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科技日報》:蹲點式採訪 融合型傳播

汪雪梅
2019年08月06日13:1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日報》蹲點式採訪 融合型傳播

七十載風雨歷程,七十載壯麗詩篇。新中國成立的70年,印証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與光榮。在這70年間,我們體驗了西部開發的激情,神舟飛天的壯舉,北京奧運會的精彩絕倫,“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70年裡的奮斗史詩和輝煌成就不勝枚舉。

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科技日報》特別推出《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專欄報道。該報採編人員堅持俯下身子,走到一線,深入基層群眾,把實踐和採訪當作最好的課堂,創作出多篇精品力作,力圖講好普通人和新中國同成長、共命運的故事,弘揚中國人民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突出主題,強調主線,全景化、立體化展示新中國70年來的偉大歷程。

其中,在《創新基因鑄就國之“大慶”》一文中,通過記者走進黑龍江省大慶油田,蹲點調研採訪,深入了解創新基因成就科技大慶的風雨歷史,為受眾講述科研人員投身油田建設的奉獻故事。文章開頭明確提到,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採收率研究一室主任工程師曹瑞波在“五一”假期裡仍然心系正在進行的新型驅油體系研究,這一細節直觀體現出科研專家們的科學態度——深諳資源有限,科技無限的真知,堅持自主創新。同時,也向受眾展示出正是這些科技一線的工作人員對科學事業充滿熱愛,始終爭做創新創業、克難攻堅的排頭兵,才令70年的新中國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前進。而類似這樣高質量的採訪內容在專欄報道中並不鮮見。

可以看到,作為富有鮮明科技特色的綜合性日報,《科技日報》善於用心、用情去體會、感受和記錄,立志講好中國故事,抒寫新中國成立70年的偉大成就。在紙媒方面,其報道內容以圖文並重的形式進行呈現,提升了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以該報發表的《一台地震儀,幾代人的家國情》一文為例,文章開頭寫有一段簡短的新聞事件,簡要介紹了4月18日台灣花蓮地震發生時,各地震監測設備已監測到此次地震,並對外界及時傳遞信息。通過這一新聞簡介,其記者隨后在文章中無縫引入地震儀,並穿插多張相關的照片,搭配圖片說明,向受眾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新中國70年裡一台地震儀所反映出的家國故事,令原本寡聞少見的地震儀被生動、詳細展示在受眾面前,也普及了廣大讀者的科技知識。

同時,該專欄內容的展現也十分注重創新融合,實現全媒體傳播,更好地宣傳展現新中國的偉大形象。比如,《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專欄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與受眾“見面”,在評論區裡有不少網友對其展現內容進行點贊、留言,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除了在微信平台上得到廣泛傳播外,《科技日報》的這一專欄報道還在官方微博上有所“露面”。《科技日報》的微博擁有著近30萬粉絲,自4月11日開始,其便在微博上發表多篇帶有“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話題的微博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形式向網友展示70年系列的新聞作品。

關注黨和國家在科技領域的前沿內容,可以說,《科技日報》聚焦報道70年裡中國各行各業的科技騰飛,精心推出的《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專欄報道,極大激發了干部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更帶領受眾一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向偉大祖國獻禮。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