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8期

文化傳播視野下的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播與發展

唐群  梁婕
2019年08月05日14:4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客家民間歌謠是以客家人的生活、勞動、思想、情感、審美等為內容的口頭文藝形式。長期的遷徙生活使客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播生態,具體表現為:遷徙文化和強烈的“流亡意識”﹔口耳相傳的傳播形式﹔濃郁的民間地域文化色彩。全球數字化信息傳播時代,對客家民間歌謠進行數字化傳播是一種必然趨勢,我們應探索數字傳播規律,創作客家新民間歌謠,賦予客家民間歌謠新活力,並積極培養傳承人,使其具備與未來民謠對接的可能。

關鍵詞:文化傳播﹔客家民間歌謠﹔數字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8-0000-03

客家民間歌謠是客家人在長期的遷徒和生活勞動中創作的以客家生活場景為背景,以客家人的生活、勞動、思想、情感、審美等為內容的口頭文藝形式。它簡單、淳朴、琅琅上口,是深受客家地區人民喜愛並廣為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

一、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播生態

客家人源自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共經歷了五次大遷徙,才確定比較穩定的聚居場所,形成比較穩定的民系。長期的遷徙生活使客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播生態。

(一)遷徙文化和強烈的“流亡意識”

艱難的族群遷徙歷史,讓客家人有著一種強烈的“流亡意識”。這種“流亡意識”“首先是與存在之地域相分離”,“隨之是與精神之地域相分離” [1]。不管是與原住地的分離,還是與中原文化的脫離,都讓客家人意識到重建話語體系的重要。他們在遷徙過程中的文化重建中,選擇了兩個文化寄生主干,一是自然山川,二是異域文化。

在客家民間歌謠裡,有著數量巨大的關於客家聚居地的山川地貌的吟唱。客家民間歌謠對客家聚居地的山地、竹林、茶園、田壟等自然風貌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從這些歌謠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山林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這些從中原地帶流亡的飽受戰爭滄桑的苦難的人民,也賦予了他們文化歸屬感。

客家人的流亡意識除了讓客家人選擇自然山川作為文化客寄對象,還主動地選擇了異域文化作為自己的遷徙族群文化的重要來源。生活在贛南、閩西、粵北的原住民主要是古越族人、畬族人。南遷的中原人在適應南方山區的水土條件過程中,入鄉隨俗,與原住居民進行了長期的文化融合,正是在特定條件下,中原漢文化在與當地百越土著文化的排斥和融合中,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

(二)口耳相傳的傳播形式

客家方言是客家民間歌謠傳播的象征符號,口耳相傳是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播形式,這種傳播形式賦予了客家民間歌謠的鮮活表現力和靈活性。

以方言進行傳唱是客家民間歌謠的基本特征,客家方言是客家先民在遷徒過程中,以中原古音和遷入地方言融合而成的一種語言,有自己獨特的音韻特點、方言語匯、語法體系及修辭方式。比如音韻方面,有六個音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客家山歌的旋律和客家音調相協調,體現了客家人的方言色彩。

此外,客家方言的傳播形式又賦予了客家民謠活潑、簡朴的美學特征,客家民間歌謠多比興、多疊詞、多口語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以客家方言為傳播符號進行口耳相傳,是客家民間歌謠的一大特色。口頭傳播在人類文明發展早期,起著很大的作用,它有活力、表現力強、傳播速度快,但是,由於人類生理和口頭傳播本身性質的局限,口頭傳播的影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方面,人們的聲音傳播范圍有限,一旦超過有效的范圍,傳播的內容,將無法為其他的人類所知曉﹔另一方面,口口相傳、語言接力式的傳播,往往會導致信息失真,其穩定性及連續性受到影響,傳播終端所接收到的內容,與傳播者始發的的文化信息相比,難免面目全非。

