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上海堡壘》被批"爛片" 票房崩潰口碑"陸沉"

2019年08月13日08:00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堡壘》 票房崩潰,口碑“陸沉”

  鹿晗與舒淇在片中感情戲份尷尬模糊,毫無CP感。

  影片的地面動作戲,無論劇情還是特效都處理得相對簡單。

  《上海堡壘》

  導演:滕華濤 主演:鹿晗、舒淇

  類型:科幻、戰爭

  出品方:華視娛樂、中影股份等

  上映日期:2019年8月9日

  片長:107分鐘

  評分標准

  評價規則

  ●依照電影的各項元素,分析“爛”度。

  ●每項最爛為5坨便便,爛度不足則依次遞減。

  ●十項元素合計后,超級最爛片為滿分“50坨便便”。

  由滕華濤執導,鹿晗、舒淇主演的科幻戰爭片《上海堡壘》已於8月9日上映,上映首日,豆瓣評分開畫4.2分,3日之后跌落到了3.3分。作為“科幻元年”誕生的第二部高成本國產硬核科幻片,《上海堡壘》難免被拿來與《流浪地球》做比較,同樣籌備五六年,投資3億多,但后者90%的預算都花在了特效和后期制作上面,沒請流量明星,節奏緊張,故事講得大氣感人。反觀《上海堡壘》,流量明星的高片酬勢必會擠壓制作成本,而影片從故事、世界觀的構建、演員的表演、特效等更是全方位地崩潰。

  目前,該片上映4天,截至發稿前票房僅收獲1.1億,貓眼預測總票房1.48億。“上海堡壘”無論票房還是口碑,徹底“陸沉”。

  策劃/文娛新聞部

  故事

  支離破碎,邏輯混亂

  無論是外星人與人類爭奪仙藤的主線,還是江洋與林瀾之間的愛情副線,整部影片的故事都支離破碎,毫無邏輯可言。上海陸沉是整部影片中最為悲壯、最為高潮的部分,在此之前,導演應該花很多筆墨去鋪墊劇情,准備開啟這一計劃應該是在最為緊急的時刻,但是影片在此之前並沒有給觀眾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仿佛是影片到了結尾,自然而然就應該來一個高潮戲,上海陸沉就出場了。

  花費三年時間打磨出來的劇本中卻有很多無法自洽的邏輯混亂,令劇情漏洞多如篩子,比如,上海大炮攻擊母艦的時候出故障,無法瞄准太空母艦那麼大的目標,卻能鎖定母艦旁蒼蠅大小的江洋的位置。當外星人穿透防御系統攻擊上海時,市民還在逛街、上班,這得有多大的心。

  類型

  科幻不真實,愛情不動人

  《上海堡壘》的原著小說中,主要是將科幻元素放置在整個大的故事背景下,愛情元素才是最打動觀眾的。其實,如果導演主攻科幻戰爭這一類型也沒問題,但是導演想要的太多,又在這樣一個末日背景下增加了一條愛情線,卻展現得牽強尷尬,最后呈現出的效果就是,科幻戰爭戲拍得凌亂不堪,人類與外星人的戰爭場面沒有節奏感,觀眾看得眼花繚亂,很多觀眾表示,銀幕上打得越激激烈,在影院睡得越香。而片中的愛情戲也顯得很突兀,情感的推進有些莫名其妙。

  主演

  偶像光環太重

  電影中的“灰鷹小隊”無所不能,既負責防御系統的技術維護,又負責無人機的操控戰斗,還要在緊要關頭開戰斗機與外星人作戰,感覺這四個人是拯救上海的唯一希望,整個上海隻有這四個人在參與戰斗。特別是鹿晗飾演的江洋,在結尾開著戰斗機引領上海大炮射向母艦時喊出“向我開炮”,隨即母艦被炸得粉身碎骨,但江洋最后卻駕駛著戰斗機奇跡般生還,真是被光環照耀的人。

  不僅如此,片中的鹿晗還始終被偶像光環籠罩。作為中國軍人,不能留長發,但他在片中卻始終留著錫紙燙韓式大劉海,不管與外星人的戰斗如何激烈,發型卻始終保持不變,偶像包袱特別重。

  情感

  沒有任何化學反應

  片中江洋與林瀾的感情戲從一開始就莫名其妙,兩人如何產生情愫?僅憑借彩蛋那場戲就草草交代了兩人的相識,難道江洋喜歡上林瀾僅僅因為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多看了林瀾一眼,就無法忘記她容顏。劇情沒有任何交代。對於兩人的感情戲,導演使用的是“暗戀梗”,但鹿晗與舒淇兩人之間實在沒有化學反應。其實,沒有化學反應也沒關系,導演可以通過劇情設計來強化兩人之間的感情,但就連滕華濤最擅長的愛情戲在這裡也完全失效了。比如,兩人檢查發生器那場戲,鹿晗說我們聊聊天吧,舒淇就開始自我介紹,台詞也特別生硬,根本不像是在聊天,氣氛十分尷尬,沒有任何情感上的推進。

  科幻元素

  割裂感嚴重

  觀眾在看片過程中,頭腦中會產生無數疑問:外星人到底是什麼?從哪兒來?仙藤是什麼?影片僅用幾行簡單的字幕介紹了一下,沒有通過劇情等其他細節來構建世界觀。

  並且,電影中的科幻元素有著很強的割裂感。與外星人戰斗時,外星人的機械設計還有各種戰斗機,觀眾可以看出這是一部科幻片。但是,等回到無戰斗狀態,年輕人聚集的酒吧、面館等,就跟普通的言情片沒什麼區別,毫無科幻色彩。作為一部科幻片,電影中的武器裝備也是落后,外星人闖進了上海防衛基地,一群軍人竟然用手槍反擊。都能制造上海大炮了,武器裝備就不能做個升級?

  特效

  充滿廉價塑料感

  據片方宣傳,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原著中的上海戰場,劇組專門搭建了15500平方米的宏大實景﹔后期動用了1600多個特效鏡頭,佔全片總鏡頭數量的90%……但在大銀幕上隻有“上海陸沉”一場戲還算表現出些許震撼,其他的諸如外星母艦突然降臨城市上空,地球戰機與外星飛船的追逐戰等戲份明顯是在向1996年的美國科幻大片《獨立日》致敬。但無論母艦和戰機鏡頭幾乎都經不起細看,其特效表現充滿廉價的塑料感。而許多城市摧毀的場景,不但能看出建模相對簡單,光影視效上也是模糊灰暗。加上結尾如同“空戰”游戲般簡單的突襲戲份,可以說,特效的水平和故事的可信度相輔相成,相互拖垮。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