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4期

精准扶貧背景下廣西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構建

陳喜鳳 周飛伶
2019年06月14日18:58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4期

【摘要】農村文化信息服務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廣西作為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異、知識鴻溝以及文化信息服務不足等問題,精准文化扶貧有利於促進少數民族農村文化信息服務的構建。基於廣西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信息服務現狀進行調研,在了解其文化信息服務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其所面臨的問題,提出構建廣西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的對策。即通過社會、家庭、學校三方協作,根據廣西農村的具體特點,構建一種以經濟為基礎、以資源為保障、以網絡為渠道的農村文化信息服務平台,在滿足廣西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需求的基礎上,促進其文化素質和身心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精准扶貧﹔廣西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

一、引言

精准扶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廣西地區具有特殊的區域環境、人文環境和歷史環境,精准扶貧能夠更有效地催生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精准脫貧的運行機制。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由此“衍生出”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根據《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7》,截至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仍有1726.29萬。農村信息資源匱乏儼然成為抑制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巨大瓶頸,亦是拉大我國城鄉差距的重要因素。“沒有農村的信息化,就無法建立以信息為紐帶的現代農業市場機制和產業體系。”[1]

自2002年全國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來,農村地區的文化信息服務水平不斷得到提升,然而廣西受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水平的制約,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效果並不明顯。由於廣西農村人口眾多,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其大量的留守兒童所造成的社會問題、教育問題、家庭問題尤為突出。其中,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最大程度上體現出了文化信息服務的缺位和缺失。廣西作為少數民族最多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其社會發展特點、經濟發展結構、文化發展思路均有不同,如何在結合區域特征的基礎上,以滿足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需求和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農村信息文化服務平台,這需要我們在綜合把握多方因素的前提下進行考量。

二、廣西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為了解廣西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建設現狀,筆者在全廣西地區范圍內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的問卷調查,其調查對象為義務教育的小學階段兒童。本次調研以問卷的形式在全廣西地區范圍內共發出209份問卷,最終收回有效問卷198份。筆者在查閱大量文獻和政府工作報告的基礎上,結合問卷所得數據統計分析,發現現今廣西地區農村文化信息服務存在諸多問題。

(一)文化信息服務平台缺乏

“三農”問題始終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關注,雖然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是農村的經濟水平無法支撐農村文化信息服務平台的搭建。廣西經濟發展滯后,其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呈現了不平衡的態勢,所以其經濟實力無法滿足農村文化信息建設的要求。學校圖書室、學校電子閱覽室、農家書屋、兒童閱覽室等農村基本文化設施的建設不完善甚至存在空白,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需求得不到相應的滿足。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52.7%的受訪者反映學校沒有圖書借閱室,46.2%的受訪者並未在村中找到農家書屋。在具有農家書屋的受訪者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農家書屋的建設一般或不盡理想。另外,將近70%的留守兒童無法在農家書屋找到滿意的讀物。在受訪者中,92.6%的兒童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兒童圖書館,並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讀物﹔83.4%的受訪者對電子閱覽室抱有相當大的興趣,希望學校建立電子閱覽室,以供其學習和娛樂。

(二)學校教學資源缺乏

學校是學齡段留守兒童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其教學資源的多寡和優劣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的優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受到經濟水平的限制,廣西農村學校存在缺乏教師資源、教學資源、校園基礎設施等問題,教師隊伍結構性和教學手段多樣性都存在明顯不足,尚處於滯后階段。

在筆者的調查中,94.6%的受訪者清楚地認識到農村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與城市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分別有57.9%、61.2%和81.2%的受訪者羨慕城市學校中豐富的課外活動、豐富的圖書以及數字化的教學方法,其中93.3%的受訪者希望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再者,在這些受訪者中,91%的學生希望擁有良好的教學資源和基礎設施,並與城市學生共享這些優質教學資源。

(三)校園文化活動缺乏

校園一方面是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教育的文化場域,另一方面是其生活、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區域。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諸如課后興趣班、文化節活動等的開展對農村留守兒童文化水平的提高、綜合素質的發展、健康心理的塑造都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然而農村由於基礎設施落后、教學資源匱乏、教學環境欠佳,導致校園文化活動缺乏甚至出現空白。

在筆者的調查中,26.9%的受訪者表示,其學校只是偶爾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甚至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反映,其學校很少組織甚至不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其次,90%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學校多組織一些校園文化活動以充實學習之外的時間。校園文化活動的缺乏一方面導致農村留守兒童課余時間無處安放,其行為的把控也受到極大的影響,從而造成一定的個人安全問題和社會問題﹔另一方面,農村落后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快樂教育、尊重個性、和諧教育”的教育理念,農村留守兒童出現“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其綜合素質無法得到提升。

(四)課外文化知識學習不足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在198份有效問卷中,有52.2%的農村留守兒童是隔代監護,由其祖(外祖)父母進行監護,由於農村地區教育水平的落后,其祖(外祖)父母對於課外學習的輔導能力和重視程度都十分欠缺﹔剩余26.3%的單親監護、9.5%的親戚監護和12%的其他寄養監護中,由於種種原因,常常會出現監護責任不明確、監護不到位的現象,無論是在其學習的能力上還是學習的自覺性上,都無法得到相應滿足,從而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學習能力差、學習自覺性低,甚至嚴重影響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對其個人、家庭、社會都帶來不良的影響。

