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劇失范現象帶來的倫理問題思考
——以《太子妃升職記》為例
[摘要] 近年來,自制網絡劇大量涌現。在其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低俗化、大尺度暴力鏡頭,以同性題材為噱頭等失范現象,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熱門網劇《太子妃升職記》,以此來淺析網絡劇失范現象帶來的倫理問題及其思考。
[關鍵詞] 網絡劇﹔失范現象﹔倫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J99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6-0000-02
截止2018年6月底,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6.12億,網絡視頻的用戶使用率達到76%。[1]在這樣的背景下,網絡劇呈井噴式地涌現。網絡劇有題材廣、種類全、迎合年輕人的風格、創作空間大,可以全方位滿足受眾需求的特點。在網劇盛行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倫理問題,本文以熱門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為例對倫理問題做個剖析。
一、解析《太子妃升職記》的失范現象
(一)以浮夸造型吸引受眾,實現商業盈利
《太子妃升職記》善於運用“擦邊球”的方式渲染一些大尺度場景,劇中存在大量演員扮相帶裸露的不當鏡頭。如劇中太子妃與其他妃子的大部分戲服都是衣不蔽體,太子則是袒露胳膊,配上短褲、涼鞋。如此令人咋舌的夸張造型,可以吸引受眾的注意。但實則對藝術表現和劇情需要並無太多幫助,純粹是為了吸引眼球的商業行為,通過吸引眼球的內容獲取最大化的受眾關注度,最終通過售賣受眾關注度實現商業盈利。
(二)迎合低級趣味審美
《太子妃升職記》中庸俗低級趣味的橋段佔比很大,劇中不乏一些惡俗的笑料和片段,涉及到“帶挑逗意味的暗示性畫面、台詞”的場景頻頻出現。這些場景對劇情發展並無幫助,且缺乏深度的敘事技巧。網劇很大一部分都是從網絡小說的基礎上改編的,敘事手法多以非嚴肅的娛樂為主,所謂的“突破和大膽”不過是在無厘頭與惡俗上做文章。網劇的宏大敘事手法被消解,迎合了大眾的低級趣味,滿足了受眾短暫視覺沖擊追求的快感,使編劇方向朝碎片化發展,進一步強化著審美異化現象。
(三)抓住受眾的獵奇心理
劇中也常常出現 “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兩性關系”的場景,如劇中太子妃還沒接受自己是女兒身的時候,她的樂趣所在便是與太子的妃子和自己的丫鬟調情,劇情中很多的場景是太子妃對同性女生做出帶暗示性的舉動,這樣的大尺度畫面加上具有“同性”色彩的暗示令許多觀眾倍感新鮮和特別。因而設置這樣的劇情,抓住了當今對“同性”話題的熱度和受眾訴求,也迎合了受眾的“獵奇”心理。
二、網絡劇失范現象所帶來倫理問題的表現
(一)不利於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多數網劇不僅充滿投機心理,同時也粗制濫造。一部題材類型的網劇火了之后,市場上馬上出現了諸多同類型的網劇,說是“借鑒”,實則不少都含有“抄襲”成分,比如網劇《屌絲男士》中的一些橋段是直接照搬德國喜劇小品《屌絲女士》。在網劇發展得熱火朝天的情況下,加強對網劇的管理對整個行業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沒有一個管控的標准,一些投機取巧的小制作公司會為了博取利益而想方設法借各種出格的場景和噱頭來挑戰行業底線,最終不利於這一行業的良性發展。
(二)觸碰社會道德的敏感題材,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
近年來播出的網絡劇如《太子妃升職記》、《上癮》等都涉及到敏感的同性之間的情感故事,“同性”題材在我國傳統影視出品歷史上,一直是一個雷區。而網劇憑借著其審核機制的漏洞,抓住了這個備受關注的話題作為創作題材,將其熱度最大化的發展。若任其發展,不僅會一步步地消磨掉藝術的價值,它還將對未成年人世界觀的形成產生影響。有研究顯示,當青少年無法分辨媒介所塑造的虛擬環境與真實的社會環境,當他們接觸媒體呈現的內容時,他們傾向於把自己融入到其中並產生認同感。傳媒的沖擊也會慢慢滲透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他們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三)引起大眾的審美異化,不利於傳播社會正能量。
