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少年派》領跑,還有一波教育劇集在路上

張楠
2019年06月12日15:32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考季,影視劇聚焦“高考焦慮”

高考剛結束,聚焦高中生活的電視劇《少年派》在湖南衛視熱播,閆妮、張嘉譯、趙今麥等用一種溫馨風趣的方式講述了四個風格迥異的家庭共同應對“高考”的故事,應景的話題和犀利的金句引發不少共鳴。昨日,揚子晚報記者採訪閆妮等主創,聊聊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高考焦慮扑面而來,

中國式家長引發反思

該劇主要講述林大為(張嘉譯飾)和王勝男(閆妮飾)本是一對互懟不斷的歡喜冤家,隨著鬼馬伶俐但成績堪憂的女兒林妙妙(趙今麥飾)升入重點高中,三口之家正式開啟高考“備戰”狀態。同時,林妙妙在學校裡的三個好朋友,學霸錢三一(郭俊辰飾)、樂天派江天昊(姜冠南飾)、校花鄧小琪(王玉雯飾)也和各自的家庭之間產生碰撞。

閆妮飾演的王勝男是典型的“虎媽”,剛將孩子送入高中的大門,就開始了高考倒計時。“高考倒計時從現在開始,僅剩一千零十天。”此外,中考狀元也十足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中考狀元也在這個班裡,哪怕不能得道升天,還不能沾點仙氣嗎?”

瘦身后“少女感”十足的閆妮並不排斥媽媽角色,2018年她還和女兒鄒元清在電影《我是你媽》中飾演母女,上演一場“虎媽”大戰“叛逆女兒”的溫馨故事。而源於生活的細膩情感也促使她塑造了王勝男這個“接地氣”的角色,跟劇中00后演員們建立起感情。

閆妮認為,高考焦慮大家都有,“我女兒參加高考那時候,我也很緊張。”盡管現實很殘酷,但家長和孩子也很無奈。“高考有很殘酷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在這個環境裡,你就要適應這個環境。這也是我跟我女兒說的一句話,我把這句話也用在這個戲裡面了。”

“我媽是工人,她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給孩子很多壓力。所以當我面對我女兒的時候,我就不想給她什麼壓力。”她也表示,“王勝男咄咄逼人的那種感覺,跟我不太像,我也不認可。”但不給她壓力就一定是好的嗎?“也未必,愛可能有很多種,在這部劇中,王勝男愛孩子的方式就比較類似於中國式家長。”

閆妮透露,之前跟張嘉譯合作《一仆二主》時,兩人還有一些較真和磨合的地方,到了這部戲,很多地方都很默契,“當時世界杯,我們還一起看球,特別歡樂。”但說到孩子的話題,閆妮笑說,“估計都是陝西人,對孩子還真有一點溺愛。”

加速成長的“青春期”

VS步入焦慮的“更年期”

劇集深入家庭與校園兩大日常環境,真實剖析兩個群體“煩惱”。當加速成長的“青春期”遇上步入焦慮的“更年期”,在全國共赴高考熱潮的當下,《少年派》以社會家庭群像為鏡,深層次探究當下高考家庭背后隱含的成長陣痛、社會焦慮、親情隔閡等多重問題。

劇中潛力黑馬花旦趙今麥、人氣小生郭俊辰、實力演員姜冠南、王玉雯組成“00”后超青春陣容。林妙妙在爸媽的陪伴下走進了精英中學,正式成為重點高中實驗班的一名學生,同時更是擺脫了家中“佛系老爸”和“控制欲極強老媽”的雙人看管,成為了一名時常插科打諢,不斷想要放飛自我的高中新生。有意思的是,林妙妙的考學目標是“南大中文系”。

飾演林妙妙的趙今麥正在讀高二,她上一個角色是電影《流浪地球》裡的韓朵朵。她告訴記者,“韓朵朵和林妙妙的契合點很少,所以演起來難度有一點大。林妙妙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太活潑了。以至於我會覺得太有一點‘小魔頭’、‘小瘋子’的感覺。包括我家人、我姥姥在看這部劇的時候就說,‘這小孩兒太鬧了。’哎呀,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包容她。”

劇中林妙妙和控制欲極強的媽媽的日常相處,令不少網友感覺,“這就是親媽既視感”。王勝男的“望女石”陪讀媽媽形象,和當下許多全身心投入在孩子身上的家長的心態十分相符。王勝男堅持“霸道”管束女兒林妙妙:每兩天定時電話報備,打飯要葷素搭配,每日按時如廁,宿便有毒!甚至妙妙痛經這件事也讓媽媽擔心到給學校打電話,叮囑她不要吃生冷,導致全班同學都知道了妙妙的“生理期”尷尬。另外,叮囑妙妙一定要“穿秋褲”,妙妙說“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也引發不少共鳴。

親媽操心模式的背后是對中國式家長的縮影呈現,林大為與王勝男夫婦的互懟日常,也展露中年婚姻普遍陷入“保鮮”困局的社會現象。閆妮也透露,后面還有很多人生無常的劇情,會給觀眾帶來一些人生感悟。

“厚重的劉海能讓你看到前途麼”、“學習要自動、自發、自覺”、“你們的生活都還沒有過明白,為什麼把我給生出來”、“與其說是我們陪你,不如說是讓你多陪陪我們”……編劇六六犀利的台詞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多說 1 句

影視劇“盯上”教育各領域

聚焦教育話題的國產劇一直備受關注,比如聚焦留學生的教育和家庭生活的《陪讀媽媽》,聚焦小學時期的孩子教育和學區房問題的《虎媽貓爸》,而爆款《小別離》則是聚焦初中生孩子的教育和出國留學問題。與《少年派》關注高考家庭的視角相同,聚焦三個高考家庭的教育題材劇集《小歡喜》也將接踵而至。《小別離》中黃磊和海清組成的“師徒”CP也將在《小歡喜》中延續。

教育題材為何逐漸受關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這類劇集善於抓住社會痛點的特征,有了痛點便更能夠引起共鳴,前幾年火爆熒屏的教育題材劇集沿用的都是這個路線。小到幼兒園升小學,大到海外留學,話題已經逐漸細分到教育領域的各個階段和層面,內容也越來越垂直。

但教育劇集能否引發共鳴,與是否接地氣密切相關。追劇過程中,許多觀眾會對號入座。我們的校服沒有這樣的吧?這劇情會不會太夸張了?在教育題材這類現實劇集的創作之中,由於題材植根於現實,避免套路化、追求真實性才是避免這類劇集成為“懸浮劇”的關鍵。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