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5期

《熱血日報》辦刊的歷史經驗與當代價值

周文娟
2019年06月14日19:21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5期

【摘要】在“五卅”運動中誕生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日報——《熱血日報》在黨的歷史和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熱血日報》的誕生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黨報的性質決定了其堅決反帝的精神與為人民發聲的特點。《熱血日報》也體現了以瞿秋白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者的辦報思想與新聞理念,對如今的新聞報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經驗與當代價值。

【關鍵詞】《熱血日報》﹔中國共產黨﹔經驗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處在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殘酷的雙重剝削與壓迫下,中國大多數勞動人民過著食不果腹、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帝國主義除通過戰爭方式在中國掠奪外,還通過資本輸出壓榨中國人民。中國被帝國主義者當作發財的天堂,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越發激烈。上海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橋頭堡,帝國主義通過發動侵華戰爭簽訂不平等條約,在上海強開租界,形成了“國中之國”,在租界內,帝國主義者擁有絕對的權力,而中國人則沒有任何人身自由。“五卅”運動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了,應運而生的《熱血日報》也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台。

一、《熱血日報》辦刊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為飽經磨難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與希望。由中國共黨人主筆的第一份日報——《熱血日報》自然也秉持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為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發聲,勇於挑戰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權威。正因為如此,《熱血日報》創刊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短暫的24期展現出其鮮明的特點。

(一)《熱血日報》創立的歷史背景

《熱血日報》作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份日報,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革命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黨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推動了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漲。風雲莫測的政治形勢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歷史背景,正是這樣的背景造就了光輝的《熱血日報》,它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革命態度與堅決的革命斗爭精神。

1.“五卅”運動的催化

上海作為帝國主義者“發財”的大本營,也是中國工人階級數量最多的地方。“‘五卅’運動前夕,上海工人就有80多萬,佔全國工人總數的近三分之一。”[1]哪裡有壓迫、剝削,哪裡就有反壓迫、反剝削。上海的工人同全國工人一樣,經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本國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與剝削,要求革命最迫切,人數也相對比較集中,所以,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在上海工人中進行教育與組織工作。早在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就成立了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將其作為黨領導工人運動的機關,在工人中開展宣傳工作。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內外棉七廠資本家借口存紗不敷,故意關閉工廠,停發工人工資。工人顧正紅帶領群眾沖進廠內,與資本家論理,要求復工和開工資。日本資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開槍射擊,打死顧正紅,打傷工人10余人,成為“五卅”運動的直接導火線。顧正紅同志的犧牲,立即激起了紗廠工人的無比憤怒。[2]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學生2000多人,分組在公共租界各馬路散發反帝傳單,進行講演,揭露帝國主義槍殺顧正紅、抓捕學生的罪行,反對“四提案”,租界當局大肆拘捕愛國學生。英國捕頭愛伏生竟調集通班巡捕,公然開槍屠殺手無寸鐵的群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3]

“五卅慘案”發生后,當時上海雖然有《申報》《新民報》《時事新報》《民國日報》等9家大報,但輿論一片沉寂,反應冷淡,個別報紙也僅僅作了簡單的報道。甚至有的報紙抵制學生運動,認為“學生應當回到學校裡去念書”,[4]面對群眾洶涌澎湃的反帝怒潮,迫切需要一份報紙站出來指引、宣傳和鼓動群眾,組織有系統的反帝愛國運動。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人站了出來,決定創辦《熱血日報》,由瞿秋白擔任主編,以向群眾宣傳反帝主張,組織群眾運動。

2.中共中央的指導

中共中央面對洶涌局勢的冷靜判斷也是《熱血日報》得以創刊的一個重要條件。“五卅”運動發生的當晚,中共中央就在上海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和制定進一步斗爭的策略。陳獨秀、蔡和森、李立三、惲代英、王一飛、羅亦農、張國燾等參加了會議。會議認真分析了國內外的政治形勢,決定將這次運動擴大,進一步放手發動人民群眾,呼吁群眾廣泛參加愛國統一戰線,發動全上海的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以反抗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暴行與壓迫,掀起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並且強調了“我們民族革命的成功,隻有在工人階級居領導地位的條件下,才能取得。”[5]

