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共和國血脈》對電視劇生產的突破和創造

2019年07月25日06: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共和國血脈》對電視劇生產的突破和創造(文化圓桌)

  電視劇《共和國血脈》劇照

  由萬盛華執導的電視劇《共和國血脈》日前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黃金檔收官,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成績和社會反響。該劇講述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摘掉“貧油國”的帽子,老一輩石油工人團結各方力量,戰勝艱難險阻,相繼開發了玉門、柴達木、克拉瑪依等大油田的光輝事跡,全景式呈現新中國石油工業創業史。這部電視劇為何受歡迎?有哪些特點?創作中是否存在遺憾?在電視劇《共和國血脈》研評會上,我們聽到了專家的聲音。

  主持人:賴 睿

  嘉 賓:李 准 文藝評論家

  王一川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張阿利 陝西省電影家協會主席

  盧 蓉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題材填補空白

  李 准:寫石油的電視劇、電影不少,但《共和國血脈》專門將鏡頭對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57師整編而成的石油工程第一師,展現這個群體用十多年的經歷寫出了新中國石油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到自給的全過程。《共和國血脈》獨具匠心的切入角度,在內容上填補了之前的創作空白。

  張阿利:在當下電視劇普遍關注收視率、關注凡俗生活之時,主創者卻將鏡頭對准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特殊年代,從時間和空間方面加以藝術建構,全景式地展現新中國早期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高揚主旋律。

  盧 蓉:電視劇《共和國血脈》題材宏闊,主題昂揚,講述的是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的成長史,也講述了新中國石油工業的艱苦的創業史,從整個時空架構上來說,在一大批同類型作品當中卓爾不群。

  為什麼打動人

  王一川:電視劇《共和國血脈》精心構建了一種濃烈的青春激情和詩意氛圍。從時代精神的渲染到人物原型的刻畫,再到特有的自然環境描繪,該劇都渲染出濃烈的詩意化、青春化、純朴感等時代氛圍,由此凸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那份初心。特別是主人公石興國身上那份執著和無私的犧牲精神,許茹身上純真的事業心和堅毅的愛情信念,都洋溢著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種特有的青春詩意。

  張阿利:《共和國血脈》之所以讓觀眾看后心潮澎湃,是因為這部劇是對共和國新一代石油人精神文化遺產的電視化表達。劇中,鋼刀連從奉命保護油礦開始,緊接著全師戰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石油工程第一師,再其后,又統一脫下軍裝轉變為真正的石油工人。他們轉戰全國各地,哪裡需要就在哪裡出現,把青春、熱血和生命全部奉獻給了新中國的石油工業。他們身上凸顯了中國石油人鋼鐵般的意志和精神。《共和國血脈》將這種精神特色始終貫穿於全劇,給人以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鼓舞作用。

  盧 蓉:《共和國血脈》視野宏大,壯懷激烈。地點上,從西北到東北,玉門、柴達木、黑油山、鬆遼、四川川中一直到東北大會戰。石油六次大會戰,包括西北戈壁荒漠、無人區等地點,石油工人要面對干旱、嚴寒、沙塵暴等。這些戰天斗地的嚴酷地理時空,都是題材先天攜帶的厚重內容。在美學追求上,導演力圖追求雄魂、壯麗、豪邁的豪情,試圖把特定年代特定群體的生命故事,譜寫成時代與人生交響的史詩篇章。

  人物塑造遵循真實原則

  李 准:田義文的形象具有代表性,在知識分子形象塑造上是一個新的開拓、新的貢獻。他是深入石油戰線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開拓的知識分子形象。

  王一川:《共和國血脈》在人物的塑造上體現了新意。比如正面人物的人生不完美。主人公石興國的石油事業是成功的,甚至是卓越的,但其個體人生並沒有獲得完美的結局,與心上人許茹愛而不得,失之交臂,構成了一種有缺憾的成功。正是主人公生活中的不完美,換來了美學上的完美。

  張阿利:該劇在人物形象設計方面遵從歷史發展真實軌跡,並加以藝術的凝練。尤其是以鋼刀連連長石興國,指導員周遠,女兵許茹、唐娜,石油工人劉大勇、劉小青,技術員田義文,家屬梅大妮等人物形象為故事主體,構建出豐富的電視劇敘事空間,使得這些人物形象在劇中都鮮活了起來,生動了起來,給觀眾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

  創作中的遺憾

  盧 蓉:在鏡頭語言上,真正戰天斗地挖石油的鏡頭、勞動群像鏡頭、北大荒遼闊蒼茫等環境鏡頭,相對偏少,期待有一些更加淋漓盡致的表現。在內容結構上,情感戲和真正講石油工業內容的比例有些失調,情感糾葛筆墨偏多,主角的情感選擇缺乏比較合理的生活邏輯,削弱了電視劇的感染力。

  王一川:在展現共和國初期石油工業開創性篇章之余,欠缺一些賦予歷史深度的美學總結和反思,可能是該劇最大的遺憾之一。假如能夠從工業化的角度出發,去反思石興國、許茹、劉大勇、梅大妮等人物在走向工業化過程中所暴露出的欠缺,可能會更有價值。

  (實習生王慧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