(五)學校、社會和家庭缺乏人文關懷

學校、社會和家庭往往重視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的關心,常常忽略了其心理上的關懷和慰藉。傳統觀念中,學校為學習的公共場所,家庭為吃住的生活場所,然而,對於農村的留守兒童而言,學校即“家庭”,老師即“家人”,其生活和學習是密不可分的兩個環節,然而社會作為二者之外的重要補充對留守兒童的影響極為重要。筆者調查發現,26.8%的受訪者表示,其很少感受到來自學校和社會的關心,甚至有63%的受訪者根本感受不到來自社會的關心﹔在這些受訪者中,由於受訪者的父母長年不在身邊,將近60%的人認為其性格發生了轉變。

處於成長期的學齡兒童,如果長期缺乏來自學校、社會、家庭的人文關懷,會造成其情感的失落,“留守兒童綜合征”由此而來。情感失落會造成諸多不可預測的后果,其對於學習的重視程度也會隨著情感的失落而喪失動力,從而導致農村留守兒童信息文化需求的缺乏。

三、建構廣西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的對策

(一)多方協作,搭建完善的文化信息服務平台

首先,通過精准幫扶,為尚未擁有文化信息服務平台的地區建立校園圖書室、校園電子閱覽室和農家書屋,以提供其基本的文化信息服務。在此基礎上,以校際對接為前提,豐富校園圖書室,通過城市高校、中學、小學的捐贈和幫扶,逐漸充實農村學校的圖書室,為留守兒童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以政企合作為基礎,通過企業的贊助和政府的支持,在校園建立電子閱覽室,為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更為豐富的硬件設施。最后,以“農家書屋”建設為契機,建立兒童閱覽室,在農家書屋的基礎上,開設專門針對學齡兒童的圖書閱覽室,並針對廣西多民族混居的特點,根據具體的區域情況,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重要的圖書閱覽環境,以滿足其文化信息需求。“構建以互聯網方式寬泛地為‘農民、農村、農業’提供政務、商務、服務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2]

(二)著力改善辦學條件,整合教學資源

第一,通過精准聚焦、精准施策,多渠道籌措資金,完善學校教學樓、宿舍樓、餐廳及體育場等基礎辦學條件﹔第二,通過推動寄宿制學校的建設,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食住等基本生活條件﹔第三,通過政策傾斜和校企合作,整合教學資源,為農村學校引進優秀教師、建設實驗室和電子閱覽室,並配備多媒體設備,合理安排學校布局,優化和完善學校軟硬件資源配置。

(三)開展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重要的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其呈現出大群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不同區域的農村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我們需要摒棄“隻有成績好,學習才有出路”的固有思維基礎,完善配套的基礎教學資源,開展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根據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傳統運動項目、音樂藝術表現內容和形式開設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讓留守兒童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習到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從而不斷促進傳統與現代的繼承和發展,最終滿足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信息需求。

(四)開設網絡渠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新媒體環境為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3]我們可以通過開設網絡渠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從而達到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信息服務質量的目標。針對農村留守學齡兒童在課前、課中、課后學習的現狀和問題,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自主學習平台,運用校園的電子閱覽室,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閱讀平台和作業輔導平台。通過設計簡單明快的操作界面,對其進行簡單的培訓,使其能夠自如運用自主學習平台,通過閱讀、查詢、咨詢等方式,獲取更多的學習和生活知識,從而提高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的品質。

(五)建立多方交流平台,提升人文關懷

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文關懷得益於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協作,相互配合。首先,家庭對於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懷尤為關鍵,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諸如電話、網絡、實地走訪等方式,與其監護人或家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其轉變教育觀念,強調家庭關懷的重要性,從而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或父母加強對其關愛並提高關注程度。

其次,學校在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懷上具有軸心的作用,是三者相互配合的關鍵節點。學校一方面需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文關懷,學校的老師既扮演著教授知識的角色,同時又要在課后對學生進行關心和照顧,讓學生感受校方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協調家庭和學生、社會和學生的關系,學校既需要通過交流和溝通促使學生家庭對其進行人文關懷,又要連接社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提升整個社會對於學生的人文關懷。

再次,強化社會的關懷,這也是提升人文關懷的重要補充。農村留守兒童通過參與社會文化活動和接受良好的社會待遇,感受來自社會的人文關懷,這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的意義。良好的人文關懷是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的精神保証,通過多方交流促進對於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文關懷,減少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留守兒童綜合征”的症狀,從而促進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的構建。

四、結語

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的弱勢群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建設和發展的產物,其文化信息的獲取程度直接影響著其教育程度以及全民素質的培養,是國家發展的突出問題。在精准扶貧的背景下,農村文化信息服務的建設受到了國家、政府和社會的多方關注,廣西多民族聚居的社會特點勢必需要從更多方面進行考量。應抓住“文化共享工程”和“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契機,配合行之有效的信息服務運行機制,加之社會、學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協作,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的構建勢必會不斷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的信息文化品質也會不斷提升。

(本文為2017年廣西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精准扶貧背景下縣域農村信息服務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項編號:17FXW009﹔2017年度廣西師范學院教師前期基礎研究基金立項項目“精准扶貧背景下廣西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服務研究”的調查結果﹔桂學傳播協同創新團隊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涂鋼.河南省農村信息平台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新聞愛好者,2013(5):26-29.

[2]王君君,李瑾.農村信息服務影響因素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4):3131-3135.

[3]吳東穎,樊振佳.我國農村信息服務研究現狀及主題演進分析[J].情報科學,2018,36(6):156-161.

(陳喜鳳為廣西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周飛伶為廣西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