1925年5月30日,會議特別成立了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劉少奇和劉華等組成的特別行動委員會,專門領導這次斗爭,並且決定立即成立上海總工會,由瞿秋白擔任主編出版《熱血日報》,“以便及時傳達黨指導運動的方針、政策”[6],進行宣傳、組織與鼓動工作,領導人民群眾將反帝愛國斗爭進行到底。在斗爭最激烈的時刻,《熱血日報》始終作為人民的喉舌,堅持反帝愛國宣傳,被北洋政府與帝國主義視為洪水猛獸。瞿秋白“作為黨的中央局成員,作為黨創辦的《熱血日報》的主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7]

(二)《熱血日報》的特點

《熱血日報》創刊背景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建立之初就擔負了宣傳反帝愛國思想,鼓舞人民群眾堅決反帝反封建,揭露北洋政府賣國本性的歷史任務。這使得《熱血日報》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

1.堅定的反帝精神

《熱血日報》在創刊之初,就彰顯了其堅定徹底的反帝精神。中共中央於1925年6月1日決定創辦《熱血日報》,取熱血之名就是為了紀念“五卅”運動中獻身的人民群眾。瞿秋白認為,“這個世界上,解決問題的,隻有熱血!”[8]創刊以來,《熱血日報》不斷宣傳革命真義,堅決披露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種種惡行,嚴厲批判了帝國主義列強控制下的報紙對“五卅”運動的污蔑、謾罵、挑撥與恐嚇。對買辦階級和北洋政府提出的所謂“友情的磋商”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與批駁,對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它的文章以新聞報道和時評為主,曾經大量報道群眾運動的情況,造成了帝國主義的恐慌,為群眾運動的有組織進行提供了保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增強了群眾基礎。

2.人民的忠實喉舌

“五卅”運動開始后,許多為帝國主義者和封建軍閥所掌握的報刊與新聞機構不僅沒有擔負起新聞工作者所承擔的職責,反而對“五卅”運動進行污蔑與抹黑,全然不顧勞動人民的悲慘境遇。而在資產階級控制下的新聞報刊,除少數對此進行輕描淡寫的報道外,大多數對於此事緘默不言,人民的權利與革命精神無法通過報刊等宣揚出來,傳播出去,對於革命影響不可謂不大。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堅持為人民群眾、為工人階級發聲,《熱血日報》真正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與目標,對“五卅”運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宣傳、指導和組織作用,成為人民的忠實喉舌,像一把利刃插向敵人的胸膛。

二、《熱血日報》辦刊的歷史經驗

(一)深刻揭露帝國主義與國內反動勢力的惡行

“五卅”運動發生后,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殘酷惡行便沒有停止過,廣大群眾深受其害。而北洋軍閥政府對此視而不見,完全站在帝國主義一方。上海總商會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斷謀求妥協與“和談”機會。對上述種種行為,《熱血日報》均給予深刻的揭露與批判,“批駁帝國主義宣傳機構的造謠、挑撥離間,批評資產階級及其報紙的軟弱動搖,激勵民眾斗志,指引斗爭方向。”[9]

1.揭露帝國主義的殘酷行為

在“五卅”運動中,美、日、英等帝國主義不僅動用武力殘酷鎮壓群眾運動,造成多起流血事件,還動用手中報刊等資源,指鹿為馬,顛倒黑白,企圖破壞瓦解勞動人民的團結。對於帝國主義的惡行,瞿秋白曾在《熱血日報》上發表多篇社評,如《外人大屠殺之目的》《巡捕房的假証人》等文章,以揭露帝國主義者的罪惡,“上海日本紗廠日人槍殺工人,隨著便是南京路的大屠殺”[10]。《熱血日報》也開設專欄《外人鐵蹄下的中國》和《外人鐵蹄下的上海》等,揭露批判美、日、英等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殘酷鎮壓與血腥屠殺,號召工商學各界聯合起來,決不妥協。

