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2》背后的寰宇沉浮 老牌香港電影公司何去何從
7月8日,電影《掃毒2》已上映7天時間,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掃毒2》已取得6.75億元票房。這一數字再現港片高光時刻的同時,也讓《掃毒2》 背后的出品公司寰宇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寰宇娛樂”)再度進入人們的視線之中。近年來,在港片式微的形勢之下,寰宇娛樂這家老牌香港電影公司也備受考驗,甚至早在2016年起,寰宇娛樂就開始出現了大面積業績虧損。在內地電影市場崛起,港片日近黃昏的今天,寰宇娛樂能否借《掃毒2》逆襲?老牌香港電影公司該何去何從?
淨利潤連年虧損
當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帶著久違的港味在大熒幕上與觀眾見面時,觀眾們用3天破4億元票房的速度向市場証明了這個天王組合的票房號召力。
貓眼電影專業版顯示,7月5日上映當日,《掃毒2》以1.32億元的票房成績將《蜘蛛俠:英雄遠征》拽下榜首,居於當日票房第一。截至7月11日14時30分,《掃毒2》累計票房為6.75億元,貓眼評分為9.0分,高於《掃毒1》8.9分的評分。
《掃毒2》的票房一路高漲,而它背后的出品公司寰宇娛樂的業績卻是連年虧損。據寰宇娛樂年報顯示,2016年開始,寰宇娛樂淨利潤開始出現大幅下滑。2016年淨利潤虧損1.41億港元,同比下滑186.93%。直至2018年,寰宇娛樂的業績頹勢依然沒有好轉,2018年淨利潤虧損1.35億港元。
在日前公布的2019年中期財報中,寰宇娛樂的業績虧損仍在繼續,報告期內,寰宇娛樂淨利潤為虧損4956.8萬港元。寰宇娛樂方面表示,在電影發行及放映、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方面,報告期內該業務產生的收益約為500萬港元,較上年同期之約2710萬港元減少81.5%。這部分約佔集團收益的17.8%,而在2017年,這一數字為53.9%。收益的減少主要源於缺乏新電影上映,而去年同期,寰宇娛樂有3部電影上映。
《風雲》之后鮮有“風雲”
如今的落寞掩不住寰宇娛樂這家老牌香港電影公司昔日的輝煌。1986年,林小明創立了寰宇激光錄像有限公司,或許是率先嗅到香港電影繁榮的味道,寰宇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涉獵電影制作與發行,通過把電影版權轉售給國內音像出版社,借此建立新發行網絡,並成立世紀創作室有限公司、縱橫制作有限公司、數碼節目制作有限公司和寰宇影像國際等公司進行電影制作。1999年,寰宇國際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在功夫片、動作片、警匪片、喜劇片、武俠片等多種題材百花齊放的上世紀90年代,寰宇娛樂也通過《少林足球》、《雙雄》、《三岔口》、《風雲》等影片逐步在競爭激烈的香港電影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其中,1998年上映的電影《風雲》以4150萬港元的票房成績拿下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
但屬於寰宇娛樂的“光輝歲月”並未“光輝”太久。貓眼電影專業版顯示,2010年以來,寰宇娛樂共出品了15部電影,其中票房過億的影片僅有《掃毒1》、《掃毒2》、《拆彈專家》等5部影片,《高舉愛》、《夢游》等影片的票房僅為幾百萬元。
對於寰宇娛樂業績的不景氣和爆款影片難再的局面,北京商報記者多方聯系寰宇娛樂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香港電影僵化的制作模式和內容單一讓港片市場份額和影響力不斷縮減。老牌香港電影公司不僅要面對香港電影市場中內地、東南亞、好萊塢等多個市場的分流,還要面臨內地市場中因缺少類型差異化帶來的觀眾審美疲勞的考驗。
昔日大佬如何重拾輝煌
在香港電影人才流失、黃金時代遠去的今天,寰宇娛樂的業績困境實際上是整個香港電影產業的縮影。
隨著內地電影市場的興起以及好萊塢、東南亞等電影市場的沖擊,香港電影逐漸走向了落寞。邵氏停產、嘉禾電影被收購且不再涉足上游影視業務,新藝城也因利潤分配不均、創作觀念發生分歧等問題僅存活11年就宣告解體。面對市場的大浪淘沙,其他香港影視公司即便能繼續出品電影,產出量也極低,基本一年1-2部甚至幾年一部。
在合拍片已經蔚然成風的當下,不少香港電影公司通過合拍片的方式借力內地資本實現票房收益。影片《紅海行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該影片的出品方涵蓋內地和香港兩地的影視公司,如博納影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英皇影業等,演職人員也是兩地兼具,比如導演為香港導演林超賢,演員則既有張譯、杜江等內地演員,同時也有任達華等香港演員。此外,《美人魚》、《捉妖記》等影片也是如此。
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港片想要進入內地市場隻能走合拍片的道路。而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下,視頻平台或許能夠成為香港電影公司的下一個依托”。
影評人王方指出,由於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影院上映的影片數量有限,再加上現階段欲在院線上映的影片眾多,香港電影若想要借該渠道獲得較高的票房會面臨較大的競爭,而視頻網站則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並可直接對接受眾以獲得市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