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8期

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研究

龔詩堯
2019年08月06日08:3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亟待保護和傳承的歷史饋贈,國家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一邊篩查確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邊也大力挽救許多瀕危的項目。因此,以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用鏡頭畫面保存這些漫長歷史演進過程中,人類智慧的結晶,就變得非常重要。然而,在用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作為電視創作者,應當如何更好的完成這個記錄工作,可能就需要回歸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通過尋找其本質特征,然后從紀實類作品創作中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實踐,從而達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直接電影﹔真實電影﹔影像記錄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8-0000-04

伴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工業化生產開始更加深入的與現代生活相融合。伴隨著科技這個在人類歷史漫長演進過程中,出現時間晚卻影響最為深廣的一個重要力量。強勢的介入人類的生活,尤其是在生產領域,取代了人力勞動,使大量的技藝轉變為一個個技術指標,大規模機器的流水線式生產,讓過去需要人工精細打磨、代代傳承的許多技術,都成為科技參數中可以精確計量,分毫無差的數字堆積。但是,還有很多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其特質很難通過科技手段復制,也無法用科學數字丈量,但是伴隨著人工耗費太大而市場需求的降低,生存已經岌岌可危,不得不面對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甚至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經徹底地消失了。

因此,用影像記錄下正在面對巨大考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那些珍貴的手藝、藝術形式能夠用影像保存下來。但是這種影像的記錄,不應當僅僅是監控攝像頭式的拍攝,也不能如同拍攝劇情片那樣,通過情節的設計、人物的造型、故事的編排、場景的構造,打造出高潮迭起的、吸引眼球的片子。既要保留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又要具有觀賞性,因此,對於採用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便非常值得研究。

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讀解

在過去一年多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影像記錄的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電視工作者其實並不如想象中了解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比較概括的稱呼,是相對於物質文化遺產提出來的。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具體包含了一些什麼項目,卻不是每個從事電視創作的人都十分了解的。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要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先要了解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歷史的饋贈,是祖祖輩輩在漫長的發展探索中,結合了一代又一代的智慧傳承下來的瑰寶。文化遺產又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對於人類發展的歷史,是一種溫柔的見証和給予后代的禮物。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給出了較為完整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眾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1]這段解釋非常清晰地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文物、需要人參與,經由人的智慧參與創造和完善,並由人之間代代相闖的的一些東西。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

在不同的國家,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並不完全相同,因為每個國家的民族、歷史、文化乃至國情都不甚相同。因此,每個國家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分類不並非完全一致。但是,聯合國在綜合了各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情況之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幾乎涵蓋了世界各國的基本情況,而中國的學者們提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幾乎是以這部公約所確立的體系為基礎進行確立的。

在中國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雜多,但幾乎都可以劃分入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6大類,即:“①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②表演藝術,③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④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實踐,⑤傳統手工藝,⑥文化空間。”[2]中國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明確的分發,都是由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維度進行了多種分類,如王文章在其《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中提出的13類分法,向雲駒在其《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中的四大類分法、以及周耀林等人撰寫的《論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方法的重構》提出的宏觀、中和微觀的分類方法等,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呈現眾說紛紜的狀態。其中得到業界比較多認可的是王文章的13類分法,即:“①語言,②民間文學,③傳統音樂,④傳統舞蹈,⑤傳統戲劇,⑥曲藝,⑦雜技,⑧傳統武術、體育與競技,⑨民間美術、工藝美術,⑩傳統手工技藝及其他工藝技術,⑪傳統的醫學和藥學,⑫民俗,⑬文化空間。”[3]

王文章的13種分類中,幾乎涵蓋了我國現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也非常便於后續理論研究的展開。

不論究竟是哪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主要包含了在具體場景中、與人相關的密切活動,也就是說既有由人參與的事件,也包含了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等。因此,當影像記錄者要用鏡頭語言對具體的項目進行記錄時,首先需要了解這一項目的特點、難點,具體的場景空間以及人物的特點。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與影像創作的規律是相通的,但也與以往的創作相比較,又有其自身的特點。

