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不撒"糖"也甜的劇才真好看

暑期有許多含“糖”量很高的劇集開播,劇情甜得膩味﹔轉頭一看,最近也有不少剛開播的日劇評分很高,比如《風平浪靜的閑暇》。要提醒的是,如果剛剛被撒完“糖”轉身就看這部劇,要小心“低血糖”。
如今國內電視劇和網劇的主流,套路很明顯。要麼就是瑪麗蘇味兒十足的“霸道總裁愛上我”,撒“糖”撒得毫無節制﹔要麼就是男女主演把現代服裝脫下換上古裝,繼續講述“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高端”的“霸道總裁愛上我”,那就是談戀愛的都是神仙。劇中一方主角的設定就像觀劇人一樣普通,當看到這樣的普通人被帥到逆天或是美到窒息的另一位主角,沒有理由地愛上時,觀劇人的同理心被迅速激發,沉溺在這種甜膩氛圍中無法自拔。這大概也是近幾年這種甜寵劇越來越多的原因。
相比之下,你會很奇怪日劇中為什麼會有《風平浪靜的閑暇》這種劇存在。我們都在講“總裁”“神仙”談戀愛的故事,它卻在講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女生,如何勇敢地面對真實自我,面對真實生活的故事。我們的劇裡營造戲劇沖突需要車禍、絕症、出軌,這部劇裡讓女生受到打擊卻只是同事聚餐沒帶上自己,或是聚餐后在社交軟件發的照片裡自己的樣子不好看,男朋友不肯在公司公開“辦公室戀情”……奇怪的是,這樣幾乎沒有什麼“糖分”,更沒有虐戀情深的劇,有人居然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更奇怪的是,這樣的戲如今在日本、韓國似乎很流行。前段時間開播的日劇《我要准時下班》,也是“腦洞大開”,居然在劇中討論女主人公堅持按時下班的故事﹔日劇《坡道上的家》講的是家庭生活中日本女性遭受的壓力﹔韓劇《春夜》是一個普通圖書管理員和一個普通藥劑師相愛的故事﹔前些年備受推崇的韓劇《請回答,1988》也是將流水賬般的生活演成了電視劇,居然還那麼受歡迎……所有這些題材如果報給中國的制片人,大概沒有一個能入他們的法眼。
藝術作品能否與受眾產生共鳴十分重要。這些韓劇、日劇沒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設定,跌宕起伏的劇情,但我們的真實生活不就是如此嗎?比如《風平浪靜的閑暇》裡,有一場打扑克的戲,劇中人認真糾結的樣子,簡直就是照搬了生活﹔女主角過生日時,收到的祝福都來自銀行、商場的自動系統,這樣的情境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難怪彈幕裡許多觀眾會說“這就是我本人”“過分真實”。
有人會覺得,看劇不過就是工作之余的放鬆,誰願意看那些和真實生活一樣沉重的劇。其實,這樣的劇也是甜的,不過它們不是直接撒“糖”,而是讓你和主人公一起經歷不輕鬆的生活,一起去鼓起勇氣尋找出口,尋找到真實生活的“甜”。相比之下,這種“甜”度會更持久,也能夠帶來更徹底的放鬆,才真正考驗創作者的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