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融媒時代,讓普法宣傳"動"起來

何福安
2019年07月12日13:1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融媒時代,讓普法宣傳“動”起來

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報著力做好普法宣傳,是基層主流媒體實施這一國家戰略的一項政治性任務、基礎性工作、業務性探索,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意義深遠。

融媒體時代,地方報要做好此項工作,面臨諸多全新的機遇和挑戰。近年來,《永康日報》緊緊圍繞“尋找人、走近人、感動人”的總目標,精心謀劃、強力實施,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濃郁地方特性、彰顯傳播特點”的宣傳活動和融媒體產品,勉力讓普法宣傳“動”起來,社會、經濟效益齊頭並進,廣受社會各界的贊譽。

豐富普法載體

實現更多“心靈觸動”

地方報普法宣傳搞了30多年,也探索了30多年。進入融媒體時代,輿論生態發生深刻變化,讀者接受信息的心態也呈現復雜性和多樣化,媒體傳播效果難以預測和把握。《永康日報》審時度勢,豐富普法載體,實施“動態的普法活動與靜態的新聞宣傳實現良性互動”的傳播戰略,普法效果達到了良好的乘數效應。

“平安法治永康行”文藝匯演,成為村民的法律大餐。文藝匯演節目中既有青年村民喜愛的現代歌舞、小品,又有中老年人鐘情的永康鼓詞、金華道情,形式活潑多樣,但內容都緊扣法律宣傳這個主題。《永康日報》採編人員則擔任策劃、編劇、導演,大多數節目內容都是該報的原創作品。該報還整合社會資源,聯合市政法委、司法局、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18個部門、單位共同舉辦,招募該市眾多文藝界的志願者加盟,提升了活動的專業性和影響力。

2018年,“平安法治永康行”文藝匯演在全市共演出32場,觀眾場場爆滿。僅此一項,該報就取得了頗豐的營收,相關部門共支付“政府買服務”經費70多萬元。

法律服務送到市民家門口。8890便民服務中心是由永康市政府創建、該報負責運營的便民服務平台,開通5年來,在市民中享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譽。“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8890”,成了當地的新民謠。該便民服務中心積極走出去“辦服務”,開出“大篷車”,將法律服務在內的各種生活服務,送到市民家門口。周末的小區廣場,台上是生活味濃郁的精彩文藝節目,積聚超高人氣﹔一旁的法律咨詢台則提供超值服務,更是人頭攢動。截至目前,該報“8890大篷車”送法律服務活動已開展了20多場,深受市民的喜愛,現場十分火爆。

擴大欄目覆蓋面

達成更多“部門聯動”

經過多年運營,該報意識到,普法宣傳僅憑媒體一己之力,效果往往非常有限,而是應該通過擴大欄目覆蓋面,聯合各部門、單位,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眾人劃槳開大船”。

永康日報社與永康市公安局聯合創辦《警界》專刊,已有12個年頭。該專刊每周一期,每期兩個版,設有《以案說法》《交警曝光台》等欄目,每期還刊出“平安永康,人人參與,人人知曉,人人平安”等公益廣告。

《以案說法》欄目,通過精彩案例回放,警醒讀者要知法、懂法、守法,可讀性、教育性融為一體。《交警曝光台》欄目,將交警近期查獲的酒駕、醉駕人員的名字、車牌號公之於眾,起到了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在該報歷年組織的讀者滿意率調查中,《警界》專刊連續多年被評為“讀者最喜愛的欄目”之一。

《警界》專刊贏得讀者好口碑,為該報與更多部門達成聯動,合辦、委托運營普法類欄目,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后,該市法院、普法辦、司法局等,根據各自工作性質、特點,在相應版面開設了普法類欄目。市法院的《法苑》欄目,通過活生生的案例,告訴讀者“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准則﹔市普法辦、司法局在該報刊出“公共法律服務群”二維碼,打通該報PC端網聊欄目《Q來Q去》,為讀者提供“律師咨詢、法律援助、調解糾紛和公証鑒定”等服務。

該報普法類欄目多媒體、多版面“開花”,多領域“結果”,對營造良好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發揮了較大的作用。通過合辦、代運營普法類欄目,該報每年營收達到上百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借力媒體融合

引發更多“傳播轟動”

近年來,《永康日報》採編人員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融媒體時代,普法宣傳要取得實效、長效,一定要開展“立體式、多兵種作戰”﹔“兩微一端”多媒體矩陣“火力”全開,才能引發更多的“傳播轟動”,對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受眾才會真正“入耳、入腦、入心”。

“播、視、報、網、端、微”,一個都不能少。“平安法治永康行”文藝匯演,是該報今年普法宣傳的重頭戲。每場演出之時,該報融媒體矩陣悉數啟動。微信、網絡同步直播,點擊量均在數萬以上﹔浙江新聞客戶端永康頻道持續推送,受到熱捧﹔報紙報道圖文並茂,得到讀者贊譽。

永康有6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該報調查發現,這個流動群體接觸頻率最高的當地媒體為《永康日報》。同時,還發現,大多數人擁有智能手機﹔他們會通過掃描《永康日報》上刊印的二維碼,進入“永康日報”微信公眾號。針對上述特點,《永康日報》精准施策,為這一群體量身定制了以“動態、深度報道相結合,線上、線下實現互動”為特色的“普法套餐”。

該報與市流動人口管理局合辦《流管曝光台》欄目,違反《浙江省流動人口居住登記條例》的企業和市民,持續在《永康日報》上被實名刊出﹔與市法院合辦《人民法院公告》,動態刊出“民事訴訟開庭通知”,至今已達1100多期。同時,該報推出數十組系列深度報道,比如,《“土律師”施祖林重病纏身10多年持續熱心助人》《“普法狂人”陳志明10多年免費服務打工者》《“誠信老漢”沈森彪30年還掉50萬舊債》等,在社會上引起較大的轟動。其中,《我市近些年賭博犯罪現象透視》經“永康日報”微信公眾號轉發,引起粉絲強烈關注,僅兩個小時閱讀量就逼近兩萬。

永康市普法辦、司法局在該報網聊欄目《Q來Q去》版面,長年刊出“公共法律服務群”二維碼。隻要外來務工人員用手機掃描這個二維碼,就可以實現與律師在線對話,免費得到各種各樣的法律服務。隨后,此對話內容被刊發在版面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此同時,該報經常聯合市普法辦、司法局、流動人口管理局,到外來務工人員密集的城鄉接合部、企業,趕“普法集市”、入車間進工棚,發放資料,推廣普法類微信公號,開展法律咨詢,為他們送上來自第二故鄉的“法律護身符”。

(作者單位:永康日報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