(三)濃郁的民間地域文化色彩

客家人在遷徙和定居過程中,極力保存原住地的風俗習慣,但又積極融入當地土著的生活,因此,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民風,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客家民間歌謠的產生和流傳,本身就是客家民俗民風的一部分。客家人依山而棲,“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山居生活的清苦和艱辛,向大山討生活的艱難和凶險,使他們產生“勞者歌其事”的心理需求,在與黎、瑤、畬、苗等土著居民雜居融合過程中受其“村民歌唱,多有聲無字,感矜新調,名曰輋歌”[2] 的影響,創作了屬於自己的客家山歌,類型上分為歌體歌、情歌、生活歌、儀式歌、勸諭歌、兒歌、雜體歌等[3],客家人的生產和生活,無不對客家民間歌謠產生影響,客家民間歌謠本質上就是客家人的生活和情感的一部分。

二、現代傳播語境下的客家民間歌謠傳播的方法與途徑

(一)客家民間歌謠的文字傳播

在傳統的口耳相傳之外,隨著文字及印刷術的普及,客家民間歌謠也開始借助文字進行傳播,表現出一定的現代性色彩。

首先是純文本客家民間歌謠集的編輯與出版。

宋湘、黃遵憲、丘逢甲等清代詩人很早就注意到客家民間歌謠的藝術價值,開始向世人推介客家民間歌謠。20年代,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興起的歌謠征集、研究活動,對客家民間歌謠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鐘敬文收集整理了《客家情歌集》,李金發在1929年出版了《嶺東戀歌集》。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羅香林1926年秋編輯的《粵東之風》,羅香林將自己大約1923—1925年搜集的粵東客家歌謠編輯成書。這是一部集大成的客家歌謠全書,由著名教授朱希祖、朱自清分別作序。

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各地政府組織了大規模的客家民間歌謠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選編了很多客家民間歌謠集。

近年來,客家各地對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播有一定的重視,相繼出版了一系列客家民歌集,如福建閩西出版了《長汀客家方言熟語歌謠》、《龍岩方言熟語歌謠》等。

這些客家民間歌謠集的整理出版,對記錄、傳播客家民間歌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文字的形象對民間歌謠進行了記錄,雖然因為方言的原因,裡面不少衍誤,也出現了不少民間歌謠文本變體,但文字對其傳播的穩定性及傳承性,毫無疑問要優於口頭傳播。

其次是眾多學者的研究文章及著作,對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廣作用。

對客家民間歌謠的研究,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逐漸增多,其中客家山歌因其濃烈的山野氣息而最為人重視,研究者甚眾。

關於客家山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兩個方面:音樂研究和文學研究。對客家山歌的音樂研究,主要是探討其旋律和音調上的特點。主要論文有李勤科的論文《梅縣地區客家山歌初探》、溫萍的論文《客家山歌探勝》、王宇揚、聶朋勝的論文《贛南興國山歌的旋律形態探析》、江水蓮的論文《淺析客家山歌四句體結構》、楊湘粵的論文《粵贛閩客家山歌印象》、師丹的論文《閩西南客家山歌概觀》、魏啟清的論文《客家情歌的意象初探》、鐘俊昆的論文《客家山歌的文化語境》。

這些研究論文,在學術領域有一定影響,對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播,起到一定推廣作用。另一方面,學者對其研究、關注,必然對客家民間歌謠的搜集、保存、傳播,起到推動作用。學者的研究論文及著作,也更清晰地反映了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承脈絡,展望了其未來傳播和發展的方向。很多研究者敏銳地觀察到,傳統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思考這樣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如何適應新的傳播環境,如何在電子媒體高度發展的新形勢下發展等問題,並試圖從傳播視角、產業化視角等宏觀方面研究客家民間歌謠。這些對於客家民間歌謠的傳播和發展,都是非常具有啟示作用的。

