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中讀懂"守正創新"的意義
在我前面發言的老前輩代表是閆百琨老師,當我邁入光明日報的大門時,最先學習的就是1982年他帶領記者站推出的張華為搶救淘糞老農獻出生命的報道,正是這個報道,將“大學生冒死救老農值得嗎”的討論寫入了教科書﹔
在我前面發言的中年記者代表是鄭晉鳴老師,當我2018年調入全媒體總編室時,最先拍攝的產品就是他筆下的守島英雄王繼才的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曾讓“一個人感動了一個國”。
學習百琨老師的報道時,資料室墨香浮動,那時我還是光明日報最年輕的一代﹔拍攝王繼才的故事時,和鄭老師一起重回開山島的,已經是今天光明日報新媒體朝氣蓬勃的90后們。他們把那些讓他們落淚的故事細節,做成視頻、繪成手繪、發布抖音、上傳秒拍,掀起社交媒體話題,傳遞給互聯網上萬千同齡人。讀者看到了光明日報經典人物報道的視覺化呈現,而我們看到的,是在新的傳播場景下,兩代光明人之間一場無聲的交棒。
與共和國同齡,與知識界共同走過了70年,這張報紙經歷了重大時刻的風雲際會、記錄了歷史進程的滄海桑田、見証了時代潮汐的波瀾壯闊、書寫了中國發展的蕩氣回腸。從“鉛與火”走進“光與電”、從“光與電”走進“數與網”,從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到知識分子網上精神家園,再到知識分子掌上精神家園,這張報紙已經有了全新的內涵。但70年光明日報的核心精神始終如一,始終為光明人代代呵護、代代傳遞。
正是在這種傳遞中,我們理解了“守正”二字的意義。
這張報紙誕生在新中國的曙光中,今天,與歷史大勢同向、為民族復興聚力,仍然是光明人肩上的責任﹔這張報紙親歷了中國知識分子在我們黨領導下發展、成熟、壯大的歷程。今天,在新媒體矩陣喚起新一代知識分子的自信自覺,仍然是光明人的目標。從印刷時代邁入觸屏時代,光明前輩傳遞給我們的是這樣的信念:文字已經不是唯一的傳播載體,但帶著魂魄的文字依然閃光﹔新聞易逝,但寫進歷史的新聞不朽。
正是在這種傳遞中,我們感受到了“創新”二字的分量。
今天,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已經出現,輿論生態、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在印刷時代,我們的前輩曾用數十年証明,一張報紙為什麼重要﹔在觸屏時代,光明日報的年輕一代則要不斷跟蹤數字技術的發展,堅守知識分子特色、思想文化優長、在全媒體語境下再次定義這張報紙的意義。我們深深明白,建設新型主流媒體,不僅需要我們不斷拓展新的技術、平台和渠道,更要求我們有能力在這些平台上灌注光明的精神、光明的力量。
因為面向未來,每一個印刷字,對我們來講都有重量﹔恰恰因為有厚重的傳統,每一點創新機會,我們都不敢辜負。在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大勢下,光明的70年誕辰是一個新的起點,讓激蕩的紙上風雲獲得全媒體意義上的重生,正是今天年輕的光明人奔赴的方向!
(作者:劉文嘉,系光明日報社全媒體總編室副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