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萬芸芸:理想信念之火永不熄滅
江西日報社記者萬芸芸(右)在採訪紅軍后代
兩萬五千裡長征,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信念信仰、一座精神的寶庫。在紅軍長征啟程的地方,有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有人類遠征史上的傳奇,有我們來時的路,也有未來該走的路。
今年6月10日以來,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齊聚江西於都、瑞金,福建長汀、寧化等地,沿著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讓革命歷史照進現實,用革命精神啟迪未來。我十分榮幸地成為其中的一員,來到了長征出發集結地於都。
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在渡口聽紅軍后代講長征故事、在袁屋登賢縣蘇維埃政府舊址感懷紅色歷史……連日來,我們的行程滿滿當當,一路行走,所見所聽皆為景,感受到長征精神深深植根於這片熱土所散發出來的力量,同時有一種綿柔心緒,在心底茂盛生長,致敬著,滌蕩著,也思考著:
這份致敬,來自紅土地上的一座座連心橋——
河水悠悠,萬木蔥蘢,92歲的熊德昃老人站在羅坳鎮鯉魚渡口,情緒激動。一大早,他就穿好雨衣,拄著拐杖,在家人的攙扶下徒步一個小時來到此處。他是85年前紅軍渡河的親歷者,當時的情景,早在父輩們的口耳相傳中變得清晰。那時,為躲避敵人偵察,紅軍晝伏夜渡。而於都河上沒有一座橋,鄉親們連夜把床板、門板甚至是壽材板都拿出來搭浮橋。熊德昃的母親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被敵人抓住審問,出來后仍奔走在渡口,打草鞋、燒開水、做飯食……就這樣,1934年,8.6萬中央紅軍僅用了4個夜晚,就從鯉魚渡口等8個渡口渡過600多米寬的於都河,浩浩蕩蕩,踏上漫漫長征路。
熊德昃的講解,令大家肅然起敬,紛紛紅了眼眶。其中一位記者脫口而出:“於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
蘇區人民送兒郎、送夫君、送父兄參加紅軍,展現了血染革命的風採,而那一座座浮橋,早已成為連心橋,橋的那頭是紅軍戰士,橋的這頭是蘇區人民永恆的紅色血脈。
這份滌蕩,來自5.2公裡微長征體驗的靈魂洗禮——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6月13日,於都暴雨如注,前幾天各自奔走的採訪組齊聚祁祿山鎮,體驗再走長征路。
河面上三五根木頭扎成一排是為“橋”,人走上去晃晃悠悠,橋下河水湍急。一條蜿蜒小道,十分泥濘,大家拿著一根竹棍借力,小心翼翼,卻依然“狀況不斷”。鞋子踩進泥巴動彈不得,用力一蹬,鞋還在原地,人卻在半米開外﹔雨水打在臉上,視線模糊,走著走著,愈發覺得哪裡不對,原來不知何時眼鏡掉在路上……
其實,我們重走的這段長征路,隻有5.2公裡。一場大雨,澆透了身體,也洗禮了靈魂。85年前,中央紅軍渡過於都河后繼續前行,同樣是在這段小道上,戰士們扛著沉重的武器裝備,扶著傷員,忍飢挨餓,急速前行進行戰前集結,並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
到達終點后,風雨暫歇,陽光普照,紅旗挺立。那一刻,紅軍戰士克服千難萬險的長征精神,似乎穿越時空,在大家的心底扎根、生長。
這份思考,來自一段段無悔的等待——
接受採訪時,紅軍遺孀段桂秀坐在沙發上,眼角涌出淚花。1932年,她丈夫王金長參加紅軍,段桂秀送他到車頭圩的一棵大樟樹下,丈夫叮囑:“我至多離開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來。”一句承諾,段桂秀等了87年。今年5月15日,段桂秀來到烈士陵園,在摸到王金長名字的那一刻,她終於失聲痛哭……和被採訪人一起哽咽的,是我們感動的淚花止不住涌出眼眶。
唯其犧牲,而顯其壯麗﹔唯其堅韌,而顯其雋永。我們應當銘記像段桂秀這樣的幕后英雄,她們從紅顏到白發,不忘初心,執著堅守理想信念,用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不能忘,不能缺,也不會忘,不會缺。不滅的信念之光,必將激勵我們踏踏實實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