二、創作中對記錄內容的選擇

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拍攝當然少不了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記錄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對與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聯系的真人和真事進行記錄,以此來支撐整個影片的框架。在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真人和真事卻又往往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對人的記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便是以人為中心,許多技藝的傳承都是依靠代代相傳的方式得以延續。現在在我國建立起了以國家級、省市級、地市級,以及區縣級傳承人為中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體系。傳承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紀錄片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用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去記錄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支撐起整個片子。

許多來不及被記錄和保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經消失了,還有許多項目正在面對即將消失的嚴峻考驗,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師父招不來徒弟,技藝找不到傳承人。“傳承大致有四種方式:群體傳承﹔家庭(或家族)傳承﹔社會傳承﹔神授傳承。傳承人主要現身於口頭文學、表演藝術、手工技藝、民間知識等領域。”[4]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當然由當地的居民進行的,因此對於人的記錄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對人的記錄,既抓住作為傳承人的核心人物所秉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精湛技藝,同時又要挖掘出人物獨特的個性魅力,通過大量使用核心人物口述的內容呈現具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精髓和特質,同時也塑造出真實而豐滿的人物。

如此,最終的作品才能夠血肉豐滿,充滿情感的流動和真情的溫暖。而往往隻有當人物被認同或者被接受時,借由人物傳達的信息才能夠更有效的傳達給觀眾。因此,在拍攝中,對於人物的挖掘是非常重要的。創作者首先應當對將要拍攝的這一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門類、特點、歷史與現狀等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做到在拍攝現場與被拍攝對象有話題可以交流,再按常規地採訪拍攝的方式與被拍攝對象溝通。

(二)對事件的記錄

在影片中如果不僅要考慮到對人的記錄,也要記錄相應的事件,記錄類似民俗表演等某些儀式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件,這些對於創作者和觀眾可能都是別開生面、全然陌生的場面。拍攝這樣一些影像,增加片子的觀看點與亮點,同時也能充分地調動起觀眾的興趣,增加觀眾的關注度。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其建構在以特定的地域為界,以民族的審美、文化等因素為條件,以傳承人個體為媒介而存在。因此,從增加可看性和影像表意來看,如果這一項目是仍然存在,或者它還擁有勃勃生機,那麼在拍攝記錄的時候,選擇相應的時間,呈現其充滿活力的一面,反之亦然。事件本身是有意味的,對事件的把握和選擇既來源於真實,也要契合影片整體的主旨和氛圍。

人物雖是拍攝記錄是最為重要的元素,但是人不是孤立的人,必然會在特定的環境中、事件中,才能體現出真實的一面,也就是說,人組成和豐富了事件,事件同時也塑造和成就了人。

三、影像記錄方式的思考

在影像創作中,知道了拍什麼之后,就要弄清楚怎麼拍的問題了。當下在進行的紀實類作品的創作中,比較常用的是真實電影的創作方法和直接電影的創作方法。二者非常相似,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直接電影’作者認為事物的真實隨時可以收入攝影機﹔‘真實電影’是以人為環境能使隱蔽的真實浮現出來這一論點為依據。”[5]那麼二者對於用影像來拍攝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究竟有何作用,或者可以從梳理二者各自的特點開始。

(一)真實電影與直接電影的方法

在上個世紀20年代,俄國著名電影導演和理論家吉加•維爾托夫提出來了“真理電影”的概念,從此引發了在拍攝紀實類作品是,應當採用何種方法的電影節探索熱潮。

陳剛教授對直接電影和真實電影給出了自己的理解:“‘直接電影’的倡導者們總是迅速而准確地總結經驗,歸納出什麼是他們認為正確地攝制一條紀錄片的方法,……不許進行拍攝前的彩排,不許採訪﹔不要解說﹔不要專業電影照明﹔不許演員扮演時間﹔不許用‘溶’的鏡頭組接方式。……而‘真實電影’是一個含糊而籠統的詞,它被用來描繪故事片或紀錄片的外表形式,如:膠片顆粒粗,手執攝影機拍攝,實景拍攝等等。”[6]