2.揭露北洋政府的投降主義

在揭露帝國主義罪行的同時,《熱血日報》對北洋軍閥政府投降媚外的行為也進行了嚴厲的抨擊。“五卅”運動發生后,北洋軍閥政府曾經與帝國主義進行過一定的交涉,而交涉的結果就是其假惺惺地派出兩個特派交涉員蔡廷乾、曾宗鑒到上海進行“調查”“慰問”。而當蔡、曾二人看到代表了上海人民的工、商、學各界心聲的17項條件時,卻拒不出席上海工商學聯合會召開的市民大會,北洋軍閥政府欺騙人民的面目被徹底拆穿。瞿秋白亦在《熱血日報》中嚴厲指責蔡、曾二人,尖銳指出在他們背后欺騙人民的北洋軍閥政府投降主義的真正面目。從而幫助群眾認清北洋軍閥政府的媚外嘴臉,使上海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愈加團結。

3.揭露上海總商會的妥協政策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五卅”運動中也表現出了左右搖擺的兩面性,以上海總商會會長虞洽卿為首的民族資產階級右翼極力破壞“三罷”斗爭。6月10日,上海總商會決定成立五卅委員會,由虞洽卿、方椒伯等21人組成,企圖與上海工商學聯合會分庭抗禮,爭奪“五卅”運動的領導權。五卅委員會還篡改了“五卅”運動的綱領性文件——17項條件,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將其改為交涉條件“13條”,全然不顧勞動群眾的利益。對此,瞿秋白在《熱血日報》中提出質問,嚴厲批評上海總商會出賣人民利益的妥協政策。在《熱血日報》的帶領下,上海總工會及學生團體紛紛發表宣言,上海總商會的妥協政策不久即告破產。

(二)教育群眾,掀起反帝高潮

《熱血日報》除了深刻批判帝國主義及一切反動派之外,也非常注重教育群眾。中國共產黨人深知,隻有各界團結起來,依靠群眾的力量,斗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因此,《熱血日報》對於群眾認識的提高與全國勞動人民的團結也非常重視。

1.提高群眾認識,呼吁投身革命

《熱血日報》的新聞社評,每一篇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利益為本的初心和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中國共產黨向來重視群眾工作,與之相適應,《熱血日報》對於群眾主要採取批評教育的態度。在群眾示威游行時,有些人在一旁看熱鬧,更甚者嬉戲打鬧而不知事件的嚴重性,對此,《熱血日報》曾發表題為《刺心的笑語》的文章,對此種行為提出了嚴厲而又赤誠的批評。而對於群眾運動,瞿秋白等人也曾發表多篇文章,指導上海工商學聯合會堅定立場,立足於中華民族的解放這一根本問題,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等條件,對上海的群眾運動進行了根本性的指導,從而提高了群眾的革命意識,指出群眾運動應達到的目標,指導形成了運動的核心綱領。

2.喚起全國團結,宣揚戰斗精神

“中國的革命運動,一定要特別注重工人、農民、學生、小商人,但是亦要盡力與大商人、大學者結成聯合戰線。”[11]“五卅”運動發生后,以上海為中心,其影響迅速向全國范圍擴散,在全國各界引起巨大反響。在帝國主義壓迫下,工商學各界團結起來,槍口一致對外,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統治,對北洋軍閥政府的不作為憤怒不已。正如瞿秋白所說,人民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對帝國主義發起挑戰。《熱血日報》也一直在積極呼吁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對帝國主義的罪行發出有力反擊,並且對北京等地的運動予以支持和熱烈回應。在強調團結的同時,對於工人階級的戰斗精神也給予極大肯定,在“五卅”運動中,工人階級是最先站出來反抗的,也是最具有反抗堅定性和徹底性的階級。《熱血日報》對於工人的戰斗精神給予了極高評價,並且對工人斗爭提供了政策與方向上的指導。

