08:07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艾豐(資料圖)

點擊閱讀《一個記者能走多遠?——艾豐評傳》

據《經濟日報》報道,《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於5月19日逝世,享年81歲。

艾豐是我國首屆“范長江新聞獎”獲得者,其專著《新聞採訪方法論》獲吳玉章獎。

公開資料顯示,艾豐出生於1938年4月15日,河北玉田人,原名艾寶元,筆名文牛。高級記者,教授。是中國名牌戰略最早倡導者之一,也是公認的名牌理論權威專家。

艾豐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81年畢業於社科院研究生院,1961年至1978年在北京廣播電台工作,歷任編輯、記者。1981年至1995年,艾豐任《人民日報》機動記者及經濟部主任、編委,高級記者,1996年至1999年任《經濟日報》總編輯。

艾豐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報告文學、散文集《思考的筆》,報告文學《背水之戰》,長篇報告文學《滄海·桑田·樂園》,格言集《艾豐隨感210條》,系列雜文《古今說》、《三做談》,專著《中介論》,電視專題片撰稿《世紀的挑戰》,主編《新聞文化研究》等。

做記者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責任感

艾豐1981年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后到人民日報工作,1991年獲得首屆“范長江新聞獎”時,任人民日報編委、經濟部主任,高級記者。

艾豐新聞作品的特點是:多選取重大題材、宏觀角度,在大量佔有資料的基礎上,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和帶有思辨色彩的語言,力求在分析問題的深度上見長。其新聞報道代表作有:《首鋼啟示錄》(1989年)、《現代化的覺悟》(1982年)、《已是山花爛漫時》(1984年)、《王守信貪污集團破獲始末》(1979年)、《水、讓我們重新認識你》(1982年)、《理一理思路》(1987年)、《一個日本朋友的忠告》(1990年)等。

艾豐在文章《最重要的是什麼》中強調,“年輕的同行常常問我:‘做記者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社會責任感。’”這是對一般新聞從業人員的要求,也是艾豐對自己的嚴格自律。

艾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山區呆過,那裡的農民過著非常缺水的生活,一盆水要用幾次,先洗臉,洗碗,再做豬食。平時他們不洗臉,干旱的時候甚至用樹葉把一滴一滴泉水引進水桶。然而回到城裡一看,人們對水的浪費太大,所以艾豐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收集資料,進行研究,反復思考,最后寫成了《水,讓我們重新認識你》一文。

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在當時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除過“水”這個話題人們敏感和沉重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驅使艾豐研究並報道了這個問題。在艾豐的作品中,這種浸透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新聞作品還有很多。正因為艾豐強烈“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感,才使得他在業內和廣大讀者心目中確立了自己位置。

作為學者型的記者,艾豐還極力提倡思考,他最忌諱的就是別人把記者稱為筆杆子,認為筆杆子就是沒頭沒腦的,別人怎麼說,自己就怎麼記,所以他把他的新聞作品集命名為《思考的筆》,希望大家要做也做一支“思考的筆”。

一個記者能走多遠?

2007年,《一個記者能走多遠?——艾豐評傳》出版,人民網傳媒頻道2008年對該書進行獨家連載(點擊閱讀書籍內容)。這本書的出版,在當時也起業界許多人的關注,中宣部原常務副部長徐惟誠稱其為“創造性的記者生涯,”人民日報原總編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敬宜則稱:“‘想總理想的事情’,敢於這樣‘夫子自道’,而且能夠真正這樣去實踐的可能隻有艾豐。”

曾有記者問艾豐,“作為記者,您走了多遠?”艾豐回答說,“走多遠?應該是行百裡走五十。也就是我認為自己隻走了目標的一半。做學問是學者不是大師﹔知名度也只是半拉子﹔留下成果也留下遺憾﹔在新聞界應該是在第一陣營的末尾或是第二陣營的排頭,當然要說經濟報道肯定是第一陣營的。在記者生涯中比較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我不謙虛,我追求實事求是。我認為實事求是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特別是對自己實事求是最難。

做一名好記者應具備三個素質

2018年記者節之際,《傳媒茶話會》曾對話艾豐,暢談自己眼中的好記者是怎樣的,艾豐認為,做一名好記者應該具備三個素質:第一,社會責任感。記者要有很強的責任感,要覺得這個事就是我的事,這樣你才能有動力去努力工作,然后你才能找到你應該關注的點,寫出對社會有推動作用的報道。

第二,要研究問題。記者不光是要報道事實,還要研究事實的來龍去脈、發展的原因、發展的要害,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報道這個問題。記者就兩個任務,一個是報道,一個是解釋。報道就是發生了什麼,解釋就是為什麼發生。

第三,社會活動能力。記者報道的問題都是社會問題,研究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社會的問題,關上門研究不出來。所以記者必須有社會活動能力,從社會上發現問題,從社會各界那裡獲得問題的答案。沒有一個好的社會能力,這些事情永遠做不到,做不好。

艾豐說,在新媒體時代,記者保持以上三個素質最不容易的一點在於容易受到浮躁的干擾,浮躁的風氣,浮躁的作風,浮躁的思維。

自認為是個勤奮的學生而問心無愧

2017年4月15日,親朋好友按過九不過十的習俗為艾豐慶祝八十大壽,艾豐在《學習時報》撰文《八十感懷》,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

他在文中寫道:“更可以自詡的是:八十載學生定位始終不變,學用之道一直遵循。在學校學以備用。小學是本校跳級生,中學是全市三好生,考大學四百挑一,考研究生全國狀元。到社會,為用而學。幾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不知偷懶,無論順逆,從不懈怠,為解社會課題,交出一份又一份答卷。領域:立足新聞和哲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無不涉獵。形式:兼顧深入和淺出,報道、文章、書籍、講演,無不運用。數量:20部著作,諸多篇文章,總量超過500萬字。質量:有的進入中央決策,有的成為高校教材,有的成為傳誦名篇,有的成為學習樣板。獲三項最高獎:范長江獎、吳玉章獎、質量工作卓越領導者。被譽為著名記者,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艾品牌、影響中國改革進程的人。由此,自認為是個勤奮的學生而問心無愧。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