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樂隊的夏天》本周收官 成暑期檔最"出圈"綜藝

徐顥哲
2019年08月09日07:2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樂隊不會完,總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中頗高人氣的刺猬樂隊。

  本周六,整個暑期檔鮮有的“爆款”綜藝《樂隊的夏天》將迎來第12期的收官演唱會。對於樂迷而言,三個月的陪伴將曲終人散。在這個夏天,一批好樂隊的命運因為這檔節目而改變,從乏人問津到演出門票一票難求。這樣的場景,和去年因為參與綜藝《聲入人心》而爆紅的音樂劇演員們如出一轍。

  節目播出三個月,沒有懸念和牽動人心的排名,也沒有標簽化的態度,各樂隊按部就班輪流表演,根據打分淘汰,朴素而低調的賽制,卻為節目帶來了越來越高的流量。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樂隊的夏天》全網歷史最高熱度達9058.23,熱度名列前茅。截至8月4日13時,百度指數近七日均值達4.2萬,微指數均值28.5萬,微信指數均值飆升至87.7萬,環比上升18%。

  事實上,《樂隊的夏天》一開始並不被人看好。第一期節目播出之后,很多觀眾吐槽嘉賓馬東“裝傻”式的尬聊和高曉鬆“高高在上”式的絮叨,“超級樂迷團”的設置,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樂隊表演給觀眾帶來的記憶點。但隨著節目推進,制作團隊根據觀眾反饋在剪輯上做了調整,31支各具特色的樂隊在舞台上迸發了能量,節目的豆瓣評分也從最初的7.1分,逐步升至現在的8.7分。

  節目起初確實縈繞著“情懷”二字。當面孔樂隊的《夢》在舞台上響起,大家看到花白短發的貝斯手歐洋時,會懷念那個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成立於1989年的面孔樂隊是國內最早的一批搖滾樂隊,歐洋曾經登上1994年香港紅磡那場被視為中國搖滾樂巔峰的演唱會,當時他隻有23歲。

  如果僅限於懷舊,《樂隊的夏天》自然無法收獲如今的成績。節目開播至今,觀眾既感懷老牌樂隊面孔、痛仰、新褲子的“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也會沉醉於中生代樂隊刺猬、海龜先生詩意的歌詞和旋律,還會為九連真人、盤尼西林、Click#15這些新樂隊的橫空出世而倍感驚喜。正如刺猬樂隊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歌詞中所說的那樣——“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說的一番話,揭示了節目為何會“出圈”:“這個節目很了不起!開始我們覺得這個節目特別差,這些樂隊成員平均歲數都在35歲以上,你讓這些中年人來干什麼?來丟人嗎?但是后來我發現,好多都是新鮮血液,有好多新的風格出現。”彭磊甚至動情地說:“我本來以為樂隊已經斷了‘香火’,沒想到還是這麼強。我覺得這個節目可以帶樂隊走向未來。”

  這也是一檔讓自嘲為“中年人”的80后、90后熱淚盈眶的綜藝。從年齡分布來看,看似主打“小眾音樂”的《樂隊的夏天》並不小眾。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18歲至24歲的觀眾佔比僅為25%,25歲至35歲的職場人群才是主流受眾,佔比近6成。值得一提的是,36歲以上受眾也有近10%。相比同類綜藝,《樂隊的夏天》已成功實現受眾年齡層的破壁。

  《樂隊的夏天》中的31支樂隊,大多因為理想才堅守到今天,所以歌曲有力量,人物有故事。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說,這是先天優勢。節目總制片人牟頔直言,她並不是一開始就抱著節目能夠打破圈層的想法,她認為自己唯一能判斷的,是找來的人是不是夠吸引人,至少要吸引她,“這幫人還挺有意思的,我想要去了解一下中國有多少這樣的人,他們都怎麼過的。”

  新聞延伸

  改變樂隊生態靠綜藝,難!

  《樂隊的夏天》即將迎來謝幕,樂隊綜藝的夏天尚未結束。由優酷出品、燦星承制的中國首檔樂隊成長類音樂綜藝《一起樂隊吧》將在本月和觀眾見面。這檔由汪峰、李榮浩、郭採潔、白舉綱擔當樂團導師的節目開播后,或許又可以扭轉某些優秀樂隊的命運。

  以綜藝節目作為“探照燈”發現好樂隊,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中國當前的樂隊為數眾多,但生存狀況堪憂。《樂隊的夏天》裡樂隊的“窮”隨處可見——不管是借錢買新琴的刺猬樂隊主唱趙子健,還是打車費能省則省的Click#15樂隊鍵盤手楊策,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幾年,Livehouse和音樂節的數量不斷增加,朋克、民謠等不同風格的樂隊也開始出現,更為規范的商業化運作融入了樂隊演出市場。但對於演出承辦方來說,樂隊的樂器租賃、音響維護、演出交通等成本都遠高於歌手薪酬,這是制約樂隊發展的先天短板。所以,“樂隊要火了”和“樂隊要完了”兩種聲音一直在音樂圈內並存。

  因為綜藝節目火起來的樂隊無疑是幸運的,但指望樂隊綜藝改變樂隊生存狀態是不現實的。綜藝可以短暫帶動熱點和市場,以《樂隊的夏天》為代表的綜藝相當於砸了幾億元給這個行業做宣傳。關鍵的問題是,樂隊綜藝帶來的熱度能否為獨立樂隊演出機制的完善贏得時間?演出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存在商業模式落后、數據化能力不足、缺乏技術支撐、二級市場混亂等諸多問題。因此,雖然樂隊現在看似紅火,但實際上的盈利空間並不像外界想的那麼樂觀。從這個意義上說,“樂隊的夏天”是遙遠的烏托邦式的存在,由冬入春的過程會很漫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