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三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 增強"四力"出佳作

杜羽
2019年06月06日07:0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增強“四力”出佳作

  部分期刊封面。資料圖片

  當下,各種各樣的資訊鋪天蓋地,花樣翻新的內容層出不窮,面對一篇又一篇“10萬+”文章,無論是讀者還是業界人士,都不免追問:點擊量高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嗎?什麼樣的文章才可以稱得上好文章?近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導,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編輯學會聯合組織開展的第三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入選文章揭曉,為人們展示了一批值得參考借鑒的好文章。

  這些入選文章,有的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的准確解讀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扎實宣傳黨和國家重大工作,有的中肯反映基層問題,有的生動反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的積極運用黨史國史激發愛國情懷。雖然內容不同,形式各異,但無不是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佳作,反映了期刊人在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上的努力與收獲。

  好文章既要有理論價值,又要有現實意義

  很多媒體人有這樣的判斷:雖然現在傳播手段多種多樣,但好文章是稀缺的。

  好文章從哪裡來?在《人民論壇》雜志社總編輯賈立政看來,主題宣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聞富礦、思想富礦。

  “隻有做好主題宣傳,才是合格的主流媒體,才能稱得上是主流媒體,也才能成為主流媒體。”賈立政說,要提高主題宣傳的大眾性、針對性、有效性,就不能不深化對新聞傳播規律的認識,深入研究和把握人們深度閱讀的根本需求,捕捉那些中央關心、公眾關注的選題,系統闡釋、深入回答那些難點重點、焦點熱點問題——好文章既要有理論價值,又要有現實意義。

  2018年年初,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甫一公布,《中國發展觀察》雜志就約請來自相關部委、智庫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對這個文件進行全景式、立體化解讀,及時刊發《中央一號文件解讀——鄉村振興戰略》系列文章。

  2018年5月,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南風窗》推出《馬克思的初心》組文,在注重國際視野、理論深度的同時,無論是記者採寫的稿件,還是專家撰寫的文章,都很接地氣——“馬克思其實很可愛”“馬克思可不是天生‘大胡子老頭’,和所有人一樣,他也年輕過”,這些活潑的文字,讓馬克思變得更親切、更真實,與當代中國讀者的距離更近了。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論壇》推出了《改革開放的政治邏輯》《改革開放的理論邏輯》《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改革開放的文化邏輯》等系列專題策劃,通過深入的互動調查,形成智庫報告,把嚴肅重大的理論問題與讀者關注的現實問題結合起來,使理論宣傳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同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系列文章,《中學生天地》雜志刊發的《青春史——四十年來那些年輕人的愛與夢》,約請作家麥家、漫畫家慕容引刀、導演陳碩等出生於不同年代、來自不同領域的名家回望他們的青春歲月,讓中學生讀者通過具體的、有感染力的、有力量的青春故事,感受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改變。

  …………

  仔細翻看這些“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入選文章,無不印証了《黨的文獻》雜志主編李琦的感受:“主題宣傳既要在選題上開拓創新,又要在實際操作上穩妥周全。唯有如此,才能踏石留印,行穩致遠。”

  堅持把問題當選題,把選題當課題

  丈夫身著海軍軍裝,妻子一襲潔白的婚紗,兩人依偎在一起,眺望遠方,他們的身后,大海澎湃依舊……2018年8月,海口艦一名普通士兵的婚紗照登上了《軍嫂》雜志的封面。此期雜志刊發的《時代楷模海口艦》專題報道,入選第三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文章,講述的正是基層官兵的感人故事。

  “海口艦是2018年全國全軍重大典型,相關媒體開展了連續大規模、多角度的宣傳報道。《軍嫂》剛滿10年,沒有老牌媒體的深厚積累,我們又是月刊,沒有時效性的優勢,如何才能‘突出重圍’?”在選題策劃之初,《軍嫂》雜志社總編輯(時任執行總編)彭清雯就認准了一個目標:圍繞雜志自身的特色、定位和風格,策劃、組稿、採寫、編輯都要做得扎扎實實。

  2018年7月,彭清雯帶領一名記者奔赴海口艦駐地採訪,眼前的一幕幕,讓她們久久難忘:懂事了的男孩,興奮地纏著“罕見”的父親﹔仍需抱在懷裡的小姑娘,被陌生的爸爸嚇得不停抽泣﹔結婚不久的小情侶,一直悄悄地牽著手,舍不得鬆開﹔聚少離多的老夫老妻,仍像在熱戀,你給我夾菜、我給你打傘……

  “我們主張帶著真情講故事,用真實的細節說話,讓更多平凡卻不平淡的軍人、軍人家庭走到讀者面前——避免‘高大全’,摒棄‘通體閃光’,力求真實可信、有血有肉。”彭清雯說,在採訪的過程中,專題報道的組稿構架漸漸成型——有綜述、有特寫、有軍嫂的講述,也有各界人士的點評、分析,最終,《軍嫂》通過共24篇文章及封面、封底、《卷首語》欄目等相互配合,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報道,把真實感人的海口艦故事呈現在讀者面前。

  對於有著30多年辦刊歷史的黨史雜志《黨的文獻》來說,也曾經面臨“突出重圍”的挑戰。

  “《黨的文獻》雜志在剛創刊后的一段時期,我們的品牌內容是什麼呢?就是挖掘、整理、公布黨史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歷史文獻,並配發文獻解讀、考証文章。但是,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來,黨史部門出版了眾多大部頭的文獻集、傳記、年譜等,挖掘和公布的重頭歷史文獻,可以說已經太多太多了,留給我們一個小小期刊的首發文獻的空間,確實是非常非常小了。”李琦打了一個比方,就像資源型城市可以靠金光燦燦的優質資源吃飯,但資源終究會有枯竭的一天,黨史類期刊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歷了一段黃金時期后,也終於遇到單靠歷史資源吃老本難以為繼的難題。

  從注重新史料的挖掘到注重已公布文獻史料的考訂、研究、闡釋,從注重歷史文獻到兼顧歷史文獻、現實文獻,甚至更關注現實文獻,《黨的文獻》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轉型之路。黨的十八大后,跟上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的腳步,做好黨的重要現實文獻的解讀闡釋宣傳,更是越來越成為這家雜志明確的辦刊宗旨和使命。入選第三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文章的《學習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組文),可以說就是這個宗旨的一個鮮明體現。

  “近年來,《中國發展觀察》特別重視做好調研性報道,從選題策劃、隊伍建設、業績考核等各個方面向調研性報道傾斜。”對於雜志的變化,《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副總編輯車海剛這樣總結。

  “《人民論壇》堅持打造研究型採編團隊,堅持把問題當選題、把選題當課題,努力使重大選題有核心思想、有基本觀點,真正具有穿透性、說服力,從而使融合發展有了更清晰高遠的目標方向。”這是賈立政的經驗。

  “我們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寫作者,我們用文字守護良知、理性、責任。我們相信內容的價值,相信原創優質內容能夠創造好的市場回報。”在一次校園招聘中,《南風窗》雜志社總編輯李桂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面對日新月異的媒體環境,期刊人思考著、探索著、實踐著。好文章,是他們的共同方向。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