(二)客家民間歌謠的影像傳播

除了文字傳播之外,客家民間歌謠隨著廣播電視的普及,開始嘗試借用影像傳播,並取得了不俗成績。

以江西贛南客家民間歌謠為例:曾獲1994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歌舞劇《山歌情》,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九州大戲台》節目2013年2月15日播出,擴大了傳播面。在2016年10月2日中央電視台的《中國民歌大會》上,贛南客家山歌歌手謝明德和吳文婷演唱了《打支山歌過橫排》、《十送紅軍》、《蘇區干部好作風》等客家山歌,驚艷全場,引起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2017年9月,贛南採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獲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客家興國山歌《蘇區干部好作風》貫穿始終,客家傳統歌舞和山歌借助電視和廣播,實現了更廣泛的傳播。在創作這些作品時,創作者充分考慮到影像傳播規律,賦予客家民間歌謠時代氣息和傳播活力,使之呈現出與傳統傳播手段不一樣的現代色彩。

(三)客家民間歌謠的網絡傳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傳播成為客家民間歌謠傳播的一個新平台。網絡是個公共傳播平台,大部分使用者是年輕人,他們思想開放,樂於接受新鮮事物,因此,網絡成為客家民間歌謠新興的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傳播渠道。社區、論壇、博客、微博及現在流行的騰訊朋友圈,都是客家民謠傳播的活躍載體。客家網民在這些社交平台上發表、轉發客家民間歌謠,對客家民間歌謠的迅速而廣泛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客家年輕網民之外,一些民間團體也對客家民間歌謠的網絡傳播情有獨鐘,他們是鄉土文化的愛好者,善於利用網絡平台,為自己熱愛的家鄉文化用宣傳。另外,政府也利用網絡平台,建立鄉情鄉音網,起到聯絡感情、宣傳文化的作用,比較具有影響力的客家網站有時空客家網(贛州)、客家新聞網。

三、客家民間歌謠的數字化傳播發展方向

(一)數字化傳播的必然性

數字化媒體是以電腦為主體、以多媒體為輔助的二進制數的形式記錄、處理、傳播、獲取過程的信息載體,它以數字化的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影像和動畫呈現,具有互動性、即時性和信息的海量性特征。

數字化傳播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數字媒體給傳統文化的傳播帶來的巨大影響。一方面,傳統文化傳播在數字媒體面前迅速崩潰瓦解。另一方面,傳統文化的傳播繞不開數字媒體,想要借助數字媒體進行傳播,就必須了解這個新生事物,對其傳播規律進行研究,捕捉傳統文化傳播和數字傳播的重疊軌跡和內在傳播邏輯,尋求一種在現代媒體社會的生存之道。

客家民間歌謠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應該借數字傳播之力,為自己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一是以數字媒體為傳播手段,吸引年輕受者,並加大與其互動。二是探索數字傳播規律,創作客家新民間歌謠,賦予客家民間歌謠新活力。

(二)數字化傳播時代,積極培養傳承人,使其具備與未來民謠對接的可能性。

隨著客家方言的沒落,以客家方言為象征符號的客家民間歌謠不論是傳播主體和傳播受眾上,都面臨著范圍變窄,數量變少的尷尬。

從傳播主體上看,能用純正的傳統客家方言創作、傳唱客家民間歌謠的歌手或傳承人越來越少。現在的年輕群體,即使能夠聽、說客家方言,那也已經是改良了的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和普通話的結合體,屬於新客家方言。

從傳播受眾上來看,越來越少年輕人聽得懂客家話,自然對以客家方言傳唱為主的客家民間歌謠沒什麼興趣。因此,不論採用哪一種傳播途徑和方式,培養客家民間歌謠傳承人,是當務之急。

首先是得培養年輕人的客家文化認同感。客家族群的感知、客家精神的弘揚、客家民俗的保留,都需要客家人群體及客家聚居區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唯有保存好文化生態環境,培育好文化傳播土壤,才有可能讓客家民間藝文綻放芳華。

其次,可以通過民間的力量,建立立體的客家民間歌謠傳承組織。比如可以建立民間歌謠工作站,整合資源,搭建多方位、多視角的立體平台,推動客家民間歌謠文化傳播與發展,將有力地促進客家民間歌謠的保護、傳承和傳播。

 

參考文獻:

[1]劉小楓.流亡話語與意識形態.這一代人的怕與愛[C].北京:三聯出版社,1997:153.

[2](清)周碩勛.潮州府志(卷十二•風俗).見鐘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16.

[3]鐘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32.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