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雲媒+省網”模式:適合自己才是好的建設方略
融合發展時代為縣級融媒體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縣級融媒體可以通過深入本土、深入基層建設融媒體中心,以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切實發揮縣級喉舌陣地的作用,並進一步提升媒體服務能力,從而改變黨媒在基層相對薄弱的現狀。而這其中,各大技術公司發揮的力量必不可少。
日前,在縣級融媒體中心標准規范解讀研討會上,北京中廣雲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雲媒)總經理沈林華分享了技術背景下,科技公司對縣級融媒體建設的支持策略。在他看來,平台建設對於縣級融媒體至關重要,而縣級媒體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謹慎選擇,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推進新模式
推動融合步伐
中廣雲媒是由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支持,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發起,聯合融合媒體行業內的優秀代表共同組建,其成立於“智慧廣電”的時代背景下,致力於廣電雲媒體服務。
談及優勢,沈林華認為,中廣雲媒集聚廣電優勢力量,與中國有線、華棲雲、卓訊互動、岩華傳媒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整合行業特色雲計算應用,統籌資質、網絡、媒體、應用四大核心板塊,添翼全國廣電網絡,形成與通信運營商的差異化優勢。“我們會通過提供差異化的媒體雲、融合媒體中心、智慧雲教等核心業務,立足融合媒體,覆蓋文化教育,服務政務民生,為全國各廣電網絡公司提供全新融合媒體服務,探索智慧廣電的新路徑。”
在助力縣級融媒體建設的過程中,中廣雲媒建立了一種模式,即“中廣雲媒+省網”模式。沈林華表示,“中廣雲媒+省網”模式有4個方面的優勢:其一是平台優勢,中廣雲媒融媒體平台上運營的股東單位多年的研發應用成果,完全符合國家標准,並更具靈活個性化的優勢,能夠和媒體的編排系統進行友好對接﹔其二是機構和人員優勢,平台集合了一大批骨干人員,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其三是網絡優勢,能夠保障網絡運營安全、便捷和迅速﹔其四是運行優勢,有線網的團隊近10年通過不斷運行,在智慧城市、智慧社群、信息化建設、智慧化建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中廣雲媒的參與使得縣級融媒體中心平台的建設和運行有了大量用戶基礎,如有大量有線電視用戶即刻便能轉變為融媒體平台的用戶,相互促進,相互互動。”沈林華如是說。
建立主平台
延伸縣級融媒體觸角
在助力縣級融媒體推進方面,中廣雲媒深知平台建設的重要性。沈林華表示,目前中廣雲媒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平台整體建設思路最重要的就是媒體相融,包括廣播、電視、報刊、新媒體。而在廣播方面,中廣雲媒應基層要求,特別設立了應急廣播,這也是具有廣電基層特色的一項工作。“這種相融還包括服務相融,即黨建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服務,通過各種服務項目擴大縣級融媒體的傳播和影響。”
而談及這一融合平台的作用時,沈林華表示,首先在應用上,中廣雲媒建立了一個完整且可應用的省級平台,這一平台覆蓋了全省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各大縣級媒體平台可以直接嫁接使用,“這個平台建設速度很快,同時優勢也很明顯”。在沈林華看來,這便解決了平台標准應用不統一的問題,讓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這一平台在內容檢測上有自己的獨特優勢,這可以保証縣級融媒體新聞發布的時效性。”
在沈林華看來,省級平台雖然在標准建立上具有優勢,但是其在縣級融媒體建設個性化方面稍有欠缺,各縣級媒體的特點不一,個性化的缺失容易讓平台向下延伸受阻。
談及中廣雲媒建設的另一個解決方案,沈林華表示,即是幫助縣級融媒體自建平台與省平台對接。在他看來,這種方式不僅符合國家標准,還可以比較好地滿足縣級融媒體個性化的需求,以便向下延伸。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充分發揮現有設施和設備作用。”
不過沈林華認為,這一方案仍有缺點,那就是建設時間長,投資較大。“現在從調研情況看,財政寬裕的地方可能投幾千萬元,其中大多數在1000萬元左右﹔但是資金比較薄弱的縣區在投入上可能就比較緊張,幾百萬元已是很大挑戰。”
對於這一方案的劣勢化解,沈林華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比如進行平台租用,不僅省錢省時,還能充分地盤活現有資源,減少設備的投入成本。”
沈林華認為,在縣級融媒體建設方面,不僅要注重政策導向,還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建設。“除了政策的支持、資金的投入,還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採用合適模式,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