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虛擬世界兩性刀光劍影 捧女人何必踩男人

楊杰
2019年06月12日07:2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捧女人何必踩男人

  如果隻在網上生活,你會感到虛擬世界裡的兩性已經刀光劍影、水火不容地打起來了。男人吐一口唾沫,再補上一刀,撇下一句“田園女拳”﹔女人反手一記勾拳,再跺上兩腳,大罵一聲“直男癌”。

  他們互相攻擊、嘲諷,舉著性別大旗在評論區裡沖鋒陷陣。因為歷史文化因素,男性對女性的攻擊最先廣泛傳播。

  這幾年,女性對男性的指責也迎頭趕上。女性被家暴,評論過萬喊打喊殺,女星家暴男人,就搖身一變成新時代的婦女先鋒。

  唇槍舌劍、殺氣騰騰,人們罵得不過癮還要問候家人。好像女性的遭遇全都要怪男性,一件原本與性別無關的事件也隻剩男女站隊,如果你不加入自己性別的陣營,你就是白眼狼,我才是為所有同胞奮斗的戰士。

  其實,喜歡說“你們男性不好好反思下為什麼會這麼招罵”與常常評論“女性為什麼不反思自己是不是穿太少”的人一樣,都透著同樣的傲慢與偏見。

  一個女性走在大街上無端被人殺害了,應該指責的是變態的“惡”,而不是關注凶手的性別。就像當初滴滴司機殺人案,人們反思的應該是公司的安全措施保障,而不是跳起腳來罵司機是個“該死的男性”。

  我們對某個社會熱點事件發聲,希望改變,是因為我們希望維護公平正義,而不是因為受害者是男性或是女性。社會問題不是因為男女而一刀裂開,男性受迫害就拍手稱快,女性受歧視就罪有應得都是簡單粗暴的性別二元對立。

  不可否認,從歷史觀察和現實狀況來看,從古至今,從農村到城市,從農場到職場,都存在女性權益缺乏保障的情況。棄嬰、家暴、強奸、就業歧視等現象依舊存在。但是這些現象的普遍程度不應被夸大,更不應該成為兩性相互攻訐的理由。

  據說上海的女性地位比較高,男性在家做飯做家務也是習以為常,在有男權傳統的國內實屬少見。曾有個說法未經考証,說上海開埠之初,建了許多輕工業的紡織廠,招收大批女工。姑娘太太們因此獲得經濟地位,男性在家裡當起家庭煮夫。

  按理說,要提高女性權益,最該發展生產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所有的人都會受益。如果女性的利益受損,應該視為“公民的權益受損”,誰導致了這個問題就該追究誰,而不是要整個男性群體背鍋。

  受害者首先是人,他是男人或是女人也許沒那麼重要,無論是何種性別,人的基本權利都要被尊重和珍視。失去公允的正義、權利、自由和保護,最終,每個人都會成為受害者。遭受侵害的人,需要法律為他/她伸張正義,而我們有監督的權利,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義務。

  世界上隻有兩種生理性別,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他們在一生之中肯定要與異性打交道,任何一方對另一方的偏見都不會讓這個社會更美好。把原本並非性別對立因素導致的問題,都簡單歸結為男女對立,煽動仇視異性,挑撥內部社會互相沖突敵視,到底誰會獲益呢?

  也許營銷號能獲得流量,煽動情緒最易獲得關注,再輕鬆將流量變現。也許鼓吹“女人值得更奢侈的包包”或“不給你買口紅的男人不是真的愛你”等所謂“女權”的口號正中了消費主義的下懷,商家樂見其成。

  而且,在兩性你爭我奪的攻擊中,真正的矛盾似乎被掩蓋和轉移了。我們還面臨很多實實在在的問題,底層的男女卻被情緒操縱,互潑臟水。在攻擊另一個性別之前,請先想想如何獲得共通的幸福和平靜。

  影視劇裡有個經典的劇情:學校裡來了流氓,男生保護女生,女生協助男生,同仇敵愾趕走惡勢力,這才是男女相處的正確姿勢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