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海外華文媒體赴普洱採風 在這裡,心情總如歌聲般輕快

石 暢 海外網記者 李 萌
2019年07月19日06: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在這裡,心情總如歌聲般輕快

  雲南省普洱市。王承吉攝

  7月12日的媒體見面會上,普洱市委副書記、思茅區委書記陸平同參加採風活動的華文媒體代表座談。(除署名外均為唐哲攝)

  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帶領大家參觀西盟縣城市規劃館。

  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接受海外華文媒體聯合採訪。

  阿佤文化傳承班向海外華文媒體獻上了一場精彩演出后,叫上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一起唱一起跳。

  老達保村民小組的演出,給海外華文媒體留下深刻印象。

  在觀看《佤部落》演出后,演出人員同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一同合影留念。

  在老達保村民小組外拍攝的普洱市山區即景。

  在景邁山古茶林,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共同簽字留念助力申遺成功。

  在景邁山古茶林,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共同簽字留念助力申遺成功。李 凡攝

  在圓滿結束第四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和在麗江的採風后,7月11日起,前來參會的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前往“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普洱市,在西盟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採風,一同感受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

  普洱市委副書記、思茅區委書記陸平同參加採風活動的華文媒體代表座談時表示,希望華文媒體通過手中的筆和鏡頭,把中國故事通過普洱講好、講出去、講到世界各地,把“天賜普洱·世界茶源”呈現於世界,把美麗普洱推崇給世人。

  許多華媒人在採風活動中感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說的一定就是普洱。即使在活動結束后,不少華媒人回想起與少數民族同胞歡歌載舞的場景、同採風團團友相聚時的喜悅、感動,仍然激動不已﹔在這裡,心情總如歌聲般輕快。

  感受佤族風情

  “它傳遞了團結的民族精神”

  前往西盟的路並不好走,先是從麗江機場出發在昆明轉機前往景邁機場,抵達景邁機場后,距西盟縣還有80公裡車程。大巴車進入西盟縣地界的時候已是11日晚上10時許,一些華媒人看到路邊的指示牌才忽然意識到,原來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地方就是西盟縣。

  大巴車上的華媒人一同唱起“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這是從上世紀60年代起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由此也足見西盟佤族文化的魅力。“《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是我們童年的歌謠,歌詞美,歌曲也美,匯聚全中國各族人民民族文化的精粹。”澳大利亞澳華電視傳媒董事長任傳功表示,身為“60后”,對這首歌有著特殊的感情,“上世紀90年代,我出國做電台直播主持人,經常在節目裡播放這首歌,全世界各地華僑華人都喜歡。”

  西盟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整個西盟的行程,總與佤族同胞的歌舞相伴。12日上午,華媒人對阿佤文化傳承班進行調研參觀,晚上還一同來到江三木落劇院,觀看原生態歌舞《佤部落》。佤族人民用歌舞表達熱情好客,每次都會邀請華媒人一起跳舞。

  竹鼓舞、甩發舞、刀舞、木鼓舞……佤族同胞在表演時專注、認真,飽含感情,非常投入,原生態的表演給許多華媒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到了最后環節,與來訪的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一起共舞,出乎我的意料。他們熱情、純朴、善良、快樂,正如他們清澈的眼睛,不含任何雜質,折射出純朴的民風。與華媒代表告別時的依依不舍,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露。”捷克布拉格時報執行社長兼總編輯劉東輝說。

  “他們的眼神青澀而真摯,笑容發自內心,在他們唱著歌拍著手,歡送我們離開時,我眼睛有些濕潤,說不出什麼感覺,大概就是被民族精神感動到了吧。”阿聯酋迪拜中華網總經理應樂表示,“它傳遞了團結的民族精神、創造更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堅定的信念。”

  參觀美麗村寨

  “美好的生活讓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12日下午,採風團一行還參觀了勐梭鎮秧洛村博航八組、十組。在這裡,一幢幢具有佤族特色的小樓房錯落在樹林中。

  “秧洛村是典型的“直過區”貧困村寨,博航人居住的最原始的房屋是由茅草、竹木搭建的茅草房。從1993年開始,逐漸有農戶蓋上瓦房。直至2002年,博航通上水和電,生活條件才有所改觀。”李順姬,是勐梭鎮副鎮長。她向採風團介紹說,“2016年,隨著安居工程的啟動和實施,農戶才住上具有佤族風格新民居。”

  採風團走進仍舊保存著的干欄式茅草房、現在村民居住的新房,親身感受到這些年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茅草房透風漏雨,讓人不自覺地想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現在居住的新房,通水通電、各式家用電器一應俱全。

  戴華東在參觀完秧洛村心中不禁感慨。“他們生活已經徹底改變了,生活質量也在迅速的提高。這裡有山有水,農村的生活比城市更讓人覺得舒適,這讓村裡人真正有了獲得感、幸福感。”劉東輝表示,“看到村民們的生活狀態,特別是新舊房屋的對比,深刻感受到隻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少數民族兒女,才能在完成從原始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后,生活逐步改善。在精准扶貧的政策指引下,阿佤人民也實現從站起來、強起來到富起來的跨越。”

