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解放軍報》及中國軍網建軍92周年主題策劃掃描

向祖國報告:唱響新時代強軍之歌

張旗 孔鵬
2019年08月06日13:1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解放軍報》及中國軍網建軍92周年主題策劃掃描向祖國報告:唱響新時代強軍之歌

征途如虹,軍號嘹亮。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作為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統籌新中國成立和建軍兩個主題策劃,把人民軍隊輝煌歷史和發展軌跡放在國家與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進行詮釋,突出改革強軍這一新時代主題,展現建軍92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的歷史性進展,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的新局面新風採。在宏大敘事中,《解放軍報》適應新時代媒介發展和受眾閱讀習慣的變化,結合自身特點,突出“軍味”“兵味”“戰味”,策劃了一系列重要稿件和深度報道,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在“重頭”上下功夫——

一系列評論理論重點文章恢宏大氣波瀾壯闊

“元帥出帳,一錘定音”。黨報的立報之本是傳達黨的聲音,貫徹黨的重大決策,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特別是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互聯網時代,在新聞同質化日趨顯現的今天,《解放軍報》強化言論引導作用,因其特殊的地位和獨到的觀點,常常在輿論界獨樹一幟,形成正面輿論效應。

重頭文章壓陣,《解放軍報》刊發解辛平文章和本報社論。回顧人民軍隊輝煌歷史,展望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在7月31日一版推出解辛平文章《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解辛平”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解放軍報》重要新聞評論”諧音的簡稱,是其打造的新聞評論品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全文約8000字,文章之重不僅在篇幅長,更在其深邃的思想和跳躍的文字所帶來的熱血澎湃的閱讀體驗。“時間的刻刀,在歷史之壁雕鑿”,這是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正文也的確緊扣這把“時間的刻刀”,寫道,“當人民軍隊迎來92歲生日”,“這一天,距離中國共產黨98歲的生日剛剛過去一個月。這一天,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僅有兩個月”,從“‘七一’到‘八一’有多遠?”從“‘八一’到‘十一’有多遠?”解辛平文章巧妙地將“八一”“七一”“十一”這3個特殊的數字聯結在一起,充分闡述了我軍的宗旨和使命責任。此外,《解放軍報》還在“八一”當天推出本報社論《奮力開創新時代強軍事業新局面》,主題鮮明、斗志昂揚,代表全軍官兵向黨和人民立下“奮斗開創新時代”的強軍誓言。

快評短小精悍,充滿戰斗硝煙味。軍號一響,士氣高漲。除了重頭文章,《解放軍報》還在《八一時評》《長城論壇》等專欄中還推出一系列快評文章,《戰斗的號令 強軍的號角》《軍人肩上就是要有背負》等署名評論、理論文章。這些文章大多由基層官兵撰寫,從他們的訓練生活中體會到軍人背負的使命和擔當,頗有說服力,也展現了基層官兵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同時,《解放軍報》還在要聞版相繼刊發《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和平發展的安全保障》《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等來自軍內外院校和研究所專家的文章,這些文章切合當下熱點,一經刊發立刻引起海內外關注。

在“兵味”上下功夫——

聚焦基層官兵詮釋強軍人物群像

“守正不渝,出新不止”。受眾喜歡什麼樣的新聞作品?得有好故事,好故事中得有好人物,好人物中得有好細節。當前,全國新聞界正掀起踐行“四力”的熱潮,解放軍報人用雙腳丈量位於祖國大江南北、海外執行任務的座座軍營,挖掘了一系列好看的故事,在一個個感人的細節中悄然樹立起了一幅強軍征程上的軍人群像。

新聞報道展現和平年代鐵血軍人武藝精的時代特點。在要聞版《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風採》專欄刊發武警黑龍江總隊某支隊特戰大隊大隊長李玉峰善戰謀戰的人物通訊《向戰而行》,以當代中國軍人之問“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我們在戰場上能不辱使命嗎”為中心,刻畫了特戰尖兵李玉峰在訓練場上的心路歷程。此外,通過大量圖片報道等形式,更加形象、具體地展現當代軍人風採,特別是7月30日在影像專版推出的圖文報道《馳騁在巴塘草原上的駿馬》,通過文字和組圖的方式報道了西部戰區陸軍某旅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為實現“橫刀立馬”的夢想,一心精武強軍的故事。和平年代的中國軍人還有沒有面對戰爭的緊迫感,還有沒有敢於迎戰的血性?看過這些人物報道,答案不言而喻。

輕故事、微故事、身邊的“草根人物”更接地氣。故事再“輕”一些,人物再“小”一點,一眼看上去就想讀下來。《解放軍報》刊發了大量這種“小人物”的“微故事”,讀起來有趣有味。如《廈大碩士,當兵夢圓軍旅》《“去軍營找爸爸嘍”》等稿件,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反映了當代軍人的人生選擇和精神狀態。

