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黨,生日快樂" 黨媒多策劃初心永不變

編者按 98年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的?為了讓廣大讀者更好地了解黨的過去、現在以及展望美好的未來,黨媒不惜版面做好策劃,在祝福黨的生日的過程中以全媒體形式進行聯動,顯現出黨報恢宏的氣勢,並向世人展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信念和優良的作風。
98年時光荏苒,98年滄桑巨變。
當年承載著民族希望的小小紅船,如今已經變成承載著13億多中國人民希望的巨輪。乘風破浪,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著全國各族人民,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征程上繼續前進。
全力講: 老黨員故事 是最生動教材
6月29日清晨6點,天安門前,94歲高齡的老兵李安甫深情撫摸國旗的照片,讓無數人熱淚盈眶。這些堅守信念的老黨員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這是人民日報社旗下公眾號推出的一則新聞,透過這則新聞,老黨員們感人肺腑的事跡,成為廣大黨員生動鮮活的教材。在祝福黨的生日的報道中,我們看到黨媒紛紛採用大篇幅呈現了這些先進人物、先進事跡。
有這樣一位老英雄,習近平總書記稱贊他,“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他就是湖北來鳳縣離休干部,今年95歲的張富清老人。革命年代,他曾立下赫赫戰功,退役后他又主動選擇到偏遠的貧困山區工作,60多年來他深藏功名,在工作崗位上不改軍人本色、奉獻一生。
黨的發展歷程中,離不開無數無私奉獻的普通人,因此,他們的事跡需要人們知道,他們的精神需要傳承。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見賢思齊、矢志奉獻,講述像張富清這樣先進人物的故事,各級黨媒不遺余力。6月28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紛紛刊登《中共中央關於授予張富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強調要像張富清同志那樣恪盡職守、擔當使命,干一行愛一行,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頂得上,把革命理想信念化為行動的力量。要像張富清同志那樣一輩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淨淨做事,自覺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作為地方黨報,《陝西日報》也刊發“七一”特稿《生死鑒忠誠 白首証初心——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陝籍老英雄張富清》,該報3名記者通過深度採訪,挖掘梳理張富清事跡,以6000余字的篇幅講述老英雄95年人生的信念、71年黨齡的初心。“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老英雄猶如一本厚重的書,精彩、豐富,讀后令人感慨,發人深省。”採訪手記中,《陝西日報》記者李偉這樣寫道,作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一代共產黨人,我們站在新的起點,唯有不忘初心,擔當使命,才能真正使井岡山傳承下來的紅色基因,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得以延續。
講英雄的故事,也講基層的故事。“七一”前夕,新華網推出的《小村庄有了“精氣神”——遼寧清河區黨建為擎引領鄉村振興》《平頂山新華區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玉州區將黨建工作融入文化產業發展》《鎮原縣稅務局突出黨建引領為稅收工作添“彩”》《德江縣錢家鄉:“智慧黨建”讓黨員刷出存在感獲得感》等報道,通過描述基層黨建,促進黨建提升,彰顯了黨員在基層工作中發揮的能量。
用心學:深化主題教育注入新活力
7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牢記初心使命 奮進復興征程——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八周年》,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同日,《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98年后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宣傳黨的聲音,傳播黨的力量,是各地媒體一直堅守的新聞戰線。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之際,各中央媒體也以一篇篇力透紙背的華章,為黨慶生。
從6月開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相關理論傳播、學習報道也在“七一”這一重要的時間節點被賦予了特殊意義,成為主題教育活動的一大陣地。
“七一”前夕,由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網正式上線,官方微信公眾號“學習大國”也同步推出。
主題教育官網、微信公眾號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深入宣傳黨中央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精神和部署要求,及時反映主題教育進展成效和社會反響,為主題教育深入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看到,主題教育官網設置有《權威發布》《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權威指導》《主題教育動態》《初心傳承》《輿情反響》六大板塊、10余個欄目以及互動專區。官方微信公眾號則著力為廣大黨員干部打造隨時、隨地、隨身學習的移動平台。同時,鋪天蓋地的相關報道也“金句”頻出,更有深度解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主題教育活動進行了很好的理論補充與宣傳推廣。
6月底以來,《人民日報》還發表《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的主線——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文中指出,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隻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新華網評推出《回答好解決好這個根本性問題》一文,指出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光明日報》開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刊﹔《經濟日報》推出《各地扎實開展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懂弄通做實 聚焦為民服務》一文,介紹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的情況,文中表示,各地立足實際,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創新方式方法,力求學懂弄通做實,確保取得實效。
