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長安十二時辰》:"梗"的精妙與"劇"的注水

鐘菡
2019年07月25日07:28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梗”的精妙與“劇”的注水

  最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橫空出世,以用心還原唐代風貌而贏得熱度和普遍贊譽。“叉手禮”“聖人”“子午簪”“大荒落”等古代細節讓觀眾覺得新奇有趣,服化道也頗精美考究,如此種種,都讓人覺得,這是部耐看的劇。然而,耐看和好看其實是兩回事,劇情播到現在,閃光點不少,但仍有不少觀眾覺得無法投入劇情。《長安十二時辰》虛構了一個發生在天寶三載上元節前夕的“反恐”故事,坦白說,我對這樣的故事主線並不感興趣,由於劇情鋪得過長,加上各種穿插、閃回,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式的手法,使得該劇並沒有“三一律”式的緊迫感。吸引我的反而是劇中的一些片段,比如張小敬讓人垂涎三尺的長安“吃播”,許鶴子的花車演唱會,這些古代的“梗”埋在劇情中,時不時地冒出來“萌”人一下,像是在讀古人筆記小說,可作伏天消夏之樂。

  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元載的出場。據史書記載,元載出身貧寒,但最終做到宰相。在劇裡,他是個腹黑心機男,一心想要往上爬。元載一出場,便被一群體態豐腴的婦人圍在中央熏香,頗有豪門貴人的風范。然而,下一秒即被家中的毒舌女奴點破,“不舍得燒炭取暖,倒日日雇人擋風”。最終胖婦人們散去,埋怨給的工錢少,又被小女奴吐露實情,屋裡值錢的東西隻剩下元載那身官衣,明早家裡就要斷炊。

  這是個頗有趣的梗,也有所底本。在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楊國忠,於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於前,令遮風,蓋藉人之氣相暖,故謂之‘肉陣’”。可見當時權貴中真的有這樣的享樂之風。元載不過八品小吏,寧肯餓著也要雇人充當“肉陣”,且深知其中妙趣,一心躋身上層的人物個性躍然而出。這也頗像《世說新語》裡的名士做派,且不論元載人品如何,這裡的表現並不讓人討厭,反而讓人感受到唐代讀書人不甘貧賤、內心高貴的風度氣骨。

  另外一個令我感興趣的人物是岑參(劇中作程參),天寶三載,恰恰是他中進士的年份。不過,劇中的岑參還是命途坎坷的落魄書生,視作知己的愛馬“綠眉”被殺,干謁用的詩文被毀,而他則在討公道的路上被捕入獄。這是個既慘又有些搞笑的角色。在獄中,他對張小敬的一番慷慨陳詞被對方全然無視,可他說的是什麼——“沒有我的詩文紀錄,多少英雄義士隻能活這一世,隻能影響身邊的人,有了我們的詩文紀錄,他們可以在人們心中活千秋萬世!”

  在時人眼裡,這是書生酸腐,而在今天的觀劇者眼中,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絕妙預言,它道出了唐詩的不朽魅力,而岑參出場時騎在馬背上吟哦的“千樹萬樹梨花開”,不正是傳誦至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嗎?

  寥寥幾個畫面,岑參對詩的“痴”已經深入人心。他視愛馬為知己,為知己之死勃然而起,拔刀刺向狼衛的情景也讓人看到唐代詩人的另一面:尚武、重義,有任俠之氣。岑參在獄中說,“在下為知己怒殺仇人,當被天下人傳為美談”。這讓人想到了“少任俠,手刃數人”的李白,想到了他“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俠客行》。面對“闕勒霍多”這樣的西域冷門語言,岑參對張小敬狡黠一笑,“科舉不考,不代表不會”。唐代的詩人們愛四處游歷,遠至塞外邊疆,他們的眼界是開闊的,不拘泥於尋章摘句,絕不是窮酸腐儒,而是有著不懼險境的豪俠氣概,有馳騁沙場的報國雄心。在長安,岑參曾與李白、杜甫、高適等交游,在劇中的岑參身上,莫不有他們的影子,他更像是唐代詩人們各種逸聞趣事中提煉出的模型,能讓喜愛唐詩的人在心有靈犀處會心一笑。

  記得舞劇《杜甫》的導演曾說,《杜甫》裡有多少首詩,也許很難說得清,但對唐代歷史和唐詩越懂的人,越會喜歡它,看到的詩也會越多。《長安十二時辰》亦然,越是懂的人,看到的細節越多,它們或來源於筆記小說,或來源於歷史的碎片記載,莫不是古代的“梗”,它們還原了一些古代生活的碎片,某種層面上更加接近於歷史真實。馬伯庸在接受採訪時,曾坦言張小敬的人物靈感便是來自於《開元天寶遺事》中的一句,“騎士張小敬先射國忠落馬”。創作者在作品中有意無意地埋下若干古人的“梗”,等著讀者和觀眾發現。你可以說它是掉書袋,或是以學術入劇的寫法,懂這個典故,有這個學養,可以獲得更深層次的趣味體驗,但不懂,也並不妨礙看故事,賞風景。這種做法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厚度和文史深度,應該是一種值得鼓勵的創作模式。

  但另外一方面,相比於“梗”的精妙,《長安十二時辰》的主線故事卻給人拖沓之感。據說該劇原定為60集,一度引發“注水”的質疑。當下影視創作總是盯著幾部名著大IP花樣迭出地翻拍,而浩如煙海的筆記小說同樣是古典文化的豐富寶庫。在短視頻、碎片化閱讀流行的當下,這些古代的“梗”能否和現代的創意碰撞出新的火花?它們能否獨立成短篇劇集,推動影視劇形式在當下進一步發展,更加適應這個時代的審美和接受特點?

  在戲劇創作上,可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還有很多。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