  今天的阿佤山,孩子們在嶄新的校園學習,人民群眾搬進了新居,美好的生活讓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告訴記者,當前,西盟縣正在創作一台《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舞蹈詩,以此反映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西盟佤山各族人民聽黨話、跟黨走,牢筑“四個意識”,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進入新時代。

  當天下午,採風團還走進這裡的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周邊農村婦女在這裡的培訓學校學習民族歌舞表演、手工織錦、茶藝等,實現創收增收。公司董事長李憲蘭介紹說,現在這裡的手工織錦產品遠銷北京、上海、香港等地。

  踏訪景邁山古茶林

  “讓世界知道中國有景邁山古茶林”

  “普世入秘境,

  洱水匯瀾滄。

  景願欲登天下巔,

  邁步渡雲間。

  山泉養玄晶,

  古樹生豪運。

  茶鄉深處採遺珠,

  林中盡醉顏。”

  這是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社社長張翀在參觀完景邁山古茶園后寫下的一首小詩《景邁古茶林申遺祝》,每句的開頭連在一起是“普洱景邁山古茶林”。

  13日中午,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走進景邁山古茶林,一坡一坡的綠,一園一園的茶香。普洱景邁山古茶林保護管理局局長楊春高扮演起講解員,向採風團介紹起來:景邁山,堪稱古茶樹天然博物館,這裡最為人熟知的是千年萬畝古茶園。據當地布朗族史料記載,其茶樹的栽種歷史至少有1300年。景邁古茶園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栽培型古茶樹數目較多、面積較大、歷史較長、茶樹個體年齡相對較大,保存比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園,是普洱茶重要產地之一……

  華媒人邊聽古茶林的介紹,邊進行實地考察。各種植被相互依存,和諧共存,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在介紹下,不少華媒人採摘茶樹葉放入嘴裡咀嚼,感受古茶樹葉芽“回甘”的效果。

  在景邁山古茶林,一行華媒人還參加了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現場簽名留念支持古茶林申遺。加拿大視傳媒朱楓杰表示:“我們祝願景邁山古茶林申遺成功。希望通過這次普洱採風活動,將普洱茶文化宣傳到世界各地,讓海外更多熱愛茶文化的人能夠來到雲南,重走一次茶馬古道!”

  據了解,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申報世界遺產工作自2010年6月啟動,國家、省、市、縣各級都高度重視。現已納入預備清單,現在正是關鍵期。

  景邁山保留的千年萬畝古茶林讓不少華媒人深感震撼。“我本人就是普洱茶的粉絲。來到景邁山,情不自禁地採購了滿滿一大兜子茶餅。”阿根廷華人在線副總編輯萬學棟對記者說,“申遺活動有助於提高景邁山和普洱茶的知名度,更能讓世界人民知道中國傳統的茶文化,讓世界知道中國有景邁山古茶林,有普洱茶!”

  走進老達保

  “唱歌跳舞也能掙錢”

  文化需要傳承與保護,文化還能脫貧致富。老達保村民小組依托少數民族文化,開發民族歌舞樂表演等特色旅游資源,闖出了文化脫貧、文化致富的發展路子。

  13日下午,採風團來到瀾滄縣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村民小組,村民為採風團獻上了一場精彩演出。萬學棟表示,拉祜族的表演結合了傳統和現代藝術,特別是在演出的時候讓觀眾上台參與互動,向觀眾宣傳推介拉祜族文化,這種體驗式的介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2013年,老達保的村民成立了瀾滄老達保快樂拉祜演藝有限公司,一方面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一方面以特色民俗演出吸引游人。演藝公司董事長張扎啊告訴記者,通過文化演出,能為村裡200位參演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

  行走瀾滄,在這裡感受著文化的積澱,也感受著文化的多元與多彩。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表示:“長期以來,文化長期因‘文’而顯得柔弱,面對貧瘠和貧困而束手無力。今天,在脫貧攻堅中,文化成為一種精准利器,轉化成‘唱歌跳舞’也能掙錢。拓展旅游新路徑,開發出走向世界的新市場。”

  如今,在瀾滄各地村落,民族元素已成為當地發展旅游業的支撐,許多人開起餐廳,建起民宿,吸引遠到而來的游客。新的發展模式也讓這裡獨有的民族風情被越來越多人了解。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在同華文媒體的交流中表示,當地有著豐富的生態和文化資源,目前村民們的收入已有了顯著的提高,對實現全縣脫貧有著充足的信心。

  短短兩天,從西盟到瀾滄,華媒人在當地村落,與少數民族一同載歌載舞、深入交流,才知道在祖國西南邊疆的大山裡,還有這麼淳朴的民族風情。張翀表示,“這一次普洱採風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當地自然條件優越,民風淳朴,熱情好客,能歌善舞。可以看得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和他們自己的努力之下,很多少數民族的村寨,已經從原始社會直接步入現代化社會,他們過上了十分幸福快樂的小康生活。”

  13日晚,來自世界各地的華媒人與少數民族共同演唱一曲《我的中國心》,至此,第四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採風活動圓滿落幕。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