此外,副刊繪畫等作品也緊密配合新聞報道主題,使得相關報道更加相得益彰,當代中國軍人形象更加具體豐富。《解放軍報》強調“大策劃”概念,強化頂層設計,通過“聚焦一個主題,各專版各類型作品同步共振”的方式形成宣傳合力,取得良好效果。

在“深度”上下功夫——

集中展現當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新亮點

“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是寫文章的高境界,也是辦報應有的格局。此次建軍節主題策劃,《解放軍報》聚焦軍人、軍隊,從一滴水反映一支軍隊的建設情況,集中展現當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新亮點新成就。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通過一個個“問號”可以看到當代軍人的思考路徑,在他們的所思所想中感受官兵一心為戰的職業精神。新時代軍隊如何開展理論教育、演兵場上戰士怎樣反思戰術盲點……從《“宣講”到“服務”,一詞之變意味著什麼》《演兵場上,我們還有多少“習以為常”》等稿件中,一個個來自基層官兵的捫心自問,引申出一段段在強軍實踐中當代中國軍人鏗鏘有力的足跡。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鏡頭聚焦邊防,聚焦高原,聚焦那些鮮為人知的默默奉獻的官兵,一曲曲蕩氣回腸的戰歌催人奮進。你知道“駐守在喀喇昆侖之巔的日子”嗎?《解放軍報》推出專欄《我和我的祖國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其中一篇深度報道《那裡有我們的光輝歲月》一經刊發便立刻在各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上被紛紛轉載。“如果不當兵,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來這兒”“這個歲數的年輕人,在山下本來不會考慮生死”“我們守在這裡,不是光吃苦不干事的”……報道中大量使用高原官兵的直接引語,真情實感,令人潸然淚下。

此外,《解放軍報》還用“大國防”的概念展開深度策劃,以“尊崇”為主題,跳出了“眼裡隻有軍隊”這一習慣性眼光,聚焦軍地結合,推出一批深度報道。如河南許昌市把駐地部隊的戰斗口號作為社會各界的學習風尚,並由此把擁軍政策落實在點點滴滴中。類似的深度報道還有《尊崇,品味一座城市的“特別遇見”》等,通過全國各地落實擁軍政策的具體做法,以小見大,反映全社會關心關愛軍人軍屬的改革紅利,以及由此帶給廣大官兵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融合”上下功夫——

報網聯動濃墨重彩推出系列專題

報網聯動相得益彰。《解放軍報》聯合“軍報記者”微博、微信,推出融媒體特別報道《我為祖國站崗》。“八一”當天推出H5產品《軍網小伙伴帶你和官兵一起站崗》,視頻產品《“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帶你聽聽天安門廣場哨兵的心裡話》《“軍報記者”微博帶你聽歌曲,領略天安門廣場哨兵的春夏秋冬》,以及特稿《“34號軍事室”微信公眾號帶你一起觀察中國軍營》等融媒體產品,同時,在《解放軍報》相關版面編發產品二維碼供讀者直接掃碼參與﹔“八一”當天,《解放軍報》專版《軍營觀察》還刊發中國軍網記者特稿《我的崗位在北京天安門》,並配發記者手記《祖國放心,我在這裡》。報網聯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力爭1加1大於2的融合效應。

新技術廣泛應用,形式多樣。在本次建軍節宣傳報道中,中國軍網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採用了微博話題、短視頻、H5、海報、圖文等多種手段,形式豐富多樣,生動而有吸引力。其中動漫《八一動漫表情包》廣受好評﹔H5《八一建軍節|給你一首歌曲,你能聽出是哪首軍歌嗎?》重在提升參與感﹔海報《八一建軍節海報》瞬間刷屏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短視頻《我是一個兵》強化代入感,弘揚正能量,“八一”當天,中國軍網主打推出的微視頻《感謝人民》,將大量史料鏡頭和一個個故事用“人民”這一主題一一串聯,講述了人民軍隊與人民的血肉聯系,實踐証明,這樣的形式好看、接地氣。

專題策劃有聲有色。如微博話題#我與軍隊的不解之緣#引發網友廣泛參與﹔《線上活動征集:最難忘的軍旅照》,也是瞬間爆紅各網絡平台,許多退役軍人紛紛參與,晒一張自己最難忘、最喜歡的當兵時期的照片,形成參軍光榮的良好輿論氛圍﹔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策劃的一系列原創作品《想知道軍網記者的朋友圈裡有什麼秘密嗎》《身中五刀仍繼續追凶,軍人有種神奇的本能!》等,通過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為今后的主題宣傳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徑。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