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報道正青春
來源:《青年記者》2018年11月下
傳統節日的歷史往往可以上溯至遠古時期,先民創造出絢爛多姿的節日文化,卻因為時過境遷也許在當代失去了生命力,成為古書中的記憶或者博物館裡的藏品。相比之下,新聞報道的歷史就太年輕了,記者喜歡追逐新鮮的人和事,如何讓傳統節日活起來,就成為一個可討論的話題。
我供職於中國青年報社,作為文化記者,長期從事傳統節日報道。這其中有幾對矛盾是我一直需要處理的問題:傳統與當代,歷史與青年,紙媒與融媒。以近期的實踐為例,就此發表一些來自一線的觀察與思考。
關注傳統節日對當代青年的價值
作為記者,我在採寫傳統節日報道時,出發點是傳統,必然要涉及節日的來歷、演變,以及相關傳統民俗,但落腳點須是當代、青年,以及節日的當代價值,這是由中國青年報社的媒體屬性決定的——推動社會進步,服務青年成長。
在《月亮不過是星球,我們為什麼要過中秋》一文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命題:當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廣寒宮、沒有桂花樹,也沒有玉兔,只是一個荒蕪的空間,為什麼我們還是要過中秋?這個困惑其實是很多傳統節日共有的時代之惑。節日誕生之初,是與那個時代的物質生產、社會關系等密切相關的,比如月亮崇拜之於中秋節,龍圖騰祭祀之於端午節,豐收祭天之於重陽節,等等。但情隨事遷,很多傳統節日的生發土壤已經消失,或者發生變化,這也是近十幾年來,消費主義的“洋節”更得到年輕人青睞的原因之一。
劉魁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十分詩意:“當人類越來越了解外界與自身,依然需要幻想性的藝術創造。盡管我們已經知道月球不過是一個星體,但還是要保留這個美好的傳說。尤其對孩子來說,剛剛認識月亮的時候,應該聽到這樣的故事,整個人類也需要保持這樣的童心,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智慧,也是我們幸福感的來源。”如果將這個回答映照於新聞報道,我們要尋求的即為傳統節日對當代青年的價值。
在重陽節期間,我採寫了10月16日頭版報道《敬老豈止在重陽》。敬老並非人類固有的行為,而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在東亞一些國家普遍存在“棄老”傳說,表明在一定歷史時期,人們對於老人的態度和行為並非尊敬。
中國人在歷史上選擇了敬老,一方面是農耕社會經驗傳遞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宗法社會家族凝聚的需要。那我們在報道時,需要突出的是重陽節對當代青年的功能所在——老人特殊的文化價值和為人處世的經驗能為年輕人提供人生智慧,而且青年群體對老年人的態度,體現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同樣的思路也體現在10月17日頭版評論《讓老年人更好融入現代社會》中,作者呼吁,別讓老人在時代潮流方向上掉隊,尤其是對青年提出了要求:互聯網產品降低對老年人的技術門檻,公共設施考慮老年人的習慣,社會心態對老年人思維有更多寬容……畢竟,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輕人的明天。
有歷史厚度,有思想深度,對傳統節日的報道還應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
10月17日整版專題“幫我們的爸爸媽媽退休”中,以副刊的操作方式,講述了5個不同職業背景的年輕人,用自己方式幫助父母面對退休后從生活到心理上的諸多挑戰,文筆生動,故事典型,讓讀者觀文自照,仿佛看到另一個自己。
10月18日“青年調查”版頭條報道《保健用品和日用品是最受歡迎的重陽節禮物》,通過對2000名受訪者的調查,為廣大青年出謀劃策——重陽節送什麼。調查結果顯示,最受歡迎的禮物是保健品(49.2%)和日用品(48.3%),而最多的建議是鼓勵年輕人多抽空陪陪父母、注重對老人的精神慰藉(71.8%)。這樣的報道除了新聞價值,兼具服務性,在傳統節日期間成為青年的行動指南。
部門融合,全媒體融合,傳統媒體的不傳統報道
《中國青年報》是一張報紙,但中國青年報社顯然已經不僅僅是一張紙,客戶端、微信矩陣、微博、網站,甚至包括抖音,一家67年歷史的媒體相信,讀者的目光到哪裡,我們的新聞就要出現在哪裡。麥克盧漢說過,“媒介即訊息”,不同的載體意味著不同的生產方式,紙媒向新媒體整體融合轉型的腳步,在近期的傳統節日報道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一方面,打破部門界限,以工作組為單位進行內容生產。各部門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最終殊途同歸,挖掘出傳統節日異常多元的新聞價值。
中秋節期間,報社文化中心和中青在線組成融媒工作組,負責“我們的節日?中秋”專題,在報紙端(《中國青年報》)、PC端(中青在線)和移動端(中國青年報APP、微信、微博等)等三端組織、制作、發布、推廣。
9月18日,報紙要聞版開設“我們的節日?中秋”專欄,同時,中青在線網站首屏置頂開設“我們的節日?中秋”專題區,中國青年報APP開設“月滿中華 情濃中秋”專題﹔9月23日,微博開設“中秋晒秋”互動話題。從9月18日起,工作組共發見報稿件6篇,原創網稿26篇,短視頻2個,微信5個,互動H5一個。其中,兩篇稿件獲全網推薦,其余稿件總轉載數410家。這一次報道實踐,是《中國青年報》向全媒體整體融合轉型的具體案例,也是對傳統節日報道的第一次嘗試,真正做到了“三端融合”。從前期策劃、組織實施、發布推廣,涉及多個部門,全鏈條做到了一個“融”字。
