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14位電影人展開對話 用電影語言展現亞洲之美

李婧璇 王坤寧
2019年05月22日13:1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14位電影人展開對話——用電影語言展現亞洲之美

“電影大師對話”上,14位電影人討論電影所助推的文明的進步和發展。資料圖片

亞洲電影要如何發展?如何通過電影發揮亞洲文明的影響力?亞洲電影文明如何創新與傳承?5月16日,作為亞洲影視周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大師對話”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中國導演陳凱歌、日本導演山田洋次、印度電影人阿米爾·汗等14位電影人,從文明的維度觀察電影,討論電影所助推的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大家一致認為,作為21世紀文明的代表性體現,電影在世界文化的交流當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希望亞洲電影文化能夠更好地發展,走向世界。

依托時代力量

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變化……這些都在一部部電影中有跡可循、有蹤可循。電影人通過一部部電影在記錄人間百態的同時,也蘊含著自己對於社會、國家發展的觀察和思考。

“中國今天成了一個可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作為國家變化的親歷者,我常問自己,是什麼力量使得這個國家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想了很久,我覺得是四個字——文化精神。”在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陳凱歌看來,這種變化也折射在中國電影及其產業發展方面,“所以當我們談到在中國怎樣去看待電影的發展,怎樣去看待本國文化特質時,不得不提時代的力量。”

陳凱歌以自己從影40年的經驗講述了“文化精神”對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影響。同時,他還通過愚公移山、玄奘取經的故事以及拍攝電影《黃土地》的經歷,概括了他所理解的中國文化精髓:堅韌、豪雄。

印度演員、導演、制片人阿米爾·汗,因《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電影在中國具有強大的票房號召力。在他看來,電影是講述故事的最好方法,“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我非常期待未來這些古老的文化、故事,甚至講述故事的手法都能夠被重述,使這些故事變成鮮活的現實。”

與中國電影演員孫紅雷有過合作並成為朋友的俄羅斯導演謝爾蓋·波德羅夫認為,亞洲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很多傳奇的寶庫,“我喜歡這裡,也拍攝過很多有關亞洲的作品”。他表示,亞洲各國影人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合作,努力用電影表達真正的情感,創造無限可能。

泰國著名導演普拉奇亞·平克堯曾用《拳霸》征服了一眾動作片影迷,中國、日本、印度的影片對他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他認為,信息技術的發達讓亞洲各國距離越來越近,也讓人民看到亞洲的文化力量。這次的活動,讓他對亞洲電影的未來充滿信心。

達成彼此共識

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所秉持的觀念以及發展理念也不盡相同。如何依托電影交流這種文化載體和溝通形式,達成彼此間的理念共識,在電影人之間已有實踐和思考。

曾執導電影《入殮師》並拿下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分享了其在中國拍攝電影的經歷,“中國和日本的語言截然不同,我們的腳本制作方式,以及對腳本的解讀也不相同,這讓我們曾經產生了很激烈的爭論。”瀧田洋二郎表示,正是在這種激烈的爭論和碰撞中,彼此之間才收獲了很多共同的認識。

在瀧田洋二郎看來,電影人所拍攝的作品要有獨創性,更要有共情之處,才能讓觀眾感動。瀧田洋二郎從小就非常喜歡小津安二郎導演的電影作品,“我是看著他的作品長大的,尤其喜歡《東京物語》。我很期待跟各位亞洲同行大師合作,一起拍攝一部亞洲的《東京物語》。”

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依據自身經驗表示,電影語言不是用攝影機拍出美麗的圖片,最難的是讓外國觀眾理解本國深度文化,而這種深度文化是關乎一個國家的內心世界與精神世界的。他強調,亞洲電影如何運用獨特的、精確的電影語言,來表達真正的亞洲文化精神,是亞洲電影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俄羅斯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一直在爭論發展道路問題。”俄羅斯知名導演費多爾·邦達爾丘克表示,自己如今在中國古老的太廟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雖然各不相同,但可以和諧相處。

這引起了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共鳴。他認為,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對話顯得尤為重要。在他看來,沒有任何藝術比電影更適合講述一個國家的文化,“電影就是連接不同民族的橋梁,可以增進不同國家人民的友誼”。

維護文化多樣性

依托電影進行文明交流互鑒的同時,如何通過電影實踐維護文化的多樣性,也成為此次參與論壇的電影人們的關注重點。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表示,電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大部分人是通過電影、電視了解世界。在他看來,在全世界,亞洲的文化傳承都是很重要的,不光要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更要推動亞洲電影走向世界。

“在演員的工作中,要接受新事物與感知新世界,創作不能丟掉生活。歸根到底,導演、演員都不能丟掉最原始的生活元素。”演員章子怡以自己從影20年的經歷,對維護文化多樣性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她看來,演員要把視野放得更寬一些,才能更精准地去塑造角色,去傳述電影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這是維護文化特殊性的關鍵。

“作為電影人,最期待的就是能用電影進行文化交流。”新加坡唯一獲得總統勛章的導演梁志強,對於亞洲電影人如何通過電影推動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出了具體實踐方案,即用合拍的方式完成一部作品,然后在各個國家上映,讓各國人民在一部電影中,同時看到自己國家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故事。

哈薩克斯坦新銳導演埃米爾·拜扎辛首部劇情長片作品便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在他看來,在當今多元發展的世界,依托電影進行文明交流互鑒是時代的要求。但他同時強調,作為電影藝術家不應該忘記傳統文化,不應該拋棄人文主義,應該思考如何讓電影成為人文的縮影,向世界展示不同的文化。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