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刊發行:70年巨變與不變
去年年底,北京東四郵電局局長室響起了一陣電話鈴聲。來電的是家住北新橋的一位99歲高齡老人,兒女不在身邊。由於錯過了報紙訂閱時間,著急的老人將電話打到了這裡。
副局長付金生馬上與投遞部主任一同趕往老人家中,為其補訂。來到屋前,隻見老人房門虛掩,推門即可進入。因怕聽不到敲門聲,老人常年不鎖房門,等待投遞員……
百姓的信賴,是對報刊發行業務無形的褒獎。歲月流轉,除了不變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國報刊發行業,在波瀾壯闊的70年中,各方面都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確立道路·樹起“郵發合一”大旗
6月10日,在東四郵電局的分揀大廳內,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分裝即將投遞的報刊信件。佔據整個大廳一半面積的桌面上,堆滿了各類報紙期刊。老師傅們用嫻熟的手法,將它們分揀到不同的格眼中,確保投遞的准確。
這樣的分揀工作,在郵局已經開展近70年了。形成如今由中國郵政接手報刊發行的局面,還要從1950年說起。
1950年,報刊發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人民日報社與郵電部郵政總局簽訂了一份重要文件——《關於報紙發行工作的協定》。從此以后,這個中國第一大綜合性日報,結束了自己組建發行網絡的歷史,從1950年3月1起,將發行工作全部交由郵局辦理,並將報社的發行組織逐級與郵局合並。
隨后,各地和各部門出版的報紙,也陸續交郵局發行。1952年12月28日,當時的郵電部與出版總署頒發《關於改進出版物發行工作的聯合決定》,決定將原由各書店發行的雜志全部移交郵局辦理,新華書店的期刊發行部門也與郵局合並。至此,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郵發合一”體制。
“‘郵發合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報刊發行制度,也是一條始終跟隨黨的領導走出的報刊發行道路。”中國郵政報刊發行局總經理曹建申感嘆道。
依托遍及全國的郵政網絡,目前全國郵發報刊已達上萬種。其中郵發報紙種類從70多種增加到2000多種,郵發期刊種類從30種增加到近萬種。“這些看得見的數據,反映了我國報刊發行事業不斷發展與繁榮。”曹建申說。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報刊數量增加,我國報刊發行競爭日益激烈。1985年1月1日,《洛陽日報》選擇自辦發行,成為我國首家自辦發行的報刊單位。從此,形成了“郵發合一”發行模式與多渠道發行體制的分水嶺,《天津日報》《重慶日報》《南京日報》《廣州日報》等都踏上了自辦發行路。
技術變革·從送去紙型到送上衛星
1986年初冬的一個晚上,一輛轎車從人民日報社西門駛出,車中載著《人民日報》紙型和當日報紙,飛快地駛向首都機場。那是如今在人民日報社出版管理處工作的甘越儀,第一次送紙型,他好奇又激動。
送紙型是那一特定發行年代出現的名詞。為了提高發行速度,報社會在多個城市設立分印點。報紙打樣做成模板,即紙型,通過汽車、火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送到各分印點,以此避免大量報紙的運輸。這樣的方式在現在看來不可思議,但在當時,這可是少數發行量大的報紙才有的“業務”。
在那個貪睡的年紀,甘越儀不敢怠慢,他特意買了兩個鬧鐘,生怕睡過頭耽誤了工作。
一次,天空飄雪,由於道路濕滑,迎面而來的汽車來不及剎車,與甘越儀送紙型的車相撞。后座的老師傅讓甘越儀把紙型筒放在路邊。送紙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若是遇上汽車出故障,其他報社的車會主動幫忙。果然,不一會兒路過的《工人日報》司機見狀,連忙說:“快坐我的車!”
最初到機場送紙型的報社隻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參考消息》。后來《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農民日報》也加入進來。機場還專門組建了紙型組。
直到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術的應用,才讓紙型逐步退出報紙發行的隊伍。
紙型退出了歷史舞台,《人民日報》開始採用微波傳真。1991年,《人民日報》上了國內第一套衛星傳輸系統。通過衛星壓縮數字信號,再通過廣播式的傳輸,發送到各印點,保障了發行速度。“從那以后,有印點的城市基本上實現了與北京同步見報。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人民日報社發行出版部主任童俊峰說。
“報刊發行在90年代發生了三大技術革命,一個是鉛印改膠印,一個是電子排版,再一個就是衛星傳輸。”人民日報社發行出版部出版管理處處長孫建輝補充說。
轉變思路·新技術助推發行業務
“發行處每年上半年基本上都在做調研,開展調查研究已經成為我們推動工作的一個抓手。調研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提高認識、理清思路﹔調研的結果讓我們明確了目標,並可以貫穿全年中心工作。”人民日報社發行出版部發行處處長趙寬說。
2017年,《人民日報》實現了在全國21個省(區、市)2000多個縣全部當日見報,這就得益於趙寬他們依靠調研,找到了破解發行時效難題的鑰匙。
能夠潛下心來做調研,是發行人難得的工作態度。從關注發行數量到關注發行質量,《人民日報》發行工作完成了一次轉變。而這樣的轉變,不失為全國報刊發行的范本。
融媒體時代,能快速轉變思路,抓住機遇,是再創佳績的關鍵。“利用好新媒體、新技術,可以通過二次傳播擴大受眾覆蓋面,進一步增強紙媒的傳播力、影響力,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趙寬說。
為此,他們探索利用新技術,開設了微信服務號。服務號除了銷售報紙外,不僅能夠更好地服務讀者,增強用戶黏性,還能作為調研的工具,為獲取海量的用戶數據和意見反饋提供支持。據趙寬介紹,目前,服務號的銷售、服務與品牌推廣功能已經開始產生相互疊加、此長彼長的作用,助推著報紙發行業務的開展。
接續奮斗·多地傳來無人機投報消息
曾經在北京市東城區多福巷社區,有一個兩天沒有吃飯的老人,由於過度飢餓,把投遞員姚平錯認成閨女。姚平回到投遞部,撂下車就回去給老人做飯。從那以后,她就經常去老人家中詢問情況。后來,越來越多的“姚平”出現在了大街小巷。
70年間,報刊發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作為完成發行工作“最后一公裡”的使者,直至今天,他們依舊撥動著清脆的自行車鈴,穿梭在鄉村城市之間,傳遞溫暖。
“我讀了一輩子《人民日報》,現在退休了,每天早上最盼望的就是打開信箱,看到報紙的一瞬間。”這是打進人民日報社發行處的一通電話。
為不辜負像這樣千千萬萬讀者的企盼,報刊出版單位和發行單位都在不斷加強精細化研究,以保証發行工作有序進行。
據趙寬透露,人民日報社發行處正在通過研究大量調研數據,精確倒推發版時間,以保証各地發行時效。而中國郵政也正在探索發行數據的實時監控功能,發行工作的可控性有望大幅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大力開展融媒體建設,中國郵政加快推動報刊發行轉型升級,在數字媒體產品發行領域嶄露頭角。”曹建申說。
從記憶中穿梭大街小巷的綠色自行車,到如今多地傳來無人機投報的消息,我國的報刊發行業,在一代代發行工作者的不斷奮斗中,翻開嶄新的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