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上影節金爵論壇聚焦中國電影工業化 建立標准是基礎

李君娜
2019年06月18日07:22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工業化如何落地?建立標准是基礎

  一部《流浪地球》的成功,讓中國電影人開始聚焦“電影工業化”的進程。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電影工業化的成熟和完善是中國電影行業突破的關鍵。電影“工業化”,這個詞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被高度關注。昨天上午,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論壇迎來主題為“電影行業如何構建有效的工業化標准行業體系”的論壇,不僅可容納數百人的會場內座無虛席,就連會場外直播的電子屏幕前也吸引許多人駐足聆聽。

  中國電影野蠻生長期將結束

  對於中國的電影市場來說,2019年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傳播學博士、凡影咨詢合伙人李湛說,“中國電影野蠻生長的紅利期即將結束,下一個紅利期必然將由電影工業化帶來。中國電影人需要建立電影工業化的標准體系,把握細分人群,識別目標觀眾和電影的核心賣點,將‘找對人’和‘打對點’同時進行。預知問題才能規避風險,平穩走向下一個紅利期。”

  春節期間,中國首部硬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在口碑和票房上取得的成功,讓中國觀眾對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有了更大信心。但《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坦言:“拍攝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中國電影工業化還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拍攝《流浪地球》時,工業化技術不足的部分不得不靠最原始的人力填補。4年的拍攝過程,是在7000個工作人員不眠不休、手推肩拉的狀態下進行的。我們的經驗不是很多,但是教訓很多。”

  在郭帆看來,《流浪地球》只是向著工業化電影的目標邁了一小步,在制作過程中更體會到建立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標准體系對行業來說非常重要,且任重道遠。

  亟需建一套標准化管理體系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電影產業正處在“黃金機遇期”,發展我國電影工業化的當務之急是建立產業標准體系。

  什麼是電影的工業化標准體系?對此,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常務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劉正山指出:“電影工業化具有四大特征:即生產標准化、作品類型化、管理現代化和創新規模化。”他強調,電影制作中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達成共識、建立標准,是工業化落地的基礎。他以橫店影視城為例,“橫店影視城在早期就推行了明確統一的服務標准,提高行業效率、減少不確定性。也因此,高峰期可以單月接待超過100多個劇組。推進標准體系的建設應該是來自業界的實踐,而非政策層面。”

  普華永道合伙人馬驍俊指出,隨著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項目復雜程度和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亟需建立一套以電影項目為核心,以財務、稅務、法務、金融等方面的專業服務為支撐的標准化管理體系,並通過合規管理、完片管理、市場管理等方式共同推進中國電影的工業化發展。“當下,一部電影的規模動輒數千萬元或者上億元,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建立首先要脫離原來的作坊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要用現代企業化的方式來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前期鎖定好合同,減少后期風險。”

  這也是近期與中國合拍電影《天火》的好萊塢導演西蒙·韋斯特對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思考。在現場演講中,他用一張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中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不同。這張圖表的數據顯示:“中國團隊每周拍攝7天,每天經常超過18小時,勤奮、毫無怨言﹔而好萊塢每周工作5至6天,每天不超過12小時。”西蒙·韋斯特解釋,好萊塢團隊在開拍前,制作團隊和創作團隊就拍攝周期和預算已達成共識。拍攝過程中,投資方緊盯項目的每一小時的進度完成情況。“投資方的實時監管是好萊塢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好萊塢工業化中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在於數學模型般的好萊塢模式,劇本有多長、多少頁都有一套標准化體系,而通過標准化的劇本做前期拍攝的規劃變得更容易。“我們隻有百分之百確定劇本是按照這個套路和這個模式進行的,公司才會開綠燈讓我們去拍攝。大規模的片子必須用可預測的工業化模型來做。”100多年來,絕大部分好萊塢主流商業影片都遵循這樣的模版。使用這個模版的優勢在於易於編制預算、易於制定拍攝計劃、易於預估商業回報。

  科幻片要符合中國人的認知

  電影的工業化,絕不是要和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矛盾”。“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需要根植於中國文化內核,形成一套區別於好萊塢科幻的世界觀,才能和中國觀眾建立起牢固的情感鏈接。”郭帆認為,科幻片在中國成功的關鍵不僅僅在於特效的好壞,更重要的是要符合中國人的認知,讓觀眾相信其中敘述的世界觀才是最大的目的。“文化是一部影片的靈魂。比如說,在處理世界毀滅情況下人類的反應時,西方的科幻片一般都會讓主角通過努力逃離,而《流浪地球》中,主角帶著地球流浪,因為中華文化對土地有著深刻的感情。”

  而在討論中國獨特的文化帶給電影工業化的優勢時,郭帆提到,他在篩選劇本時,除了注重故事有強烈的共情感,還會看其中鮮明的中國文化特征。“我們可以看李安導演的《喜宴》,裡面有一段詳細的父親做菜的過程。怎麼燉一隻雞的過程非常細致,也非常接地氣,符合中國人邏輯,同時還有強烈的情感。這是我們文化的優勢,所以我們要放大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