三、《熱血日報》的當代價值

作為在“五卅”運動中起到重要宣傳與組織作用的《熱血日報》,從其創刊伊始到被迫停刊,一直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為勞動人民發聲、吶喊。瞿秋白作為《熱血日報》的主編,后來更是擔任過黨的主要領導工作,其辦刊思想對我們現在報刊業與新聞業的發展仍然具有很大的價值。

1.為黨和人民發聲

瞿秋白主編的《熱血日報》主要有兩大重要功能。一是作為黨的喉舌,為黨發聲,將報刊社論作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黨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的重要媒介。在“五卅”運動不久前的中共四大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而《熱血日報》在創刊之初就堅決貫徹了中共中央的決議與主張,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提出適合中國的路線與主張。二是作為人民的喉舌,為人民發聲,深刻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暴行。《熱血日報》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對人民群眾所遭受的殘酷鎮壓與無情剝削進行了如實的報道,從而戳穿了帝國主義控制下的報刊對“五卅”運動的污蔑與隱瞞,真正做到了站在人民的立場上。

2.客觀、真實,具有指導性

新聞報紙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真實性與客觀性,瞿秋白在主編《熱血日報》的時候便非常注意這一點。而《熱血日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份日報,其內容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性,要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報道、分析事實。《熱血日報》作為報紙,不能僅憑借口號來宣傳、鼓動人民群眾進行斗爭,引導人民為自己的利益起來反抗,而必須結合事實來說明,必須用一件件真實的報道來指導人民群眾將斗爭進行到底。

如瞿秋白的《上海總商會究竟要的是什麼》一文,便是在上海的民族資產階級採取妥協政策,推翻人民群眾的“17條”,提出代表自己利益的“13條”等事件發生之后刊登的。以事實為依據,尊重客觀原則,向人民群眾還原事件的本來面貌,這樣的報刊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信任。

3.質量與志趣並重

首先,《熱血日報》作為中國共產黨主辦的報刊,盈利並不是第一目的,瞿秋白作為中共中央宣傳委員,具體負責黨的宣傳工作,對於這一點他非常清楚。因此,瞿秋白對於《熱血日報》的質量要求比較嚴格,鑒於《熱血日報》指導群眾運動這一使命,敢說話、說真話成為《熱血日報》的鮮明風格,而報刊的質量也因此得到了提高,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其次,《熱血日報》的主要讀者是普通的人民群眾,因此在內容上要盡量滿足人民的需求,瞿秋白等人為此曾深入工農之中,了解他們的喜好與閱讀需求,盡量採用簡單通俗的表達,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肯定與喜愛。

除此之外,《熱血日報》還開辟了《歌舞》《通信》等專欄以滿足普通民眾的閱讀興趣,這些專欄大多包含歌曲等內容,採用比較通俗、朴實的文風。力求通過簡短的故事喚醒深受殘酷剝削與壓迫的人民大眾,潛移默化地培養群眾的革命性,在人民群眾尤其是工人階級心中埋下革命的種子,指導人民群眾為贏得自身解放而抗爭。

《熱血日報》雖然隻有24天的壽命,此后即被迫停刊,[12]但是不影響其以堅定的反帝愛國主張和人民立場等特點深刻影響“五卅”運動時期的工農群眾運動。其敢說話、說真話的風格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以及國內的反動勢力,對於我們今天報刊事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現實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晟.五卅運動[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45.

[2]《五卅運動》編寫組.五卅運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23.

[3]上海市檔案館.五卅運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0.

[4]熱血日報(合訂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

[5]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1921-1925)[M].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358.

[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152.

[7]楊尚昆.追憶領袖戰友同志[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95.

[8]鄭超麟.史事與回憶(1)[M].香港: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240.

[9]鄭保衛.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15.

[10]瞿秋白.瞿秋白文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96.

[11]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五卅運動史料(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

[12]王鐵仙.瞿秋白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7.

(作者為鄭州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