時隔不久即為重陽節,文化中心再次協同評論部、青年調查、子報刊中心等多部門,從10月16日∼18日連續三天進行全媒體報道。16日,頭版《敬老豈止在重陽》一文打頭陣,以專家解讀重陽文化內涵,提綱挈領﹔同時,H5《遠方媽媽的背影,你還記得嗎》上線,子報《青年參考》在微博發起“晒祖輩顏值”互動。17日,頭版頭條發表評論《讓老年人更好融入現代社會》,8版整版專題,從個人角度講述重陽節的私家故事。18日,“青年調查”版頭條,以大數據解讀重陽節禮物。
另一方面,打破報紙依賴,實現“脫紙化”,甚至“脫PC化”生存。從9月29日至10月7日,《中國青年報》停報9天,這是本報實行停報規則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報紙停刊,但新聞仍在現場。從10月1日開始,由文化中心主導,中青在線、媒體策劃部、全媒體用戶中心、軍事部、評論部、攝影部等部門及眾多記者,共同參與推動“一起晒背影”系列融媒報道,截至10月7日中午12點,微博話題“一起晒背影”閱讀量617萬,被共青團中央官博和多地共青團官博、政務微博轉發﹔在中國青年報APP和中青在線分別發布網稿11篇,原創視頻2個,原創微信9條。
“背影”是一個筐,能裝的東西極其豐富,親情、友情、愛情,愛國、敬業、友善……“一起晒背影”的話題也延伸到了傳統節日報道。10月18日整版報道《青年眼裡的重陽 被愛戴是件幸福的事》,精選近20張從微博話題收集而來的老年人背影照片,其中有92歲高齡的中日友好醫院老教授的工作照,更多的是普通老人相互陪伴的背影。這些內容源自互聯網,發酵於互聯網,因為數量龐大,也需要媒體經過選擇加工后,給用戶呈現出一個精品版。就像報社的傳統節日報道並不依賴一張紙,傳統節日的新聞內容也不完全依賴記者,採編人員在其中更像一個篩選器,在浩瀚的網生內容中打撈有價值的新聞。
傳統節日是一個“文化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抓手
在採訪過程中,一位專家告訴我:“一個節日的構成是多方面的,比如要賞花燈,就會產生花燈制作的工藝,要吃月餅,就會有食品制作的工藝,其間還會有各種活動,戲劇、舞蹈、文學等非遺的不同門類都會有與中秋相關的體現。傳統節日是一種整體性非遺,多種元素構成了一個豐潤的傳統節日,我們稱它為‘文化叢’。”既然傳統節日是“文化叢”,那對傳統節日的報道也必然應該涉及方方面面,如此廣博的范圍,找出一條清晰的邏輯線就顯得至關重要。
我在新聞實踐中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節日報道的一個很好抓手。從宏觀層面而言,傳統節日本身即為非遺。剛剛過去的中秋節、重陽節,以及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等中華傳統節日,都在2006年5月20日被確定並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具體活動來說,傳統節日中的民俗也是非遺。比如,中秋節——中秋博餅、佛山秋色、澤州中秋習俗、秋夕、大坑舞火龍、吉安中秋燒塔習俗等6個子項,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重陽節——山西省陽城縣的皇城村重陽習俗和河南省上蔡縣的上蔡重陽習俗,也在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而從可操作性來說,非遺相關人員能為傳統節日報道提供各方面的信源。以我的經驗,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掌握傳統節日相關全國性的統計數據,並定期更新,能為報道提供整體框架﹔專家學者學養深厚,能為傳統節日的前世今生提供專業的解讀,並提出建設性意見﹔非遺傳承人經歷豐富,傳承有序,能用自己的故事說話,讓傳統節日的一脈相承有了最生動的體現﹔各地在傳統節日期間舉辦的活動,也往往與非遺相關,讓節日報道接地氣,與最廣大的民眾有了直接聯系。
新聞要求真實、時效、准確等特性,對傳統節日報道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接近性——讀者為什麼要看你的報道。傳統節日的起源動輒就是千百年前,那是宇宙洪荒、天地玄黃的中華文明起源時,當今天的人們已經不再祭祀天地鬼神,就需要媒體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傳統節日的余暉。而非遺恰恰是與讀者聯系最緊密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秋節吃月餅,這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有的習慣,與所有人息息相關。而“月餅傳統制作技藝”,就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發展至今沒有間斷的古文明,傳統節日是先人智慧情趣和文明綿延不絕的綜合載體。我們仍會在春節團圓,元宵節賞花燈,清明節掃墓,端午節吃粽子,七夕節也是情人節。要感謝傳統節日,讓我們在做這一切時,自然而快樂,這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來源之一。新聞工作者在做傳統節日報道時,也該配得上這樣的美好。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社文化中心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