目前受到大眾和市場所追捧的網絡劇集基本呈現為“低俗化”的審美內核。許多網劇在創作題材和表現形式上都有意地迎合受眾的媚俗,包括色情、血腥、同性等,對人的感官和心理造成強烈的沖擊。過分在獵奇和關注度上做文章,會使得藝術性流失,走向低俗和膚淺,異化大眾的審美。而不少網劇為了刻意營造一些人物之間的沖突性,刻意放大一些社會矛盾,比如網劇《青春期》大肆渲染青春期少女的叛逆行為、畸形的校園生活,不利於社會正能量的傳播。社會秩序的混亂也會引起大眾行為的失范,具體而言就是“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動化、無責任化和浮夸虛假化”。[2]
三、網絡劇倫理問題的治理對策
(一) 提高網絡技術,實現內容分級
通過立法,世界各國建立起對文學和視聽作品的內容審查分級的系統。內容分級,可以將不良內容設置為對青少年禁播,而對於成年人,則可以在視頻的畫面中以提醒的方式來進行勸導。隻有和審查制度密切地結合起來,同時設立與之相匹配的相應的監督舉措,分級制度在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避免傳媒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媒介文化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3]完善網絡自律的技術手段,可以通過屏蔽一些具體的關鍵詞,對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過濾。以此提供更好的網絡瀏覽環境,以實現對網絡劇進行更行之有效的監管。
(二) 發展一套適用於網絡劇的審查技術
當前網站制作節目的同時既是播出方又擔當節目本身的審查員,通過這樣的“自審”制度實現網劇的制作和投放。這種行業協會的慣例取決於成員的自覺遵守,並無強有力的法律作為支持,實際產生的約束力不強。廣電總局應當出台“網劇審查”新措施,加強網劇監管及全流程管理,盡量做到審核標准與電視劇的審核標准一致,電視不能播的,網絡也不能播。隨著網絡劇的不斷遞增,網絡劇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必然需要一套單純適用於網絡劇的統一規范,網絡劇的規范化和統一審查標准是網絡劇健康蓬勃的基礎。
(三) 建立完善的網絡劇評估體系
網絡有極強的互動性,在視頻節目的頁面中往往都有評論區,以方便觀影網民進行評論和交流,對於一部網絡劇的優秀與否,網友都可以通過這一渠道發表自己的看法,反饋到網絡劇的制作方。網絡劇應該最大化地發揮建構的這套評價體系,設置相關的投票、調查等,為以后節目質量價值評估提供參考。此外,視頻網站可以通過把視頻節目的點擊率、轉發量等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創建一套嚴謹的、有效的評價系統,並最終利用該數據進行投資和判斷的標准。在國家廣電總局的統一指揮下,國內的各類視頻網站必須一同抵制含有失范內容的網絡劇的傳播,自我監督並堅持行業自律,構建合理的網劇傳播秩序。
(四) 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影視媒介素養教育,提高網民的鑒賞水准。
由於國內影視媒介素養教育的缺失,很多用戶對網絡影視節目缺乏基本的甄別及批判能力,容易人雲亦雲。在這種背景下,電影和電視媒體素養教育也應盡快納入全民教育系統,以提高影視欣賞和批評的能力。對學生而言,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影視欣賞類課程,幫助學生提升藝術鑒賞力;對普通老百姓而言,社會上可以開通一些電視欄目或專題以提高用戶的影視鑒賞能力, 幫助他們區分影視劇的優劣。隨著欣賞水平的提高, 用戶不僅可以規避低俗影片, 也可以對網絡劇市場實行有效的監督。
參考文獻:
[1]2018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EB/OL].http://www.sohu.com/a/278851012_100021251.2018-11-30.
[2]鄭根成.電視節目低俗化的深層反思[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2):155-160.
[3]陸時莉.傳媒暴力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及社會控制的心理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6(4):20-2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