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推企業出海賦能計劃 多方攜手共助中國企業“走出去”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鄭思雯 馮實):7月1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在線舉辦的企業出海賦能系列沙龍——科技引領·創享智造“一帶一路”科技智造前沿趨勢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行。頂級智庫、出海企業、紅圈律所及產業園區代表們共同探討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科創企業發展趨勢及企業出海面臨的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
出席本次沙龍的嘉賓有國際在線副總裁何清、上海德必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波、北京大學全球互聯互通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柯銀斌、捷克中亞商會中國區主席Jan·Krbel、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馮琛、德必集團北京城市公司總經理徐吉平、北京進化者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然以及其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科技產業負責人、跨國企業代表近百人。沙龍現場重點推出了“企業出海賦能計劃”,全面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北京大學全球互聯互通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柯銀斌在作題為“ 中國企業共建‘一帶一路’的‘三部曲’”的演講中表示:“要依次漸進行動解決‘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問題,對中國科技智造企業而言,基於科學技術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科學技術所固有的創新特征,一方面必然帶來某些意料不到的非市場問題,需要非市場戰略去應對﹔另一方面,又給后來者的中國企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需要我們提升與規則制定類國際組織打交道的能力,在全球市場提升規則標准的制定權。三部曲完成之日,就是全球商業共同體的形成之時”。
捷克中亞商會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是國際在線環球創業平台的入駐機構。作為捷克中亞商會中國區域主席,Jan·Krbel(楊凱博)致力於為中國會員企業提供“走出去”的幫助,同時為捷克企業在中國尋求商業合作機會。他在主題為“宏觀環境 溝通模式 世界趨勢 中國創新”的演講中著重提到了創新,“促使雙方創新深化發展的合作,應該是教育、科學和研發方面的合作。這些領域有著較強的重疊性,因為科學家和科學機構的長期學術往來才能促成共同的科研項目,才能達到真正的創新共贏。”Jan·Krbe說:“中國很多行業已經達到讓人相當滿意的水平,某些行業甚至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尖峰。中國的機構和企業不斷投資研發和技術創新,並且與世界各種研究所、大學及企業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化。過去幾年的合作發展中,尤其在高科技企業、產品和技術領域中體現得格外明顯。”
國際在線是中國對外傳播的“國家隊”和跨文化領域的傳播專家,在此次沙龍現場推出的“企業出海賦能計劃”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在線創建的服務於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中國品牌“國際化”的一站式服務平台,目的是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海外發展理念和信息,有利於企業在海外的發展及人脈的拓展。
國際在線產業業務部總監趙軍鵬在詳細介紹“出海企業賦能計劃”時說:“國際在線企業出海賦能計劃以長知識、交朋友、拿項目、避風險為核心目的,通過線上及線下服務為企業出海賦能。其中,線上部分將以全媒體、多語種、多終端以及豐富的海外資源優勢為企業品牌規劃及傳播策略的制定提供專業化的服務﹔線下部分將開展包括賦能出海沙龍、國內外培訓、海外企業考察等活動。預計今年10月份,國際在線將開啟德國工業4.0及德國隱形冠軍企業訪問學習項目,屆時活動將呈現政府會談、專家指導、企業訪問、海外課堂、雙邊交流等五大亮點。“
除了線上線下服務以外,國際在線還推出了會員期刊。期刊以互動、互學、互助為定位,將使眾多國際機構及中外企業用戶更便捷地進行國際化的信息獲取、資源互享及品牌傳遞。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學全球互聯互通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柯銀斌以及捷克中亞商會中國區域主席Jan·Krbel獲得“企業出海賦能導師”稱號,國際在線副總裁何清為導師頒發導師牌。此舉旨在促進中外企業交流、對話與協作,形成機制性國際平台與跨界網絡,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務實與高效的理論指導。
研討會間隙,專家及企業代表們相互溝通、交流經驗。現場嘉賓坦言,不但收獲了很多經驗與知識,而且結交了許多新朋友。經記者了解,當天在研討會現場即產生多個合作意向。
據悉,“賦能出海企業”是國際在線對“一帶一路”倡議踐行的主要目標和方向之一,國際在線將繼續攜手相關機構,匯聚更多資源,不斷為中外企業“走出去”提供助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