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新聞人追夢新時代

人民日報社夏康健:尋根探源,感受長征堅韌的力量

2019年07月04日07:25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人民日報社夏康健:尋根探源,感受長征堅韌的力量

人民日報記者在南雄市烏逕鎮新田村採訪91歲老人李梅德,挖掘紅軍入粵的第一仗新田村之戰的經過。

懸崖峭壁,雲霧繚繞。汽車在羊腸小道上小心地爬行著,頗有“束馬懸車”之態。行至山間大橋,向下望去,深不見底,如萬丈深淵,不免讓人膽戰心驚。這是粵贛邊界高速公路一景,85年前紅軍曾在這裡突破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拉開了長征的序幕。

究竟是什麼,能夠激勵紅軍在崇山峻嶺間、在敵人圍追堵截下,完成兩萬五千裡的偉大壯舉?長征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從不同的角度看長征,能得出不同的答案。從軍事角度看,長征是一次戰略轉移,“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似乎更符合長征精神﹔從革命角度看,長征是一次政治宣傳,將革命的火種撒遍大江南北,長征精神就有一種播撒革命信仰火種的內涵﹔如果從黨的發展的角度看,長征是一次黨發展成熟的歷程,長征精神就頗有在磨難中成長的味道。

在15天的時間裡,記者重走紅軍在江西、福建和廣東的長征路線,到贛州、到龍岩、到清遠、到韶關,傾聽長征故事,感受長征精神。我們曾意氣風發,飛奔在平坦的大道上,也曾身心俱疲,掙扎在泥濘的小路上。我們曾在小亭子下,一邊享受著於都河畔的陣陣微風,一邊聽紅軍后人講述著長征的故事﹔也曾站在庄稼地上,冒著烈日,在江西土話中感受軍民魚水情﹔更曾在泥巴路上,冒著傾盆大雨,重探紅軍渡口。重走長征路,我們既感受到了行軍之苦,也感受到了勝利后的喜悅。苦與樂的交織,為長征做了准確的注腳。

一路走來,一路思考。究竟什麼樣的詞,能夠准確地概括出紅軍的長征精神,能夠抽離出當前時代下我們最需要的精神內涵。回看長征,紅軍戰士不怕惡劣的自然環境、不怕窮凶極惡的敵人,硬是憑著決心和毅力拼殺出一條血路。紅軍的拼殺卻又不是“頭撞南牆不回頭”,他們會在長征中思考,會選擇靈活多變的戰術。我想,除了“堅韌”,別無其他。堅韌,兼有著軟和硬兩種特征,既有著堅定不移的味道,又有著靈動多變的感覺。堅韌,不僅代表著鋼鐵般的意志,也代表著思考和智慧。

如今,我們闊步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其中必然不乏艱難險阻。這就需要我們新聞工作者重新挖掘長征故事,引領導向、凝心聚力、成風化人,書寫出新時代的壯麗篇章。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