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三代新聞人同走新聞路
重讀佳作 重返現場 用融媒傳播70年變遷
浙江日報社日前開展了三代新聞人“同走新聞路”活動。在為期兩個月的活動中,由佳作作者、浙報老記者和一線骨干記者、浙大新聞專業學生組成的三代新聞人隊伍,以《浙江日報》部分新聞佳作為脈絡,兵分15路,重讀佳作,重返現場,在實踐中“傳幫帶”,增強新聞隊伍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編委、全媒體編輯中心主任張亮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說:“這次活動不僅成為浙報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和融媒體大練兵的重要載體,更成為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浙報大力推進內容品質化的成功探索。”
練腳力 好作品是腳上沾泥土的好記者成就的
圍繞“回望”新視角,“同走新聞路”活動精心選取了15篇在《浙江日報》70年歷史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時代性的新聞佳作,精准把握時代脈搏,巧眼回望時代變遷。張亮說:“浙報很多作品在重要節點回答了時代之問,用新聞推動社會進步,這是15篇佳作的選擇標准,且每篇作品都是深入踐行‘四力’的典范。”
5月5日,《永遠做農民兄弟的貼心人》成為本次活動的首篇見報稿件,87歲的老記者呂韶羽帶隊重訪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追尋61年前偉人足跡,與幾代農業科技工作者共話為農初心。在重訪中,呂韶羽講起那段讓他畢生難忘的採訪經歷:“我是在毛主席離開杭州后來採訪的。我在農科所‘沉’了一個星期,凡是見到毛主席的職工都訪問過。”浙報全媒體文化新聞部曾福泉說:“這次重訪農科院,我們在呂老的帶領下,採訪了當年《毛主席在浙江農業科學研究所》報道中健在的所有見証人,也走遍了農科院的角角落落。”
老一輩新聞人的堅守讓同行的新一代新聞人深受啟發:深入踐行“四力”才能寫出有溫度、有真情的報道。
如《新聞為民,萬水千山總是情》中,三代新聞人開著“佳友民情快車”,走過崎嶇山路,重訪浙西南革命老區遂昌門陣村。學生楊凌偉、劉敏等跟隨佳友民情工作站首任站長、駐扎基層26年的俞佳友採訪至深夜,與村民“圍爐夜話”鄉村振興。
《綠葉成蔭梨滿枝》中,三代新聞人來到慈溪市周巷鎮新繆路村,重訪當年名噪一時的效益農業典范“台逸”梨園。了解不同的梨穿不同的“花衣”,傾聽新農人的發展煩惱,關注鄉村振興面臨的瓶頸……大學生金韻怡感慨:“這一趟,讓我有機會跟著新聞前輩追溯過去,也記錄當下、展望未來。我從中感受到做好‘三農’報道的不易,希望未來自己也能成為腳上沾泥土、接地氣的好記者。”
拼腦力 好作品來自獨立思考,更要經得起時間檢驗
《一戶農家七十年:根與土的史詩》中,重現九旬攝影記者徐永輝70年來200余次探訪葉根土一家,定格家國變遷。此次三代新聞人同訪,再現了葉根土一家的故事,記錄了千千萬萬中國家庭富起來的縮影。徐永輝說:“攝影記者不能拍了照片就走,還要仔細採訪,拿出具有獨立思考的好作品,才能做個好記者。”
重訪葉根土一家前,記者何蘇鳴閱讀了大量相關報道,仔細梳理葉家的譜系,以便在採訪時能精准把握要點﹔採訪中,90歲的徐老攝影包不離身,在200多次回訪后,依然不放過葉家的每個細節變化。“學校學的大多是理論知識,在這次採訪中,幾位記者老師教我採訪要注意提問方式,寫稿要靜下心思考,結合親身經歷,表達真實想法,這樣的文章更有溫度有情感。”大三學生陳瀟告訴記者。
三代人重返萬向集團探尋魯冠球成功之路的過程中,學生曾羽也曾向原作者之一周守瑾請教,為何魯冠球會成為長盛不衰的典型?為何老記者們在35年前就有著深刻的洞見?周守瑾謙虛地解答說:“我和老魯接觸后就認定他是一個踏實可信賴的人,不是他怎麼說我就怎麼寫,而是他一直是這麼做的。新聞要用事實說話,用這些事情本身來闡明魯冠球的觀點,作品才可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記者了解到,此次共有6名浙報退休老記者、55名浙報在職記者和17名浙大新聞專業學生參與“同走”採訪。老中青三代新聞人,年齡差高達70歲。跟著90歲的徐永輝、85歲的江坪、89歲的周守瑾等浙報老記者、老總編輯重返新聞現場,年輕記者和新聞學子不由感慨:“同走新聞路”,走的不僅僅是新聞佳作的回訪之路、時代變革的發展之路,更是傳承好作風、踐行“四力”之路。
融媒傳播 融媒體報道,形成傳播合力
此次“同走”系列報道融媒體特色鮮明,15組稿件以15個報紙打通版呈現。主稿以記者的親歷式報道引讀者“入鏡”,老記者感言再現佳作魅力,大學生手記著重“四力”體悟,專家點評提升報道高度,新老圖片、佳作回眸和大事記等“配件”則豐富了版面語言。此外,每個版面都配上視頻報道、佳作原文的二維碼。一個版面多媒介閱讀,不同形態的報道相互補充,大大增強了主題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15組報道不僅悉數被“學習強國”APP轉載,還吸引了人民網、央視新聞等媒體轉載。張亮說:“這組報道能成功實現從紙媒到全網的分發,得益於浙報全媒體編輯中心將融媒體的理念貫穿於新聞生產和分發的每個環節,開展了一場融媒體大練兵。”
如浙報全媒體編輯中心的欄目編輯部承擔了所有新聞產品的統籌、把關,精心打磨每個稿件、版面、視頻等﹔設計研發室大膽創意,用“膠卷”“梨”“楓葉”等元素,鮮明表達報道主題,強化視覺沖擊力﹔數字編輯部則結合移動端閱讀特點,對稿件進行二次設計,提升“悅”讀體驗﹔檢校室為把關托底,配齊最強檢校力量,隨時響應……
稿件未見報,運營已開始。在“同走”活動啟動之初,全媒體編輯中心便同步成立“報道制作分發小組”。每天凌晨待版面簽發付印,不管多晚,欄目編輯部的值班主任、編輯都會將文字、圖片、視頻、圖表等所有素材整理打包,發送至“報道制作分發小組”微信群。清晨,浙江新聞客戶端無縫對接在頭條重要位置發布稿件,同時分發給“學習強國”、浙江在線等平台。接著,浙報新媒體矩陣集體加入推廣團隊,視頻影像部制作視頻適配鏈接,官方微信、微博及“政已閱”“涌金樓”“有風來”等浙報集團下屬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隨后,新媒體發展中心則根據當天稿件特點,向人民網、央視新聞、今日頭條等平台做縱向精准推送,並向浙江省內多地的地方發布、門戶網站和行業企業公眾號做橫向精准推送。運營上的內外合力、縱橫交織,使報道快速傳播開來,成為熱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