通過這段文字,可以想到兩種不同風格樣式的創作方法,直接電影和真實電影似乎只是從技術上有些微的差別,但是仔細比較會發現,真實電影強調的實際上是對虛構題材的處理如何做到真實,而直接電影是可以直接拿過來進行紀錄片的創作。但是一旦要形成某一個類型,在具有了鮮明風格的同時,也必然受到這種風格的制約和影響。

在拍攝紀實類作品時,如果使用真實電影的方法,手持攝影機等方法必然帶來畫面整體的眩暈感,任何不舒適的感受都會立刻讓受眾從影片敘事中出戲。表意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一旦被中斷,作為一個整體、需要一氣呵成的影片,在敘事表意方面就會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採用直接電影的方式進行拍攝,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拍攝和記錄,也會變得非常尷尬。正如前文所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是人,即傳承人,但是如若放棄對傳承人的採訪,在某些特殊的項目的拍攝時亦不能使用電影照明,那麼最終所拍攝的很多場景、事件,可能會存在在照明不足,畫面缺乏清晰度和美感的情況,最終也會影響記錄和觀看的效果。

(二)二者結合帶來的創作優化

當然,不論是直接電影還是真實電影,在記錄和拍攝紀實類作品時,都會有其弊端,那麼在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是否既保持這兩種創作方法的長處,而利用優勢互補的方式來完善拍攝計劃呢?結論當然是肯定的。

先前已經有一些優秀的紀實類作品給我們很好的示范,例如《幼兒園》、《龍脊》等。盡管這些作品並非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進入中國開始被大家廣泛接受,也近十年的事情,但是好的探索和嘗試得來的好方法,總是會跨越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也有一些BBC拍攝的有涉及這方面的紀錄片,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思考和方法。比如如何更有效的採訪,如何運用解說詞等問題。

因此,綜合兩種優秀的紀實類作品的長處,抓住其可用之處,然后在具體的拍攝中注意以下問題:

1、加入和豐富採訪環節:

首先,對於傳承人的採訪是必須要有的,因為隻有傳承人才能更清晰的說出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本質特點,同時也隻有他們最清楚,當下這個項目需要面臨的問題。其次,對了解事物的相關專家進行採訪,追問它的內涵、意義、發展歷程等﹔再次,也可以採訪體驗過項目的其他人,從而豐富作品的維度。

2、真實再現手法的介入:

還原已錯過的事件,例如在拍攝民間藝術的主題時,創作人員需拍攝民間表演藝術隊的表演過程。而當時,該表演隊並未接到任何表演邀請,在此情況下,創作人員可直接邀請表演隊臨時搭建舞台做小型演出,“模擬”演出過程。

3、控制拍攝時長:

當時長無法駕馭時,創作人員需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方面重點拍攝。以傳統技藝主題為例。一件工藝品的制成往往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的時間。拍攝者無法時刻守在被拍攝內容旁等待捕捉鏡頭。此時則可與手藝人溝通,選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步驟展示並記錄。

對於影視而言,具體的創作總是充滿意外和驚喜,而好的作品往往勝在細節的用心。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能夠通過提升拍攝技巧和方法,出色的完成對於這一特定拍攝內容的拍攝和記錄,把對於幾千年來從我們的文化視野、日常生活中曾經不可取代、出類拔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上升為一種自覺地文化保護。或許隻有這樣,二者才能相得益彰,既留下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像,也完成了一部好作品吧。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S].2003-10.

[2]宋麗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的問題解析與體系重構[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93):87.

[3]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3~70.

[4]劉錫誠.傳承與傳承人論[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6(5):24.

[5](美)埃裡克•巴爾諾.世界紀錄電影[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127.

[6]陳剛.六十年代——直接電影與真實電影[J].現代傳播,1999(2):82.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