立志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在又一個‘七一’紀念日來臨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將‘自我革命’這個時代課題再度提到了全黨面前。”7月1日,《湖南日報》以《永葆初心,就是最好的紀念》為題的評論中寫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出發的原點,是立黨的“初心”。從南湖紅船起航,黨已走過近百年充滿艱辛、鑄就輝煌的歷程。“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可以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是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的秘訣,也是新時代新聞報道的原始素材與理論儲備。
回頭看:總結歷史經驗激勵后來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紅軍長征出發85周年,因此,“回首長征路”也是今年“七一”各大新聞報道的主題之一。
歲月流轉,情懷永恆。“湖南省汝城縣檔案館內,收藏著一張借據,雖已殘破不堪,字跡仍清晰可辨。借據上寫道,借了胡四德伯伯稻谷105擔,豬3頭,雞12隻。落款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葉祖令。”由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據引出,瑤族同胞對共產黨的信賴和濃濃的軍民魚水情被溫情呈現。7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一篇題為《借據,63年后兌付》的報道,從小線索出發,講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往事。
“回首長征路,贛州繼承的是紅色的基因與奮進的傳統﹔展望新時代,贛州開創的是中部地區高質量崛起的新局面。”透過6月28日《光明日報》題為《紅土地上新長征——贛南蘇區開創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文章可以看到,老區“不老”,中部地區崛起勢頭正勁,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正踏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長征。
回望來時路,激勵后人行。從紅軍長征勝利隻剩下3萬多兵力,到85年來中國共產黨隊伍不斷壯大,中國共產黨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並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7月1日,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059.4萬名,比上年淨增103.0萬名,增幅為1.2%。黨的基層組織461.0萬個,比上年增加3.9萬個,增幅為0.8%。
新時代對9000余萬名黨員提出新要求——要把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人民日報》刊發《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道出了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要興黨強黨,就必須以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錘煉自己。”文中表示,在新時代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就要掌握並運用好馬克思主義這一指導我們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就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就要建設一支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作為紅船起航之地,在建黨98周年到來之際,嘉興日報社聯合嘉興市委組織部推出《紅船旁的支部故事》欄目,全面展示嘉興各地在黨組織建設上的新做法、新經驗、新樣本。“紅船,是一條初心之船、奉獻之船。紅船初心,以人民為心,這種精神源於歷史、跨越時空,貫穿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全過程,也必將在今天嘉興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中,在嘉興打造黨群干群關系最融洽城市的最新實踐中,獲得當代落腳點。也隻有永葆深厚的為民情懷,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以奉獻精神召喚470萬嘉禾兒女接續奮斗,凝聚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礡力量。”《嘉興日報》評論員如是寫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駛向民族復興的彼岸,新時代的領路人告誡全黨,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正如新華社發表的文章《不忘初心使命 永立時代潮頭——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之際》中寫道,“回首98年,雄關漫道真如鐵。展望未來,而今邁步從頭越。”
多手推:全媒體傳遞黨的聲音
互聯網技術革新至今,多平台推廣、全媒體宣傳屢見不鮮,這也成為今年“七一”主題報道中主流媒體的“標配”。
“七一”當天,人民日報社新媒體發布《今天,為中國共產黨打個廣告》。簡短的標題以及2分45秒的小視頻瞬間吸睛不少。“為什麼?你習慣說放心,哪怕自己事事操心。為什麼?你習慣說責任,哪怕暫時不被承認。為什麼?你說,你也在追尋答案,在天空、在海洋、在高山、在深谷,在每個人的身旁,在沒有人去過的地方……”“因為,你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很多人被這幾個“為什麼”與這個堅定的回答感動著,有網友表示:“跨越百年風雨,因初心不改而朝氣蓬勃,邁向偉大復興,因矢志不渝而一往無前。親愛的黨,生日快樂。”
7月1日,解放軍報社官方微博推出《獻禮黨的98歲生日,MV〈戰無畏〉原創首發!》,以一部超燃的原創MV當作賀禮,獻給中國共產黨。觀眾點擊視頻,便能享受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
為獻禮“七一”,人民網還特別推出兩個H5產品,其中,《H5|慶“七一”,接力傳黨旗!@全體黨員》,讓受眾參與傳送黨旗,重溫入黨誓詞,畢竟,在每一次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時,相信每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都會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而這一H5借助“學習大國”推出“接力傳黨旗”活動,通過點擊海報或掃描圖中二維碼,便可參與接力傳黨旗,為黨慶生,這一產品也吸引了無數網友參與其中﹔而《初心H5|我,從貝勒路樹德裡3號來!》更為人們開啟了一段指尖的黨史旅程,並相應配置建黨歷史的問答題,網友們紛紛表示,“打開H5便樂趣無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